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卖房过冬,折射行业满地冰冻

【原创】

上市券商卖房过冬,折射行业满地冰冻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12月15日,华西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成都雄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联建的华西证券总部办公楼B区项目已于2018年11月29日竣工验收,华西证券拟将权属项下B区项目部分房产通过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分批公开挂牌出售。这些房产评估价值约8.17亿元,挂牌价格不低于评估值。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各方广泛关注。要知道,这已是近一个半月以来,第三家准备出售旗下房产的上市券商。此前,中原证券和国元证券已先后发布了出售房产的公告。三家券商出售的房产,评估值合计已高达9.36亿元。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在年底出售房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一些主业不力、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特别是ST公司,在年底到来时,为了扮靓业绩,也为了防止戴星或者退市,纷纷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弥补亏损、增加利润,有的甚至连续多年通过这样的方式“混日子”。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凡是需要依靠出售资产扮靓业绩和“混日子”的公司,大多是一些小企业、小公司,象券商这种在很多人眼里“高大上”的公司,则很少出现过这种现象。

所以,当三家券商先后发布出售资产的公告后,很难不让人感到吃惊、感到难以想象。尤其是华西证券,竟然将刚刚竣工的房产出售,更是令人意想不到。这是否意味着,券商是否也不再是光鲜靓丽的象征,券商肥沃而春暖花开的土地上,也开始贫瘠,并面临寒冬考验。

据悉,按照相关券商发布的公布,出售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补血”和优化资产结构。所谓“补血”,无非是补充流动资金和周转资金。那么,为什么券商也会沦落到资金紧张的地步呢?要知道,这些年来,券商都积累了大量财富。特别是前些年市场相对较好的时候,更是日进斗金,且通过融资融券、理财等获得了大量收益,如2015年的股市暴涨暴跌期间,券商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前几年的虚假辉煌,终究掩盖不了市场低迷带来的业绩下滑,以及投资决策畸形带来的资产结构扭曲。从企业内部来看,日子好过时就大量购买和置办房产,让多数资金都转化成以房产为主的资产,能够流动的资金比例越来越低。如果市场保持平稳,收入增长稳定,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市场持续低迷,且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成交量也长期处于“地量”,融资融券等规模很小,收入大幅减少了,过度投资房产的问题也就暴露了,矛盾开始暴发了。要知道,过去给券商带来很多收益的理财,也受到了政策的严厉控制,收益大幅下降,也给原本就已经资产结构严重扭曲的券商带来很大的压力,还怎么可能不出现资金紧张的问题呢?如果再出现诸如质押风险这样的问题,券商不只是资金紧张,还有可能出现风险,必须通过加快资产出售来满足资金运转需要。

从企业外部情况来看,今年以来,市场不仅持续低迷,而且出现了持续下跌的现象,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越来越低,参与市场投资的力度也越来越小。沪深两市每天的成交量,都在1000多亿,有时还跌破1000亿。这样的成交量,显然对券商来说,是一种灾难。一些给上市企业提供质押的券商,也在市场低迷和下跌中,出现了质押风险,也让券商面临较大风险。如果不能及时化解,也会给券商的安全带来很大压力。这也意味着,券商已经真的进入行业“寒冬”期,出售资产,只是券商行业的一种表现。如果市场继续低迷下去,更大的风险还在等待着券商。因为,质押风险、流动资金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都会困扰着券商,让券商日子越来越难过。

所以,前些年过度投资房产的券商,确实面临着很大的资金压力,特别是原本实力就不是很强的中小型券商,也就象那些资产质量不好、效益不佳的小型上市公司,特别是ST公司一样,需要依靠出售房产来过日子了。按照上市券商披露的信息,所有券商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实力较强的券商,辅导上市等业务较好的券商,前些年购买资产力度不是很大的券商,或许还不需要通过出售资产来度日。其他的券商,都有可能出现出售资产现象。

对券商来说,也到了需要优化资产结构、减少固定资产战胜的时候了。保持企业流动资金的合理性,才能确保企业不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券商实力再强,也经不住过度投资,经不住市场持续低迷,经不住收益大幅下降。防风险,也成了券商必须充分考虑的一个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