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与自己的内在联结,抵达生命的本质
作为全世界占比只有20%的投射者类型的个人,面对这世界大多数宛如刁民的生产者,笔者曾深深地体验到了苦涩的滋味。投射者类型的人具有布局的能力以及高瞻远瞩的预见能力,而大部分的生产者们通常“听不懂”、不接纳他们所提出的珍贵的真知灼见,所以他们常常会有一种不被理解的苦涩感。
笔者属于具有灵性和创造性天赋的个体,注重独立人格与强大的精神内核,思想较为超前,不依循约定俗成的框架来思索,而是找出全新的洞见;而母亲以及周围的人都特别看重中国传统的人情伦理纲常。有时候我不禁感慨,这个世间对人的定义和标签实在太多了,每一种标签都好像有一条既定的标准,一旦脱离那个所谓的标准,人们便会对你指指点点,把你当成异类。可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也没有所谓的好坏或是正确与否的路,只有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才是去向。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在不一样的道路上,大道朝天,各走一边,这才是生活本该有的样子。
在笔者的天赋通道中有一条困顿挣扎通道,经常因人生的意义而陷入困顿,但也许正因为经历过这些困顿挣扎的体验才会渐悟,这其中也印证了困顿与悟性的关系,是一种超越自我,一次身心的洗礼,逐渐找回了本体的原动力,妙在其中,难以尽言。
当一个人开始踏上觉醒的旅程时,不免会有一种“不入流”的感觉。哲学家向来朋友都是不多的,他们更喜欢独处,这并没有好或是不好,孤独里面有种生命本质的美丽,他们耐得住寂寞,欣赏孤独,玩味孤独,让思想在孤独中得以飞跃、升华。很多人会将独处误解为“不合群”,而独处并非是完全不和人接触,而是面对自己,以自身面对内心。我主动选择独处,深入地与自己的内在连接,真正与自己在一起,从而享受独处。
人们的脑中经常会有这样一个认知误区:一段时间不与人交往就感觉与社会隔离了。其实这并不冲突,冲突的是人们头脑中的认知。如果一个人真正与自己在一起,是基本不存在这种感受的。而大多数人既没有深入地与自己连接,又不敢离开表层社会,才会感觉不保持以往的社会交际互动是不是有问题。没有人真正的离开这个世界,只不过是交往圈子的大小,活跃度多寡罢了。人与社会的互动应该是由自己把握的,由自己的生活需要决定;与社会保持多密的交往,取决于个人需要,而非标准答案,如果认为要保持某种活络,那可能在改变交际方式时会有不习惯。普遍的人与内在连接不够,自己呆不住,离不开社交网络,而其实,人不能离开自己太久,灵魂游离太久会成伤,内心没得到关注,抑郁痛苦就来了。原本是没有痛苦的,只是很多人无法凝聚注意力在自己身上,他们常常忽视内心的呼喊“别忙别的了,回来看看我吧,我生病了”,对于被外在世界拉跑太远的人,只有聆听内心在呼喊痛苦,才能重新把注意力凝聚回来。
世界并不在外面,而在自己的内心,很多人回到内心感觉被世界抛弃了,那是自身就有被抛弃感;感觉孤独无聊,说明灵魂无趣,不会创造乐趣。内在越聚焦越有能量,灵魂也就越有质感。以内心为主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毕竟人离开源头太久了,回去的路也就不那么好走,但是很多人来到这世上走一遭,不以自己为主,而总是忙乎一些表面的事情,也难怪常常空虚无聊。
任何社会的主流宗教、家庭、个人,甚至是自己制定的信仰系统,如果无法积极展现自然的真理,都应该加以拒绝;如果一个系统无法让你展现自己的真理,无法透过该系统扩张意识,或是否认其他哲学或系统的正当性,都应该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