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明妃传》服饰的历史解析:允贤篇(女主角)

(所有“原创”文章谢绝转载,授权请微博私信@春梅狐狸)

一般古装剧我都不写这类服饰全解,但是由于《女医·明妃传》的服装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现在民间仿明服饰制作的镜像(直接写本尊估计就要骂我了,那我写镜像曲线救国啰),所以写得详尽些。
由于篇幅较长,按角色暂分为3篇,如有增加另行补上。
特别说明:本文对任何“汉服”不具备指导意义,所有名词如有“汉服”雷同纯属巧合,若有疑问未能在本文得到符合预期的答复,不要怀疑,就是因为我不想理会!
允贤(刘诗诗)造型:裙子篇
△ 《女医·明妃传》剧中造型
△ Q商家2010年作品
除了配色,其他还真就学得八九不离十啊!裙子上的绣花题材及布局、衣服上的绣花布局,还有裙子打折方式、衣服版型,怀疑直接买过一件吧。然而,这个真心只是这个商家的设计作品,意思就是这样的装饰方式不是什么历史灵感、或者行业通则,就是这个商家自己想出来的。时隔三四年后,设计师不要告诉我,你跟人家想得一模一样啊!
还有下图这种装饰方式的裙子,简直是时间通过网络给设计师下了一个“圈套”啊!
△ 《女医·明妃传》剧中造型
△ M商家2007-2008年作品
这种在裙子中偏下部位用绣花、拼接等方式装饰成横条的形式早期很常见,也算是上图商家脑洞后带起的风潮。但是现在经过不懈科普与纠错,已经没有人做这种装饰方式的裙子了。可能设计师在收集资料的时候,这种裙子还是“流行款”,没想到上映的时候早已作古成为“过去的错误”。
明代裙子上的装饰一般被称为“襕”,由于明朝长达近三百年,所以整个明朝的裙子装饰流行是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就本剧发生的时代背景来说,正流行交领斜襟短衣+双襕长裙。
△ 图自《真武灵应图册》
△ 上图中“裙襕”的放大图,留意裙子底部也有很窄的横襕
扩展阅读:《浅谈明代马面裙裙襕装饰发展:从双襕裙的流行到清代风格的开启 | 旧文重发
此时的衣服很短,最短可以只有50多厘米,而双襕的是膝襕较粗而底襕较细。
△ 宁靖王夫人墓 龟背卐字绢绵女衣。衣长64.5厘米,通袖长206厘米
△ 宁靖王夫人墓  八宝团凤云襕裙。长87厘米
当然,没有双襕的裙子也是有的。(我真的很怕那些脑容量小到觉得别人没提到的东西就是别人主张不存在的有罪推论)
△ 图自《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 宁靖王夫人墓 折枝团花纹缎裙。长78厘米
而本段一开始说的那种底部呈现散点状分布的裙子,也有,不过形式会更接近宽宽的底襕。
△ 左:白罗绣花裙;右:明代桃红纱地彩绣云蟒裙
由于整体明代上衣流行趋势是逐渐变长,衣裙的流行是相互的,一旦衣长“逼近”双襕裙中的膝襕,只有底襕的裙子才成为流行。所以这种宽底襕的裙子是明代晚期的,不仅不属于这部电视剧的年代,更不应该拿来搭配明代中期的短衣。
明代还是那个明代,但是人家也是有快三百岁的年纪啊,明代晚期的人看到明代中期的人也是会吓一跳的。任何朝代的服装都不应该给“内部穿越”找借口,这也是错误的。
允贤(刘诗诗)造型:上衣篇
说到裙子的时候其实大概说了下上衣。其实我看到下图这个海报的时候,还是由衷想给做衣服的人点个大拇哥啊!因为我认识的大多数做仿制明代服饰的,可能做工和细节还没这部电视剧(抄得)好!
留意看这件方领衣服上肩部靠近脖子的这条缝合线,服装设计师竟然没有因为不理解这条线是干什么的而省略!(可能是出于不明觉厉的感受而保留的吧)
换张图可能看得更仔细。
这种方领上衣的特殊剪裁方式出自于明代定陵(万历皇帝和她老婆们的坟头)出土服饰。之所以说它很特殊,是因为从考古报告看,这类服饰竟然在肩膀处打了两个活褶!!!
△ 图自《定陵》
这完全是颠覆一般人对古代服饰的认知,说好的平面剪裁呢?所以肩膀这里,也就完全不应该像本剧这样缝死的。
△ 网友泽桑雍楠2010年根据定陵仿制的作品,注意肩部的阴影
穿着效果可能也会令人感到有一点点诧异。
△ Y商家2011年作品,注意肩部的褶皱
并且,这件方领里面是不应该搭配交领的,因为整个定陵就没有出土交领女装,而且当时的明代女装比较时髦的是立领服饰,连流行相对滞后的宫中都没有了交领,出土全是各种领式的对襟服饰。
另外,还有两个比较大而明显的问题。
定陵出土的全不是短衣,衣长都在70厘米左右,之前我们说明中期的短衣可以短到50多厘米。70厘米的衣服一般女孩穿可以遮住屁股了,只是这些衣服通袖都很长,我们总是容易现在衣服的比例去理解,所以那个线图看起来就像个短衣一样。
△ T商家2012年作品,没有做肩褶的短衣
此外,定陵的衣服的确有前后都缀有方形的补子,由于服饰是对襟的,所以前片是分裂成左右两个的。这些补子往往不是为了品级而存在,而是为了应景!七夕节,补子上图案就是牛郎织女;清明节,补子图案是荡秋千;元宵节是灯笼;中秋兔子;重阳菊花……就是这么有情调啊!(重点还是有钱有闲吧)而且,前面这个补子并非把一个方形补子裁成两个,而是在图案设计的时候,就设计成了对称图案。
△ “玉兔万寿”补方领女袄,及补子特写(此为定陵出土品的复制件)
△ 左:秋千仕女经皮面;右:刺绣牛郎织女鹊桥补子
所以,听到很多人吹捧本剧的服饰考据程度,作为一个较真(认真我就赢了)的人,其实更怕这种具有迷惑性的错误,因为将会有更多人去效仿错误,并且当作绝对正确的东西。许多人所谓的本剧已经“进步”的宽容论调,助长了这种错误。如果正确答案是“1”,那么“2”或“20”都是错误的,“2”没有任何立场得到赞扬。本剧若要扒细节,感觉光这一件本文稿费都可以够我吃一年了(放心,我不会这么对小编的)。最后强调一遍,这是定陵(万历)的东西,离本剧差着几辈可以算算。
另外一种上衣是下面这种交领衣加对襟短袖的衣服——
△ 《女医·明妃传》剧中造型
说实话看上图我以为我在看刘诗诗的三部不同的电视剧,因为这三件看起来不在一个次元里啊!起码,它们不像是一个设计师在同一部电视剧里应该有的发挥,并且审美趣味也相差很远,不过也足以说明这部剧的服装设计是一个拼盘(说实话,现在好多古装剧都是这个毛病,不信大家回去看看良心剧《琅琊榜》里的人,其实他们人物的造型也不再一个次元里)
左边那个,直接有蓝本。
△ 左:明代容像;右:2013年初风靡一时的“中国女性时装演变史图示”
扩展阅读:《扒一下近期风传的“中国女性时装演变史图示”》(本文为彩蛋请回复“越南插画”获取)
看吧,连配色都没怎么改吧。至此,本剧已经集合了我大明朝早中晚期的所有女装!宽大的交领短衣,配以对襟半袖,下穿褶裙,中国丝绸博物馆有类似藏品。
△ 图自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间的那张图的服饰看起来就是不甘于寡淡,非得在领子边作点东西才甘心的模样。花边我们不约!我们不约啊!明代除了像“眉子”的特别存在,一般都是与衣身相似的面料,不会特别装饰领子的(有钱人都把钱砸在衣服面料上,穷人才在领子这种一亩三分地上动脑筋呢)
△ 《女医·明妃传》剧中造型
类似的还有这个!(茶具还真是悲剧啊!)
△ 《女医·明妃传》剧中造型
仅有的经费都绣在了显眼处——领子和袖口,其他地方都不舍得多放一点,还不如就素色呢!我真的以为这种穷(划掉)病只有韩服才有呢!
△ 韩服
最后那件艳丽的绣花,感觉才是设计师的真实审美,后面会扒到,在所有他可以发挥脑洞的地方,他都加上了这种俗气(划掉)鲜艳的绣花。我一度以为这部戏和《国色天香》、《活色生香》、《倾城雪》是不是同一个设计师,后来才明白……大家只是英雄所见略同吧了,咳咳(PS:有人提到的确有设计师重叠)
允贤(刘诗诗)造型:长衣和外套篇
△ 《女医·明妃传》剧中造型
又一件会令爱好古装的人感到十分眼熟的装束,只是剧中使用了绣花,而明代一般喜欢使用织成料,比如我们熟悉的云锦,花纹都是织成的,并非绣花(织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织的花纹是在织布过程中就形成了,绣则是在已经成型的面料上加工的工艺)。相较而言清代才更喜欢绣花。
△ 左、中:某商家2011年作品;右:图自董进著《Q版大明衣冠图志》
乍看花纹布局很像,但是明代这类装饰都是过肩的,显然设计师自作聪明地省略了。留意下图的袖子上也有花纹,这种组合一般会被称为云肩(胸前和肩上部分,前后对称)通袖(贯穿袖子的横襕)膝襕(前面裙子篇也有提到,衣服下半部分的横襕),是非常典型的明代服饰装饰,一般所用纹样题材都较为祥瑞尊贵,并非普普通通的人在随随便便场合就能穿的。
△ 绿罗织金凤女袍,图自《斯文在兹 孔府旧藏服饰》
这种圆领袍一般在里面搭配交领,但是女装立领服饰从流行到普及,直至最后成为了女装领式中的主要,所以圆领袍中也开始采用立领服饰。但是这个转变大约要到明朝后期才会发生,到了清代由于“男从女不从”所以汉人命妇基本是在明代服饰基础上发展,圆领袍中也就都是立领。
△ 左:清 一品夫人方母吴大夫人容像,右:明 中山孺人汪氏容像,图自《徽州容像艺术》
明代立领与现在我们所见的旗袍、唐装都有所不同,并且立领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汉人女性的标志性领式。这种立领高而方,使用金属子母扣,由于领子较高而扣子又非处于顶端,所以在部分容像里就呈现如翻领般的开口模样。
△ 不同开口形态的立领
所以立领在正常状态是闭合,而非一定要去拗那个开口,开口应该是服饰穿着下的自然状态(毕竟面料是软的而人是活的),并不是刻意强调下的结果。上图最后那幅开口特别大,可以看出来她比左、中少了一颗扣子。
△ 《女医·明妃传》剧中造型
但是由于设计师模仿的那商家特意做了一个刻意的造型,于是设计师也跟着学来了,所以这一套整体都是一个小和尚念经只动了嘴而没过心的结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