王羲之的名帖,命运多舛,最终毁于原子弹

中国历史悠远,文化繁荣,诞生过不计其数的珍稀文物。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具备如此全面而丰富的文化瑰宝,映衬着它的昌盛。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文物在传承的过程中,也经历过悲惨遭遇。特别是在积弱积贫的清末民初,许多文物或流失海外,或下落不明,或毁于一旦。最惨的,恐怕要算王羲之的《游目帖》。

可能很多朋友,对这份书帖比较陌生。它的名气确实不如书圣王羲之的另一幅作品《兰亭集序》出名,但《游目帖》字势开合、妍美矫捷,足以体现作者在草书上的造诣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它其实是一封给友人的书信,表达了自己对蜀地山水的向往。此帖又名《蜀都帖》、《彼土帖》、《山川诸奇帖》,内容共11行,102字: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王羲之是东晋人,那个时代的书法作品,无论是绢质的还是纸质的,基本上都因为年代太久而毁掉了。只不过,历代为了学习和传播这些书法名作,都有临摹本。其中,唐朝时的双钩摹本,本认为是最接近原本的。一般来说,唐朝的摹本,后世就当它是真迹了。

王羲之的这幅《游目帖》也不例外,它被后世珍藏。因为书圣的名气太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历代的藏家都秘而不宣,直到明朝初年才偶露峥嵘。

原来,这份书法名作被宋濂的学生郑济所获。郑济在朱元璋时期,担任左春坊左庶子,精通书法。他得到《游目帖》后爱不释手,特意请自己的同学方孝孺题跋。可是,当靖难之役后,方孝孺被诛十族,郑济因为害怕,特地减去《游目帖》的题跋。

祸事是躲过了,这封书法作品却变得不伦不类。因此,当郑济的侄子得到《游目帖》后,又重新题跋。到了明末的时候,郑家出售此作,有缘得到的藏家将其重新装裱。乾隆年间,皇帝酷爱书法字画,《游目帖》也就是这个时候进入宫中。

本来,乾隆年间国家还算太平,《游目帖》在宫中自然也很安宁。咸丰时期,它被赐予恭亲王奕訢,因此落户于恭王府。按理来说,这件珍贵书法作品还算是走运,王府虽然比不上皇宫,但收藏它却是绰绰有余。

然而,到了近代中国,国家的衰落,终究无法保护众多的文物。清王朝覆灭后,最后一任恭亲王曾经贩卖很多文物,就是为了作为复辟资金。但《游目帖》似乎还没有撑到那个时候,它在1900年左右就被运送到日本,并于1913年,在京都举行的“兰亭会”上展出。

倘若是这样,虽然留下遗憾,但珍稀文物毕竟还在。只不过,天不遂人愿,1945年,美国为了加速日本投降,分别在广岛和长崎扔下两颗核弹。其中在广岛的那颗原子弹,就让这幅《游目帖》毁于一旦。

据说后来中国和日本方面,还联手还原了《游目帖》,相似度很高。然而,这样的复制品固然惟妙惟肖,也可以供人学习,但文物之中的灵气,是怎样也模仿不出来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