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中国纺织业5万亿规模下存在多大机会?

本文来源:物联传媒

本文作者:露西

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先看一组数据,援引自中国纺织机构协会副会长侯曦在2019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上的演讲:

2018年,中国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万亿元,占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9%,实现利润总额2766.1亿元,占制造业比重的4.9%。

当年中国纺织业出口额占全国商品出口额的比重为11.1%,全行业净创汇达到2501.9亿美元时,纺织业净创汇能力突出,贡献了71.1%的比重。

此外,中国全球第一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常年未被撼动,出口额大约占全球的1/3。

大量的历史数据足以表明我国纺织业的雄厚实力,作为“衣食住行”四大要素的第一位,纺织业长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72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伍角券的正面主景是一个纺织车间,几名纺织女工正在车床前工作

图片来源于藏品官方

到如今,国家正在加快推动有关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因为工业各细分场景发展模式和领域知识不尽相同,纺织业作为制造业的关键组成,自然被拎出来单独分析,包括《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我国纺织业要整体保持较快增长的目标。并且根据市场调研,工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大多选择了纺织业作为重点聚焦领域,预示着其中较大的发展空间。

产能极分散,头部公司市占率不足1%

中国纺织业在全球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的原因,与国内完整的纺织产业链不无关系。

以服装用纺织制造为例,上游的纤维等原材料在纺纱厂纺成纱线以后,转到中游的织布厂进行织造、印染厂进行印染,继而以成品布的形式在市场中流通并转到下游的成衣厂,最后由成衣厂生产并供货给服装品牌,比如熟知的优衣库、NIKE、阿迪达斯等。

传统纺织产业链(以服装用纺织制造为例)

图片来源于物联传媒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纺织业截至2019年11月有18305家企业单位,其中存在大量中小规模企业。数量是动态的,仅供参考,但由此可以挖掘出纺织产业的组成特点:集中度不强,市场极度分散。

根据华兴资本此前整理的一份数据:

在纱线制造领域,上市公司如百隆东方、华孚时尚2018年的纱线营业收入分别约57.3亿元和72.2亿元,市占率均不足1%;

在坯布生产领域,头部公司魏桥纺织2018年的坯布营业收入约60亿元,在万亿级的坯布市场中,市占率同样不足1%;

在印染领域,国内印染布产能最高的江苏盛虹集团和航民股份仅占全国总产能的约4%和2%;

在服装制造领域,市场上大约有40万家服装制造厂,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厂家数量占比仅约5%,且位于龙头的申洲国际,2018年公司年营收占市场总额依然不足1%。

老问题与新麻烦同时涌现,

纺织企业面临生死大考

老问题指的是行业本身的短板,新麻烦指的是日益变化的产业环境。

如上所述,纺织行业市场高度分散,大大小小的工厂各自为营,技术装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毛利也低,整个行业一定程度上缺乏产业链上下游的产能协同能力。

如今让老问题暴露更明显的,是产业环境的变化。

首先是市场的需求量发生变化,纺织业从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在增量时代中小纺织企业通过人海战术,尽管使用粗放式的生产模式,还是能够获得大量盈利。但随着下游需求的疲软,粗放式的经营方法在存量时代很难行得通了,中小企业供大于求、积压库存的现象时有发生。

其次是个性化需求开始涌现,小单快反成为趋势。来自需求端的变化往往带给供给侧巨大的压力。根据行业披露,近年来中小纺织企业万米以上订单的数量显著减少,而几百米的订单数量却迅猛上升,传统先生产后销售的运作模式存在缺陷,需求端给企业提出了柔性生产、快速生产的挑战。

再次是成本飙升的问题。传统纺织企业以劳动力密集为特色,早期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帮助获得了业绩增长,但随着近年来人工成本的持续上升,企业甚至出现了用工难、招工难的情况,纺织企业正常运营的成本越来越大。

以及国际环境正在影响纺织品的出口外贸。再由于今年疫情的冲击,全球对纺服及棉织品的需求正在下滑,纺织订单的增长开始乏力。

参考微笑曲线,国内纺织产业更大程度位于中段位置,附加值或者说利润率都比较低,未来主要任务是朝技术、专利,以及品牌、服务等高附加值的方向演进。

“微笑曲线”是由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提出的

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也有可循的经验。如今发达国家已经基本没有传统纺织业了,但最早纺织业起源于英国,并且随着国家发展,低附加值部分先后转移到了美国、日本、亚洲新兴国家、中国、以及正在有往东南亚转移的趋势。此时国内纺织企业抓住机会转型升级最为重要。

产业互联网兴起,突破瓶颈的思路

既然缺少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行业龙头企业申洲国际聚焦中下游,业务范围覆盖了面料制作、印染和成衣多项纵向一体化流程,在缩短产品交期上效果显著,公司议价能力和毛利率都因此提升。但这种模式需要重资产投入,对于营收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来说不敢奢求。

目前,业界不少第三方公司正在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模式赋能广大纺织企业。

2019年9月,智布互联宣布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由腾讯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宽带资本跟投。该公司通过物联网以及云端ERP的数据共享,自主研发纺织行业MES系统,完成纺织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数据管理;同时平台上接入N家纺织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包括成衣厂、织布厂、印染厂等,一方面集中获取成衣厂订单,另一方面采用智能调度排期等手段,提高产业上下游的对接效率和产品生产效率,降低目标客户的采购成本和缩短交付周期。据悉,智布互联已于2018年完成了千万元级别的规模化盈利。

2019年12月,纺织品B2B平台百布宣布完成D轮融资3亿美元,成为迄今中国纺织布料领域最大一笔单轮融资。百布有两大业务板块,分别是连接上游坯布厂及一批商,共同打造坯布生产智能云工厂,以及连接一批商与下游中小服装制造厂,共同建立行业优质成品布交易平台。根据数据,百布2019年全年实现近百亿销售额,行业上游生产环节的AIoT设备已铺设织机超10万台,系统化覆盖全行业织机产能约8%,并已覆盖行业70%的成品布一批商和产品品类。预计2020年百布AIoT设备覆盖织机数达40万台,行业织机产能覆盖率超过26%。

智布互联和百布是受资本和同仁关注的两家典型企业,他们为客户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殊途同归的地方:

一是面向中游布厂,帮助增加订单数量和优化生产排期;

二是面向下游成衣厂或服装品牌,帮助缩短交付周期、降低采购成本。

再追究下去,要做的事情便落实到设备智能化、供应链协同、行业数据模型的建立与数据分析上,此外国内纺织产业面临环保政策的收紧,如果能帮助企业优化能耗环保管理也不失为一条路径。

由此看来,国内纺织产业的互联网转型之路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仍有较大的改造空间。

至于它是否会因为「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这一政策而迎来腾飞期并诞生拥有巨大体量的第三方公司,不妨拭目以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