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首届“感恩父母 让爱传承”有奖征文大赛周岩作品

母亲,您在远方是座山

周岩(河北)

拨通家里的电话,再也听不到母亲那温和的声音;

拆阅远方的来信,再也见不到母亲那熟悉的字迹;

走遍四方,寻觅空间,再也找不到母亲那从容的身影;

深夜难眠,拂晓梦醒,或低声呼唤或高声喊:“妈妈……”却再也不会有应答了……

是的,我的母亲真的走了,走出这个热腾腾的世界,化作一股轻烟。母亲是一个终生都在坚毅前行而从容的人,但我现在却不知道艰难跋涉的母亲已走到了哪里……看着照片中母亲的面庞,笑容依旧逼真,依旧从容,目光中透射出一种对昨日的留恋,对未来的憧憬,对我们的思念,仿佛在问,“你们好吗?”只看一眼,便泪雨滂沱。

母亲出身农家,幼时家境贫寒,历经坎坷。幼小丧父,姥姥30几岁守寡带大3个子女,妈居中间。那个年代,家穷女孩是没有书读的,妈妈一遍一遍哭姥姥,求公社,在那时有狼出没的小路上早晨黑黑时上学晚上黑黑时回家,中午自然没有饭吃。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不畏艰难,不甘落后的母亲,克服着种种苦难考取了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卫生管理干部学校。以后,分配到父亲的老家东北黑龙江一个半山区的小县城的县医院当儿科医生,一干就是30多年。兢兢业业,勤勤肯肯,她当时医治过的许多患儿,如今已长大成人,仍然记得母亲的和蔼可亲。

母亲身上具有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她纯朴、娴雅,不像有些人天天去雕饰那并不出众的容颜。她衣着朴素,却总那么得体、端庄。母亲不施粉黛,而曾见过母亲的同学都纷纷称赞她竟如此美丽,那是我在学生时代留下的永远不会磨灭的记忆。

那时,母亲在医院工作繁忙,回到家里她依然不停地忙碌。母亲总能在当时并不宽裕的生活条件下攒下钱供我和弟弟上学,从不让我们为衣食担忧。她也能及时修正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些 错误,并帮助我们设计人生之路。她成竹在胸的神情总让我们感到踏实和幸福,那是一种依靠。记得我在要离开东北老家去关内工作时,念子心切的母亲是不愿意我走的。后来看到家里其他人都支持我,母亲很遗憾,但毅然放开了手中的线,“去外面发展吧,人生总要奋斗。”是她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怎样去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母亲的含辛茹苦,忍辱负重我深有体会。记得小时,父母间也总是争吵,每次总是母亲退步,她觉得父亲也要照顾一大家子人不容易。那是女性独有的宽容,幽深而绵长。母亲并不是个“专权”的人,但是生活的境况渐渐促使母亲成了全家的主心骨、全家的舵手。一个女性。肩负着家庭里里外外的几乎所有责任,并身体力行,着实艰难。而母亲却真的担了起来,且一担就是许多年。

我离开老家在外工作十年了,回家的机会很少。记得每次回去,母亲总要忙里忙外的做些我愿意吃的,满眼慈祥的盯着我看和我唠些家常,怕我在外面吃苦受累。

一次,母亲一边翻看我的照片,一边带着遗憾对我说:“你那离北京近,哪天你也带妈去北京看看。”我说:“那还不容易,以后等春暖花开时我带您去北京转转”。如今母亲走了,可我却未能让她实现这个愿望。母亲在时总觉得来日方长,现在我才体会到什么叫追悔莫及。

2007年十月中旬母亲查出患有胆管细胞癌,在上海住院时医生说手术已经意义不大了。全家人震惊之余也一直瞒着她。从上海回到东北老家的医院保守治疗,母亲的病情急剧恶化,每天持续高烧、腹胀、无力、黄疸、恶心、呕吐、水肿、便秘,等等等等,整个身体都分崩离析地垮了。虽然母亲从来没问过得了什么病,没有看过口服药的说明书,但做为从事一辈子医生的她从上海一回来她就知道自己得的是绝症,但母亲很是坦然,从来不说。在与癌症顽强抗争的四个月里,母亲始终表现的勇敢、刚强和面对死神的从容。她把自己走后的一切想的那么清楚,交代的那么细致,就象讲别人的事而不关自己一样,一直没有哭过。弟弟也是医生,看着母亲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却无能为力时,经常泣不成声。可母亲却平静地说:“老儿子你别哭,你哭,妈就哭了。妈走了,你别想妈,要好好工作,照顾好自己,照顾好你爸,过日子”。“老儿子,你们已经尽力了,不要买药了,我们俩还有一个呢,给你爸留点钱”。

母亲生前在医院工作时的照片。

直到生命的最后八天,她不吃不喝,拒绝点滴、吸氧和一切治疗。但即使这样在母亲清醒时还不忘把大孙子叫到身边,鼓励孙子好好学习,给孙子交代留了念书的钱。弟弟说,我看到过那么多临终的人,只有妈妈自始至终勇敢,刚强。      生老病死,这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就看你是怎样面对它。我这些年来还没有生过大病,没有真正住过医院,但母亲在患病期间与病魔的顽强抗争,给了我很多的触动,我常常问自己:如果有一天我也得面对死亡,我能够有母亲那样顽强、从容、坚忍的意志力吗?

那年东北的冬天格外冷,我不知是严寒的天气让母亲突然离去,还是母亲的离去使我内心倍感寒冷;亲爱的母亲终于没有等到春暖花开,在2008年春节初四的深夜走完了她七十岁的人生旅程。

看着母亲的躯体变成骨灰的那一刻,父亲、弟弟和我都肝肠寸断。尤其是父亲,寒风中,苍老的身躯瑟瑟发抖,不时的喃喃自语:“你妈总怕我走,可她却先走了。”弟弟更是心痛不已,自责自己错过了给母亲治疗的时机。母亲之于父亲于弟弟是一种坚强的依靠。父亲生性清高不善逢迎,晚年与母亲的一份感情是唯一的寄托;弟弟从上学到工作,一直都环绕在母亲膝下。家庭顶梁柱的轰然倒塌,怎不令他们措手不及?母亲刚去世的那几天,弟弟说眼前心里都是母亲的影子。我还曾劝说过他,可后来再一想便理解了他,若是换了我恐怕也会适应不了。

我是一个脱离了家庭的逃兵,我总在想,为什么不让我去承受那些苦痛与折磨呢?父亲说,母亲对我很放心,可放心不下的是你弟弟。其实我想,母亲放心不下的应该还有父亲啊。

生活中有很多事,当我们年轻的时候,还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时候,却已不在年轻。母亲离去之后,当我每每看到夕阳下独行的老人,心中便有了一份对母亲的愧疚与思念,也有了一份对天下所有父母健康长寿的祈愿与祝福。

母亲给予了我无尽的爱,交给我一个全新的世界,而我,却再也无法感知到母亲的冷暖烦忧。母亲,你知道吗?如果在另一个轮回中我们相遇,我还做你的儿子,我还是你永生永世不会变更的挚爱。我想,母亲没有在天上,她一定在路上,在我们前行的路上,在我不断奋斗的终点,在我时刻仰视的顶点。

母亲,你在远方是座山。

【作者简介】周岩,曾用笔名山石,1968年3月生于黑龙江省绥棱县。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曾先后在电台、电视台、报社、宣传部从事新闻工作多年。记录历史,书写人生,笔耕不辍,在当今众多的地位、虚荣、名利的追逐中依然热衷于文字而无怨无悔。二十多年来,已有1500多篇各类体裁作品发表,有50多篇作品获各级奖项,有20多篇作品被收入各种选集公开出版,多次获评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称号,先供职于河北省秦皇岛市。

如果您觉得好看,请您点一下“在看”↓↓

(0)

相关推荐

  • "妈妈,你虐待我26年,一定很爱弟弟吧?"

    曾在抖音上刷到过这样一个视频:小女孩一脸天真的问老人,什么是重男轻女. 老人一脸慈爱的说, 重男轻女的意思就是,男生比女生有力气,所以重的东西男孩拿,轻的东西女孩拿. 不少人留言,说被这个回答治愈了, ...

  • 母亲节:记得打个电话给母亲,写完后,我流泪了

    母亲节:记得打个电话给母亲,写完后,我流泪了

  • 《芙蓉国文汇》第一卷入选作品-晴空依旧作品

    中秋月儿圆 距离中秋节还有两三天时,她开始给姐弟们打电话. "二姐,我回不去.26号这口井完工,买不着那天的票."电话那边传来大弟弟无奈的声音. 她有些失望.26号是农历八月十四, ...

  • 【中州作家·母亲节特刊】李树立:母亲的遗照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3] 母亲的遗照 河南西峡   李树立 母亲节快到了,以前我觉得这时节给母亲打个电话问问,或者跑回家看看,是一种开心的事.可今年心情格外沉重,妈妈离开这个世界已经 ...

  • 老家的年味儿

    腊八一过,过年的气氛便一天浓于一天了.整个小城,此时已沉浸在喜庆春节的前奏中. 望着大街上拎着大包小包往家赶的行人,我平静的心湖开始荡漾起回老家的渴望,一个温柔的声音不时在耳畔回响:过年了,回家-- ...

  • 我那乡下的母亲

    我那乡下的母亲 □汪厚霞 老家装了监控,工作闲暇我就打开看看.熟悉的情景霎时出现在眼前:阳光满院,光移影动:两条金毛懒懒地躺在院子里,矮腿小花狗则欢快地奔来跑去. 多数情况下,看不见母亲的影子.查看录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母亲的“厚被子”/王家臣

    "多缝几条厚被子,到咱老百年的时候,等娃们回家来有啥盖的!咱爹生前老是给咱妈这样反复叮嘱."母亲五七祭日过后,姐姐在老家整理父母亲生前柜箱子时,见到父母生前缝补的厚被子.新旧有十余 ...

  • 老家的楝子树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老家的楝子树 作者:姜佃广 在老家的院落里有一棵楝子树,树苗是父亲不知从何处捡来的楝树果种培育 ...

  • 奉先念||一升米

    一升米 文/奉先念   回忆是件幸福的事. 每当回想童年,我总会记起堂大伯的那一升米,直至现在都记忆尤新. 小时候,我们姊妹五个.父亲是供销社职员,离家一百多里.母亲系农民,是当时典型的半边户家庭. ...

  • 父母离异,毕业后我像母亲一样照顾弟弟,没想到却被他拉黑了!

    文:袁蓉蓉 图:来自网络 我的童年有快乐,也有说不出的痛苦和酸涩. 1987年7月,父母离婚了,我们判给了父亲,但父亲在拿到离婚证的第二天,就去了东北大庆市打工.于是,我和弟弟被直接扔给了奶奶. 父亲 ...

  • 母亲的扁担

    一根扁担挑南北 文/罗锦高 住在四层楼的家中,桌椅床柜.家用电器已挤得满满当当,把一根扁担逼到门后角了.女儿把它当木马骑,儿子用它作金箍棒使,也只是偶尔摆弄几下,玩腻了又撂在一旁,碍手绊脚的.我趁此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