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 2B”,信用算力是认真的?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科技正逐步渗透进用户服务的各个环节,为C端用户带来更多便利。
与此同时,技术能力成熟的企业开始进军B端。在金融行业,蚂蚁科技、京东数科等企业通过过硬的科技技术已经在为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持牌机构提供营销获客、风险控制、贷后管理等解决方案。
在行业趋势明确的情况下,不免有“挂羊头,卖狗肉”,打着toB旗号规避政策风险的企业滥竽充数。
近日,一家名为鑫涌算力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信用算力”)的平台宣称All in 2B。其CEO张建梁表示,“赛道其实也不是我们选的,是大势所趋”。
就是这样一家打着All in 2B的“科技平台”,实际却运营着借点钱、快借宝等多款toC产品,进行盈利。
01
“toB”不是贷超的“避风港”
信用算力官网显示,其为银行、消费金融、其他合作机构等“提供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运营、咨询研究在内的整体行业解决方案”。
其中,银行类包括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光大银行、渤海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等。消金公司类包括捷信消金、海尔消金、包银消金、中银消金、兴业消金、中邮消金、锦程消金等。其他合作伙伴包括青银金融租赁、平安普惠、51信用卡、维信金科等。
在镭射财经看来,信用算力在官网公开大量持牌机构合作伙伴无疑是“拉大旗作虎皮”,在严监管的政策环境下,以“概念创新”的方式,掩盖不能深层次改变其运营模式和获利模式的现实。
其本质还是一家获取C端流量,为金融机构提供获客服务的贷款超市,简单来讲就是将自身收集到的有借款需求的用户推荐给金融机构进行获利。
官网显示,信用算力累计注册用户6000万,日均借款申请笔数50万次。
另根据七麦数据不完全统计,信用算力旗下借点钱APP在小米、华为、VIVO、OPPO、应用宝等渠道的累计下载量超1亿次。其中,仅VIVO渠道的下载量就达4000多万次。
借点钱APP首页现有通通分期、51车信贷、助享分期、好信多、美银房信贷、利美大额贷、趣钱花、小雨点闪贷等推荐的现金贷产品,平均放款金额在1-20万不等。
“借钱页面”则包括国美易卡、携程-借去花、同程借钱、民生助粒贷、白猫贷、信用飞、豆豆钱、提钱花等产品。
除借点钱以外,信用算力还开发运营了快借宝APP。该应用同样是贷款超市,前身是信用360。
镭射财经体验发现,快借宝与借点钱不同,APP没有直接为用户推荐可以申请的贷款平台,而是需要用户提交相关的资料后平台为用户进行匹配。
快借宝客服表示,借款产品以大数据智能匹配为准,可以申请两到三家机构增加贷款成功率。
此外,与快借宝同属信用算力旗下的,还包括信贷帮APP。该应用定位于“信贷经理的移动展业平台”,目前在苹果手机上已无法注册。
以金融科技之名,做助贷业务,信用算力依旧是走toC的老路,靠此前积累的用户流量做贷款生意。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算力还曾与P2P行业扯上关系,直到多年以后P2P行业“雷声滚滚”,信用算力才选择摘去P2P标签。
02
曾与投之家同为盈灿集团旗下子品牌
2020年11月,中国银保监会表示,全国实际运营P2P网贷机构已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完全归零。
P2P行业曾红极一时。伴随巨额风险爆发,出现经营困难、倒闭或跑路的P2P平台越来越多,问题丛生的P2P行业迎来监管层面的整治行动。
不少相关平台,通过做电商、金融理财、互联网保险,或是给自己披上“金融科技”的外衣,做现金贷及贷款超市生意,从而规避行业风险,在洗牌浪潮中存活下来。
根据企查查,信用算力前身是上海融之家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融之家”)。
媒体报道显示,融之家曾是盈灿集团旗下七大子品牌之一,其他子品牌还包括网贷之家、投之家、盈灿资产、盈灿科技、盈灿咨询、蜜蜂数据(云征信)。
2015年6月,时任盈灿集团副总裁、网贷之家CEO石鹏峰向媒体表示,“盈灿集团近期推出的融之家,则是专门针对信用借款服务的垂直搜索平台,帮助有信用的中国人更好的享受借贷服务。”
融之家与P2P行业的分割,始于2018年。
当年6月,投之家宣布获得创业板上市公司珈伟股份母公司4.09亿元B轮融资,直接或间接持有投之家总共55%的股权,获得平台控股权。
当年7月13日,投之家“爆雷”,该平台发布公告称,平台部分债权出现逾期,目前运营团队已经报案,尽可能地帮助投资用户挽回损失。7月14日晚,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发布公告称,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对“深圳投之家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投之家)”涉嫌集资诈骗立案侦查。
根据网贷之家发布的《P2P网贷行业2018年7月月报》,当时正值行业进入了风险集中爆发期,不乏有成交规模较大的平台出现问题。
企查查显示,投之家暴雷前2天,即当年7月11日,盈灿集团总裁、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退出融之家董事名单。当天,融之家更名为信用算力。
来源:《对话网贷人》专访融之家张建梁
在P2P行业暴雷潮中,与盈灿集团分割开来,并告别P2P行业的信用算力,就这样走上贷款超市的道路。
问题在于,随着监管层对消金行业整治行动的深入,原本红红火火的贷款超市,正面临现金贷平台“剧烈出清”的阵痛,一批“714高炮”平台退出,银行系、持牌系消金以及互联网巨头开发的个人贷款产品话语权增大。
在此背景下,贷款超市的客户选择范围变窄,经营利润受到挑战,转型也势在必行。
对于贷款超市来说,解决好现金贷平台客户群减少,与借款用户在层层“套娃”下的质量变差的当下问题,才能摒弃对新鲜时髦概念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