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座不起眼的小村庄,古院落云集,最富盛名的院子建了18年
在山西,大院是熟悉的风景,走街串巷拐个弯,就能看到一两处上百年的四合院。但诸多院子聚集在一处,各领各的风骚,就难得一见了。新绛县光村就是这样的一个村庄,全村有几十处古院落,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最具盛名的就是赵家18院,薛家24院,在留存下来的院落里能看到檐角的精美木雕,石雕柱基,带栏杆的木楼,雕花窗户,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活化石。图为光村的村口。
走进光村,迎面就是一条宽阔大道,整个村子规划整齐,新旧结合毫无违和。临街房屋拐角处的石条,还被村民们精心地抹平了棱角。一个大爷说:“这是为了防蹭,有车有人过来,不容易碰到。村子里这样的拐角很多。”从细节处可以看出,光村人的体贴和对生活的热情。
光村有3000多年的历史,全村现有400余户,1700多口人。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形成于东周战国时期的光村,据说曾是蔺相如后代居住的村落。村里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光村传统建筑的主要特色是民居院落形式多样,基本上以四合院为主,有四大八小院、四穿院、平楼院、楼阁院、书房院等形式,建造工艺高超。
“我们村子以前有四大家族,分别是蔺、赵、薛、王。他们大多经商,也有入仕为官的。蔺家经营钱庄,赵家在苏杭做生意,薛家持有我们运城盐池的股份,还是运城‘福同汇’的创始人。”村民介绍说,村子里的几大家族富甲一方,声名远扬,他们经商的足迹南到苏杭、西至陕西、甘肃、新疆,是明清时期晋商中的一支劲旅。图为保存相对完好的蔺家大院的部分院落。
在几大家族中,最为声名显赫的便是蔺家,据传他们是蔺相如后代的一支。村民说时代久远了,不清楚当年河北的蔺家是怎么到山西来的,但是至今村子里的福胜寺里还供奉着蔺相如的坐像。虽然蔺家在光村没有留下高门大院,民居显得较为普通,但民国初年,蔺家经营的“兴世钱局”却名噪一时,享誉海内外。图为光村老宅子里的一棵树穿墙而生。
“五福捧寿”的砖雕门楼,是每个来到光村的客人都不肯错过的。这个门楼高大宏伟,设计构思巧妙,绝非一般民居可以媲美。居住在村子里的大爷说:“这是赵家院的一部分,当年赵家在村子里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清朝的时候生意兴隆,大修家宅,据说前前后后修了18年。他们家在村里强行开了西北门,之后生意就败落了。”历史已经远去,村民们说起当年的故事还是津津有味。
“三雕”工艺在村子里随处可见,普通民居虽然财力不济,但是也非常讲究地用木头雕刻了门楣和牌楼。这些艺术代表着明清时期晋南传统民居古朴典雅、精雕细琢的特色,也反映了当年人们生活的基本形态。在光村,人们的日子绝非在温饱层面挣扎,他们开始注重艺术,关心生活品质。
村子后面有座玉皇庙,庙门紧锁,门上写有“谢绝参观”四字。据村民介绍,玉皇庙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乱不堪了,只有外墙相对完好,内部是一片废墟。“据说庙是汉代修建的,后来历朝历代都重修过,我们村子现在正在维修和规划,否则再这样放置下去,里面的东西就都坍塌完了,以后的人们想看都看不到了。”
图为光村的一座瞭望楼。据村民说,过去全村瞭望楼共有13座,因为保护不当,现仅存2座,其余的已经不复存在。这座瞭望楼高四五层,青砖砌成,内设楼梯,上有垛口,这样的建筑,方圆百余里,也不多见。瞭望楼起着看家护院的作用,一般建在整个院落的最高处,派有专人值守,目的是为了保护全家人的安全。
经历过日寇践踏、炮火纷飞的光村,已无当年的光辉,显赫一时的四大家族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今,光村正在对历史文化进行挖掘,古村落民居的修缮有序进行,乡村旅游也慢慢纳入规划。为了更好地保护古迹,村民们积极地参与其中,他们期待光村可以再次发光。图为抗日战争时期,子弹打在墙上的痕迹。
大河乡土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