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中国'药神',34年前攻克白血病,为救患者甘愿放弃专利

“如果你得到350万奖金,你会如何分配这笔钱?”

可能有人已经开始脑补,换房子、换车或者去旅行等等。

但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得知自己获得如此丰厚的奖金时,说了一句:

“帮我把这些奖金全部捐给扶贫基金会吧!”

提起王振义院士,许多人会觉得陌生,但其实他在医学领域非常有成就,被誉为真正的“药神”。

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他被誉为“新中国对世界医学八大贡献”之一;

他悉心培养学生,造就了“一门四院士”的佳话;

如此有成就的人,却对名利没有丝毫的兴趣,或许有人不理解,奋斗一生却无欲无求,这到底是什么境界?

翻开他一生的成就,你就能读懂这份淡泊名利了。

1985年,上海儿科医院收治了一位5岁的白血病患者。小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生们却束手无策。

“只要能救她,怎样都行!”家属绝望地哀求。

看着危在旦夕的小患者和无助的家人,王振义大胆提出了自己研发的全新的治疗方法“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疗法”。

在此之前,此疗法只是取得了科研上的成功,却从未在临床领域用过,是否能成功还是未知数。

当时王振义已经62岁了,很多人劝说:

“60多岁了,别折腾了,万一除了什么问题,小心毁了清名。”

王振义却只说了一句话:

“我为了病人,我是有试验依据的,我相信科学。”

在王振义心里,病人生命高于一切,个人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最终,王振义顶着无数人的质疑声,开始为患者治疗。

7天后,让人振奋的一幕发生了,孩子的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病情完全缓解,这之后医生们又在全市找到了24例相同病例,用药后治愈率高达90%以上。

王振义带着学生们终于攻克了让世界血液科医生都为之头痛的医学难题,科室里传来了久违的欢声笑语。

外人看到的,只是胜利的瞬间。

为了攻克这个医学难题,王振义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心血和努力。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因成绩优异,王振义成为广慈医院(瑞金医院前身)的住院医师。

1952年,医院成立血液科,当时王振义的想法是:“血液病较简单,就是拿个显微镜看一下细胞怎么样,就可以诊断了”。于是,他就选择专攻内科里的血液病方向。

只是王振义没想到,血液病非但不简单,还非常复杂,令他一生求索。

当时,医院内没有血液病老师,唯一的学习渠道就是“书”,王振义就边工作边学习,年复一年,书本、论文 、病例,不断充实着王振义的专业知识。

五十年代末,王振义进入白血病病房工作,和“白血病患者”零距离接触,但看到的一切都让他无比痛心。

仅仅半年时间,王振义就目睹了五十五位病人痛苦离世。其中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是临床表现最为凶险的一种,很多病人往往在抢救几小时后就死亡了。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全世界的医生们都在研究这个疾病,却没有治疗方案和结果,医生们都非常有挫败感。

王振义看到那么多病人相继去世,心口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突破口”。

每天除了查房、问诊外,他都把自己封闭起来,在国内外的学术文献里查找资料,忘记吃饭和休息,是他生活的常态。

就在王振义苦苦探索,却没有丝毫进展时,一篇国外的论文闯入了他的视线,让他看到了一丝曙光。

1978年,以色列专家发表的论文传到了中国,论文中写道,他们在小白鼠身上试验成功,白血病细胞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逆转,变成正常细胞。

这一发现,为王振义的探索之路,打开了一扇天窗。

随后王振义就向医院申请了四五平米的“灶坡间”,顶着技术、设备 、信息、人员短缺的四重压力,带领几名研究生用显微镜默默开始了“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物质条件有限,团队面临的困难就更大了,苦熬三年,经过数次尝试,但王振义和学生们依然毫无收获。

一次次的挫败对医生而言,是难以形容的打击,当时许多人都觉得“这条路走不通了”,甚至国外的许多实验室都接受了这个事实,可王振义的团队没有。

抱着“必胜”的信念,王振义团队顶着压力和寂寞,在这条看不到未来的道路上继续求索,想想那些处在生死边缘的病人,王振义就告诉自己“绝不放弃”。

1983年,王振义又一次在国外文献中有了重大发现,文章中说:“在一种名叫‘13顺维甲酸’药物,可以诱导分化肿瘤细胞。”

但当时国内还没有13-顺维甲酸,只有一种全反式的维甲酸,是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王振义决定用它做实验。

大家找到药厂,兴奋地说:“想用这种药物去研究如何攻克白血病。”

制药工程一听,就很爽快地送给他们几盒。

回到简陋的实验室,王振义带领学生们开始了新一轮的试验研究,经过半年时间的反复研究, 证实该药物可以将幼稚期的白血病细胞转为成熟的细胞。

苦苦探索多年,终于有了重大突破,王振义和学生们都无比兴奋。

虽然实验结果是好的,但全反式维甲酸有一定副作用,所以临床应用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直到1986年,王振义挽救了五岁小患者的生命,这种治疗方法才得到认可。

从1978年到1986年,历经整整八年,在尝试了无数种方法后,王振义带着学生们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为患者打开了一扇天窗。

1988年,王振义的医学成果发表在全球血液学顶端刊物《血液》上,之后许多国家都先派人来学习,这项成果得到了国际认可。

此后,王振义带着学生们,经过多次实验研究,又提出了“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此方法也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

该治疗方法与青蒿素的发明等并列为“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

奇迹一个接一个诞生,生命一个接一个得到挽救,国际著名癌症研究权威Richard教授更是称这一研究为“具有划时代意义”。

1994年,王振义教授获得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此前,该奖项从未颁发过给中国人,评委会称王振义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就在大家以为王振义会申请专利,为自己的付出换回最大回报时,王振义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放弃了申请专利。”

直到现在一盒10粒装的全反式维甲酸的售价仅为290元,并且进入医保,堪称世界上价格最低的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了。

经常有人问:“您为什么没有申请专利?”

王振义教授都会说:

“医生就是要解决病人问题,而不是拼命想着如何挣钱,这跟我的信仰是违背的。”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这八个字在王振义教授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英雄也有走到垂暮之年的时候,转眼间王振义教授已经从意气风华的小伙子,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

王振义教授深知一个道理,医学需要传承,他要将更大的舞台留给年轻人,自己“退居二线”。

按理说劳累了几十年,应该安享晚年了,但王振义教授却说:

“虽然我没有那么多少时间搞科研,但我暂时还能现学现卖地做些工作,做一些小贡献。”

于是,2003年,王振义教授自创了“开卷考试”,并不是他考学生,而是学生靠他。

虽然不再直接面对病人,不能再进入实验室,但“为患者解决问题”,始终是王振义教授不变的初心。

王振义教授要科室里的年轻医生把临床中碰到的疑难病例搜集到一起,提交给他,他则利用一周时间搜索全球最新文献,并做出思考、分析,每周四和大家聚集到一起,共同探讨。

为此,王振义教授还在学会了上网,他说:“现在网络太强大了,什么文献都能搜集到,要学会利用网络去学习。”

因年事已高,每次查完资料后,王振义教授的眼角总是不断地流出泪水,身边人总是劝说他:“注意休息。”

他则开玩笑地说:“上天看见我的眼泪,知道我对世间还存着眷恋,不肯收我。”

哪怕障碍越来越多,也不会阻碍他为患者解决问题的求索之心。

王振义教授还特别认真,偶尔遇到答不上题的时候,他都会苦思冥想,不找到答案绝不罢休。

有两次因为问题没有解决,他睡觉都不踏实,半夜也会爬起来,打开电脑寻找答案,为此还曾摔跤过两次。

保姆每次都劝他说:“年龄这么大了,不要再半夜起来了,太危险了”。

但王振义教授却不以为然,他总是回一句:

“白天醒来可能就忘了,这是一个人的命啊,真是性命攸关呐,怎么能不起来赶紧记下来,查一查!”

王振义教授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 把无数早粒白血病患者带离死亡禁区,为无数患者解决了疑难杂症,让他们重新看到冉冉升起的太阳。

王振义教授不但在医学领域有非凡的成就,他更是一位难求的好老师,创造了“一门四院士”的团队奇迹,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医学翘楚。

中国科学院院士、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就是王振义教授的门下弟子。谈及老师,陈国强院士回忆:

“我们写论文的年代,还没有电脑,老师一遍遍修改,我就一遍遍整理抄写;王老师先后改了10遍,近二万字的毕业论文,我就抄了10遍。

那会王老师白天上班忙,只有晚上有时间帮学生修改,好多次他都是把我叫到家,一起吃完饭,放下碗筷后,师生二人就‘扎进’论文里。”

王振义教授这种甘为人梯的品格,时刻影响着门下学生,激励着他们向更高的医学山峰攀登。

传世育人,识才用才。王振义教授不但用心培养人才,而且他还特别“惜才”。

当年,他的得意门生陈竺学成归国,经过几年的锤炼后,王振义主动让“位”,把代表中国血液学研究最高水平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所长的位置,交给了陈竺。

面对外界的不理解,王振义教授说:“现代医学发展的非常快,但我却越来越老了,交班给这样优秀的学生,我放心。”

不居功自大,不占着高位,对学生毫无保留,如此谦逊、豁达的王振义,配得上“为人师表”四个字。

在王振义教授家中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幅油,名为《清贫的牡丹》。

牡丹是国花,象征着雍容华贵,但人们印象中大红大紫的的牡丹,在这幅画上呈现出的确实恬淡清雅的白色。

王教授很喜欢这幅淡雅的牡丹,他说:“做人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也要有正确对待荣誉的态度。”

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这也是王振义教授一生历程的真实写照。

从医七十七载,王振义院士帮助无数病人起死回生,他始终记得父亲的教诲:“要心怀大爱”。

带着这份沉甸甸的爱,他一生求索,因他的重要发现与放弃专利的善举,使全球万千患者获益。

非但如此,王振义教授还非常的博爱,他不仅对名利无欲去求,还把金钱看得非常淡泊。

1996年,王振义院士获得“求是”科学家奖,并获得了100万奖金,随后他将40万捐给医院,40万捐给学校 ,10万元,捐给医院血液所。

2011年,王振义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0万的奖金, 其中450万捐给医院 其余全部赠与团队成员。

他的学生陈国强说:

“老师非常有家国情怀 ,有一种人民百姓情怀,一生几乎不考虑个人 ,只考虑如何将病人治疗好 ,有限的经费能够使病人获得最大的益处,就是他考虑最多的事情。”

如今王振义院士,已经96岁高龄,他依然坚持每周四的“开卷考试”,坚持用自己生命的余光,去为更多患者带来光明的未来。

面对无数殊荣 ,他心里最为牵挂的,依然是尚未被医治的患者,在他所列的遗嘱中,一大部分钱都要捐给血友病病人,希望改变病人的生活。

看淡名利,不为金钱所动,心里只有病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医者”。

. END .

【文| 晨夕】

【编辑| 淡淡翠】

【排版 | 毛毛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