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快报】山一大附属省立医院开展首例经导管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

前沿快报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宋尚明教授团队成功为一位长程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实施了经导管Marshall静脉无水酒精化学消融术。这是省立医院首次实施此项新技术,目前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医院开展了该项新技术。

本次患者是一名65岁的老年女性,持续性房颤2年余,心室率很快,稍加活动即可引起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入院行心脏B超后显示,患者左房5.1厘米。房颤中心宋尚明主任带领团队开展了多次讨论,认为该患者房颤持续时间很长,且左房非常大,单纯肺静脉隔离效果差,需要行二尖瓣峡部、三尖瓣峡部及左房顶部线性消融以增加成功率,但患者左房CTA示二尖瓣峡部很长,由于Marshall 韧带参与外膜传导,传统内膜消融很难达到完全阻滞,而不完全阻滞会增加术后二尖瓣峡部依赖房扑的发生率,但是长时间的消融又会增加手术风险。宋尚明教授团队反复讨论后得出结论,对患者而言,Marshall 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联合经典房颤2C3L术式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案。宋尚明教授带领专家团队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并成功为患者实施了手术。

手术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行Marshall 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经下腔静脉将造影导管送至冠状窦内行选择性造影可见Marshall 静脉显影(图A,箭头处);沿导丝将OTW球囊送入Marshall 静脉内,扩张封堵后经中心腔将无水酒精注Marshall 静脉内,Marshall 静脉处心肌染色,提示造成二尖瓣峡部附近心房肌坏死(图A,箭头处)。

第二步行经典房颤消融“2C3L”术。经过Marshall 静脉化学消融,持续性房颤线性消融最难做的二尖瓣峡部消融变得异常简单,几个点即实现阻滞(见下图)。术中患者即恢复窦性心律。经过2小时的密切配合,成功完成手术,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生活质量极大改善。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房颤患者已经超过800万,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65岁以上人群房颤的发病率高达9%。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及心血管死亡的机率会明显增加,且致残、致死率极高,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目前射频消融已成为部分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但持续性心房颤动因复发率较高、消融难度大,是房颤消融领域的最大难点,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射频能量对于Marshall韧带等心外膜结构的干预不充分、不彻底。
Marshall 韧带是胚胎时期左主静脉退化残留的遗迹,它不仅是连接冠状窦与左房的心外膜通道,同时含有传导肌束、自主神经纤维等,在房性心律失常,如房颤、房扑等的触发和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因其位于心外膜,且周围被脂肪垫等结构包裹,经心内膜途径的导管消融难度极高。
传统Marshall 韧带消融是通过开胸或者穿刺心包腔的途径,但这两种方法创伤大,并发症风险高。经导管途径进行Marshall静脉的无水酒精化学消融是房颤消融领域一个重大的技术创新,融合了电生理和冠脉的手法和技术,不仅可以免去外科手术或者穿刺心包的风险,而且会毁损Marshall静脉及其分支支配区域的所有心房肌,效果远胜外科手术或者穿刺心包途径消融Marshall韧带。

宋尚明教授介绍,今年ACC2020/WCC网络会议上发布的第一项针对Marshall 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VENUS研究,首次证实了Marshall 静脉无水乙醇化学消融可改善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效果,能够显著减少房颤/房速的复发,降低房颤复发及再次消融的可能。通过这项技术,有望使持续性房颤、左房房扑和复发性房颤消融的无事件生存率在目前基础上提高15%,为房颤经导管消融“到不了,消不透”的情况提供了一项创新性技术,极大提高了消融效率。Marshall酒精消融治疗房颤相对安全,患者耐受性较好,随着技术的熟练,有效避免导管消融不彻底或者消融过度引发的心脏穿孔,减少导管消融的手术并发症。

目前Marshall静脉酒精消融在国内尚在开展初期,省立医院首例Marshall静脉的酒精消融成功,代表着医院房颤中心持续性房颤的综合导管消融技术上了新的台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以为山东广大的房颤、房扑等复杂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来源

山东省立医院官方订阅号

编辑

王宇  张胜杰

发布
张胜杰
值班主编
郝金刚

主任

聂庆喜

审核

王汝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