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列夫斯基:小刺猬
演奏者:Kirsten Johnson
索取免费电子版乐谱请加微信(一年内免费):myetude
已加过我微信的小伙伴们,拜托请勿再重复添加啦,直接私信我就好!
▼
突然发现…貌似好久都没正儿八经写过教学文章了,一直都在介绍好听的曲子而已!
恰好上周给学生布置了一首《小刺猬》,觉得挺有意思的,所以干脆写一写。
曲子选自原苏联作曲家,卡巴列夫斯基为小孩子写的《35首简易小品》(Op.89)里的第8首:Hedgehog,“小刺猬”的意思,也有翻译成小豪猪的。
作品很简单也很短小,全曲才12小节,正常速度弹完也才10多秒钟,先看看乐谱:
虽然只有12小节,但卡巴列夫斯基给小孩子写教学作品,从来都不会无的放矢,总会有练习的目的。
▼
在这首《小刺猬》里,作曲家对学生提出了三个训练点:
1. 手腕跳音的训练
2. 手位移动的训练
3. 二度音响的训练
其中前两点是技巧上的训练,第3点则是听觉上的训练。
作品的标题叫“小刺猬”,这个应该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刺猬长什么样子,反正就是超萌超萌哒:
作品的关键,就是那些“刺”了,作曲家为了表现这种“刺”的感觉,用了两个方法:
一方面,用跳音的技巧,而且是非常短促的跳音。乐谱上写了 staccatissimo 的标示,即“非常短的断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音”了。
所以,虽然音符上标了“·”的记号,但实际上,是可以弹成“▼”效果的。
另一方面,在音响上,作曲家在每小节的第一个音,都用了邻音音程,也就是二度音,大二度小二度都有,造成一种听起来“刺耳”的音响效果。
这种紧张、尖锐、刺耳的二度音程,在传统的作品里是很难听到的,但在20世纪的音乐里却比比皆是。
我学生就说,觉得听起来有种“怪怪的感觉”,但恰好这种怪怪的感觉,正是要打开小孩子的耳朵,从一开始,就让他熟悉20世纪钢琴的音响效果。
短促的跳音+刺耳的二度音程,卡巴列夫斯基就是以这两个手段,去表现小刺猬的“刺”了。
▼
另外在技巧上,作品还有一个固定手位移动的练习。
我们可以从乐谱上看到,每小节手指的音程都相隔三度,也就是说,手指的位置是固定着,每指负责一键的。
需要注意的是,每小节音的位置都不一样,所以就是每个手指负责一个琴键,但由于每小节音的变化,手腕的位置也跟着左右移动了。
这也是作曲家想要的技术训练之一。
最后,这个作品虽然很短,却包含了 p、mf、f 三种不同的力度层次。
特别是最后4小节,从 p 开始渐强,最后到 f 结束,可以让学生以每小节为单位渐强,做出不同的力度层次:
最后的 f 力度的三个音,一定要注意触键的音色,不能一看到 f 就九阴白骨抓往上提起,再半空落下连续嘭嘭嘭三下重锤,很多学生都会这样,请记住即使 f 的力度,仍然要保持优美的音色。
虽然卡巴列夫斯基这首《小刺猬》像个小豆丁一样,短小到毫不起眼,但我觉得给初学的学生弹弹,还是挺好玩的!
▼
乐谱在上音社出版的《钢琴经典必弹》第1册里有:
如果想要全本卡巴列夫斯基《35首简易小品》(Op.89)的,不妨选择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卡巴列夫斯基初中级钢琴曲集》,里面包括了他好几部为小孩子写的作品。
反正…我觉得卡巴列这老兄写的儿童作品,还是非常优秀,很值得一弹滴!
其它推荐deep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