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味土特产
过年,是大节,百节年为首,许多在远方生活与工作的人们带着乡愁与牵挂,回家团圆。吃团年饭、品年味土特产、走亲访友、拜神祭祖等等。过年期间,美食应接不暇,活动丰富多采。在众多的美食与活动中,尤以那些年味土特产对我最有吸引力。
城里人称过年为春节,而乡村人则直称过年。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小偷和叫花子都会回家过年。农历辛丑年的春节即将到来,本应回老家过年,可肆虐了人类一年多的新冠肺炎病毒还在继续,根据疫情,这个春节又无法回老家过年了。老家那些年味土特产,看来又只能在梦中享用和回味。
“食”,是地方民俗的一面镜子。生活百态,尽在其中。湘南老家过年,土特产较多。兰花根、花片、搞皮、油糍粑、淌皮、过年糍粑等是春节的必备食品,也即被远方游子称之为年味土特产。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以前,每次回老家过年或者是拜年,除了饱吃几顿外,还要带一些回中山,让中山的亲朋好友分享我家乡的年味土特产。
兰花根,它形似蚕壳、色黄饱满、香脆化渣,不管老人还是孩子都对它情有独钟。花片,因形状很像猫的耳朵,又称“猫耳朵”。 白皮红芯,色泽鲜艳,呈圆片状,香、酥、脆,甜中带咸。搞皮有两种,其一是纯大米制作的,叫米搞皮,其二是大米与红薯混合制作的叫红薯搞皮。山茶油糍粑,主要是选用优质的大米洗净浸泡,打成米浆用特制的容器装好,放上几粒黄豆经过油炸而成,色泽金黄。香喷喷,爽口舌,润齿牙,油而不腻。
记忆中,家乡的年味土特产,印象最深的是做淌皮和做过年糍粑。
少儿时期,每到腊月初几,母亲便会l趁着晴好的天气,忙着做淌皮,又称做面。她先将大米用一木桶加水浸泡,米、水注意要按照一定比例,水不能太多,待一段时间后,用石磨将浸泡了的大米磨成米桨,粉浆浓稠要适宜,太稀是不行的。母亲下午从生产队劳动收工以后,便开始做淌皮了。家里的厨房在厅屋的一个角落里,大柴火灶上架着两口大铁锅,前端的大铁锅通常都是用来做饭炒菜和做其他吃的,后端的那口大铁锅是用来煮猪食。做淌皮是在前端的这口大铁锅里。母亲在铁锅里放一些水,锅里放一个镀锌铁皮做的长方形盘子。我或者是父亲负责烧柴火,等盘子烫热了,母亲就舀一瓢粉浆倒在上面,上下来回将粉浆弄均匀之后,再将盘子放进锅中的开水上面蒸。几分钟后,一块淌皮便做好了。到了深夜,只见一张张洁白的淌皮密实地排在竹竿上,房前屋后,走廊上,满眼皆是。这时,也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有口福的时候,只要谁想吃,母亲都会给。淌皮在竹竿上凉到一定的程度,母亲则会让父亲一张张卷起来,她则用刀切成面条形状,放在簸箕里晒干,待过年时食用。
糍粑象征着丰收、团圆、平安,有了糍粑就有了年味。过年糍粑又称印花糍粑,平时只有在讨亲嫁女、上梁封垛等大红喜事才会做,通过向亲友邻里分送糍粑来分享喜悦,传递亲情。而到了年关腊月十五,则是家家户户做糍粑。做这个糍粑是有讲究的,从选米配料到拍粑打印,每道工序都充满着仪式感。首先是配料,糍粑的软硬口感全在乎粳糯之间,糯米要多一点,粳米少一点,做出来的糍粑就口感好吃,又软和。一般来说,中稻糯米与粳米的配比为二比一,早稻糯米则为四比一,甚至平原里的田和丘陵山坡上田都有差别。
父亲将浸泡了一晚的糯米和粳米,通过石磨推压变成水浆。之后,母亲让父亲与她一起将米浆压成半干的湿粉状,取适量蒸熟,趁热与生粉揉和。这是一项体力活,要反复用力揉压,充分揉匀压紧。正式拍糍粑前,要先将揉好的粉浆切成小团,放在手心上捼圆,再用手掌轻轻拍成巴掌大小厚约三分的糍粑坯。糍粑做完之后,还有一道打盘斗印的工序。盘斗印宽而浅,刻有各种吉祥图案,以寄托美好的祝愿。按上图案,点上红头,红的代表红红火火,圆的代表团团圆圆。印花糍粑做好放入柴火灶上蒸上二十分钟之后,透着一股淡淡的稻花香,糯而不粘,软而不踏,口感亲和。糍粑蒸熟以后,母亲会让我们试吃,我不太喜欢放糖,只素吃,口味好时我也能吃三、四个,弟妹他们喜欢吃加糖的。
我与父亲将蒸熟的糍粑放在竹蔑制作的簸箕里摆好,母亲便逐个点上红色喜庆的洋碘,等待冷却变硬后,再浸泡在稻草灰水缸中,可以保存到立夏节。草灰水浸泡过的糍粑呈米黄色,润泽如玉,香远益清。这种传统的老手艺所做的糍粑,保持了家乡浓浓的年味。
过年期间,一大盘热气蒸腾的糍粑端上桌来,圆盘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年货点心,一家人或与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围着木炭火盆,喝着胡椒姜老茶,心间顿时暖流奔腾。谈笑间,一个糍粑顺嘴滑入,温软贴切。仿佛是一年间的辛劳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辞年,是湘南农村过年时晚辈对长辈的必行之礼。辞年的礼品一般是两斤猪肉或两斤白糖饼干,或一些土特产,土特产中犹以过年糍粑最多,或两者或多者兼而有之。这些辞年的礼品,既不多也不珍贵,但必须在新年前送到,否则被诟之为无礼。
不回老家过年,在中山过年也有意思。我也有好多次在中山过年,中山过年的土特产与湘南老家有所不同。年货土特产有咀香圆杏仁饼、年糕、煎堆、油角、猪油膏、黄圃腊肠、猪肉干等。其中主要的是杏仁饼、年糕、煎堆、油角。杏仁饼的前身是炒年糕。它在中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它是当地的一种民间小吃。中山杏仁饼,饼中夹肉,甘香松化外层,糖腌猪肉馅料。入口即化,甘香,香甜酥脆,肥而不腻,入口融化,风味独到。年糕因为谐音“年高”,是过年必备的应景食品。有诗曰: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表达了人们藉着制作、享用年糕,祈求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良好愿望。
我曾经在一村民家中目睹过煎堆的制作过程。煎堆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加食油和糖水揉好,里面装上馅,便可以下油锅炸,馅料以甜为主,也可以装上咸馅。在煎堆外层沾一点芝麻,放下油锅后便需不断用铁丝编成的爪篱挤压,使粉料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于是煎堆便渐渐像气球般涨大,外皮炸得黄澄澄的,又漂亮又香脆。俗话说“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煎堆五味调和,咸甜适当,意味人丁兴旺,花开富贵,合家平安,万事大吉。寓示着人们的美愿。为民间过年必备的食品,送煎堆也代表了对朋友的祝福。
久居珠三角,随乡入俗。早些年,过年前太太都会去农贸市场买煎堆和油角。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近年来,每当春节来临,隔壁邻居洪老师就会给我家送煎堆和油角。洪老师是本地人,人逾古稀,熟知当地习俗,也会加工制作一些中山本地过年土特产,如煎堆、油角。平时,我们两家也经常走动,谁家有好吃的都会互相赠送。
过年土特产在中国至少存在上千年,这些特产是源于特定区域、品质优异的农林产品或加工产品,土特产可以是直接采收的原料,也可以经特殊工艺加工的制品,无论是原料还是制品,其品质与同类产品相比,都是特优的或有特色的。为此,包括过年土特产在内的所有土特产,都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内涵。
时过境迁,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于城市化,农村的特色产品包括过年土特产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但是,近年来,有一些在城市住久的居民也开始怀念农村的淳朴,农村的生活、农村的特色菜。
舌尖上的乡愁是味蕾间深深的回忆。一个地方的美食承载着深刻、浓重的家乡记忆。年味土特产,是在外游子无法割舍的舌尖上的乡愁。大多数异乡人都在寻着这缕“香”愁,找回舌尖最初的味道。他们怀念故乡,都有一种难分难舍的血脉情缘,因为那里有小时侯走过的路,熟悉的乡间风景,醉心的过年土特产等美食,这些似乎都成了乡愁文化,能触动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