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传统服饰盛宴:“国丝汉服节”为何备受争议?
也许的确该说一说,这次“国丝汉服节”里的是是非非了~
❤❤❤
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正式简称定为了“国丝馆”,于是举办的活动也就叫作了“国丝汉服节”。
这却不是名字上的唯一问题,许多人的担忧恐怕更多来自于后面几个字——“汉服节”,毕竟在以往与汉服有关的大型活动里,我们所见到的是各种不仅奇装异服而且还衣冠不整的人。“汉服”这个仅存在十几年的新兴概念不如汉服爱好者们所向往的韩服、和服那样拥有稳定的体系与趋同的审美,反而成了一个容纳各种奇形怪状的圈子。
▲
西塘汉服周上的街拍
一面是汉服爱好者们受到了博物馆方面肯定的狂欢,另一面却是很多人散发的深深担忧。
其实两边都不必在活动还没开始前便有任何确定性的想法,因为经过与丝博的沟通,以下几点是可以确定的——
1,“此处汉服泛指中国传统服饰”,这句被写在《“国丝汉服节”招贤令》开头的备注让许多人都忽略了;
2,活动中有定点讲解,包括宋代服饰、明代服饰、宋锦织机、老官山织机、南京长干寺出土宋代丝织品,这部分是一般汉服活动所不会有的专业性的古代服饰、古代纺织科技的内容;
▲
“曾住长干里:大报恩寺出土宋代丝绸”展览
▲
复原的老官山织机
3,还有宋明服饰主题的专业讲座,目前据说会有孙机大神哦!
4,为了这次活动,国丝馆还专门安排了文物鉴赏活动,让爱好者们近距离鉴赏馆藏宋明服装,并了解修复、复制工作(这个之前本号也介绍过了《谁在丝博修文物:博物馆们是怎么修复古代服饰的? | 旁听服饰史》),不过这个活动会有人数限制,有意向的留意一下官方报名方式。
——以上都是我个人觉得是中国丝绸博物馆为“国丝汉服节”所赋予的不同于以往汉服活动的地方,也是作为专题博物馆在服饰、织物的专业性上作出的努力。
❤❤❤
除了“国丝汉服节”这个名字让许多人产生了望文生义的偏差以外,在3月13日中国丝绸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发出召集之前,汉服圈内已经流传的风声让很多人误以为这是汉服圈内某个小团体主办或垄断的活动,也是让“国丝汉服节”饱受争议的原因。
中国丝绸博物馆主办这个活动之初,由于缺乏了解汉服圈的工作人员,便把联络工作交给了作为讲解员的小谢(网名),这从工作安排的角度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尽管小谢在很多熟悉或身处汉服圈的人看来,正是属于汉服圈内某个小团体,不过如能公私分明倒也没有什么。
然而,在3月6日或更早,许多汉服圈的人就已经得到了中国丝绸博物馆要举办汉服活动的消息,活动内容、邀请嘉宾都写得十分肯定。这则消息的措辞也是十分像一则正式的公告。
▲
3月6日我看到的某个消息的截图
▲
无XX和梅XX正是这个汉服小团体里的领头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种没有官方发布的活动就已经走漏消息,并且传播的消息里还有与相关工作人员有利害关系的人参与,这便是忌讳中的忌讳。
我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加汉服相关的群了,如果我都可以知道的消息,那差不多就是圈内人尽皆知了。当时因为没有任何官方信息,所以我仅从我年前去丝博见到赵丰馆长时得到的部分消息的角度作出了解释。但是我的解释,也仅是我的理解,也仅限我所在群的范围。
▲
3月6日当天我在群内的解释
后来,官方发布消息之后,原来的疑云散去了一部分。
但是其后因为《汉服/古装商家质量报告 | 无聊的315特辑》一文招致了“上榜”商家对我的侮辱,我在微博上也就揭露了更多这位商家的做工和性价比问题,这位商家一些买家也一同参与维权活动。在揭露这位商家的过程中,发生了上面提到的小谢所在的这个汉服小团体成员为了压制这位商家的负面内容而造谣污蔑买家的事情,于是就索性揭露了部分汉服商家与汉服小团体之间私相授受的问题。
▲
被这个汉服小团体误伤的路人,她点名的无XX就是上面出现过的网传邀请名单成员
▲
这个汉服小团体还肆意注册马甲攻击诬蔑我
(这张截图里自己暴露了小团体与汉服商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如果说以上只算是汉服圈内最日常上演的腌臜事,但是后来发生的事儿却把中国丝绸博物馆拖下了水——可能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能耐,也可能是为了展现自己被相关组织肯定的资历,这个汉服小团体成员又开始宣扬自己与“国丝汉服节”的关系了……
这次由于“国丝汉服节”已经更加广为人知了,所以受到的影响也就牵连更广,甚至有人跑到我的微博来问我。挂一漏万,我立马感觉到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于是立马告知了丝博工作人员这件事,希望他们可以从官方层面澄清这个误会,不要让谣传继续扩大。
▲
微博上别人问我的截图
▲
丝博官方微博的澄清
▲
小谢微博的澄清
但是,往一杯清水里滴一滴墨水就足以变成墨水,而一杯墨水的净化却要难上许多。
此后,我和一些爱好者也作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正本清源”工作。
两次发生一样的问题,无论是无心还是有意,都是工作人员并没有将网络爱好的抱团行为和自己现实工作的职业责任分清楚,但是最令人可惜的还是负面的结果最后却是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来承担的。说白了,你只是在博物馆工作,你的优势你的荣誉与博物馆这个工作单位紧紧相关,没有了这些不仅是旁人看不上,就连所在的这些汉服小团体也会对你有不同的看待,这便是赤裸裸的“人情世故”。
事后我和一些朋友们也私下有讨论到这件事,都觉得这个小谢有负于她接手的这个项目。撇开汉服的种种不说,作为讲解员可以负责对接项目本身便是职业生涯中难得的机遇,并非所有单位都愿意将项目交托给新人负责。而且话一旦以“小道”的方式往外捅,便再也难以控制其方向了。尤其汉服爱好者以我的认知,本身就对于信息缺乏主动的鉴别能力。
❤❤❤
最后就是很多人担忧的汉服商家参与的问题。
由于官方发布和最后截止的时间较为匆忙,除非有现成的作品,基本是难以报名。就像《以沈从文的名义:这场服饰史学界最强阵容的论坛到底值不值得参加?》里谈到过的那个论坛,爱好者没有时间和钱和精力,有这些人往往是商家。而且存在于网络的爱好者并不乐意走向现实,愿意在网络上发表的人也偏向腼腆,但是商家更有动机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这是一个很难打破的怪圈,所以其实官方在召集令上加了不少限制条件,尽管部分条件一看就是那个汉服小团体的主张,如直接明确提到了“两片裙”这件事。
更重要的是,中国丝绸博物馆始终是以爱好者个人或团团队去看待参与者的,而非商家或汉服小团体。尽管在汉服圈内因为前面提到的“小道”被谣传变了味,但是官方始终是坚持初心的。
第一次举办活动,中国丝绸博物馆就像许多举办活动的组织一样,面临着报名参与的数量不多、选择余地不大的问题,也是上面提到的怪圈导致的。
但这也是整个“国丝汉服节”专业性活动以外的部分而已,如果能抓住专业性的部分,爱好者的部分相信也会越来越好的。
❤❤❤
人总是很难做一件事,尤其这件事与一些本就多妖风的圈子有关。
很多我在丝博群里认识的人都向我表示,不想见到那些奇形怪状的场面,所以更不想去参加“国丝汉服节”。也有人问我会不会去?
我说,我受邀有一个10分钟的小演讲,尽管从一开始的半小时到15分钟再到10分钟,感觉到自己拟定的题目已经没什么可说了,而且是和很多“汉服活动家”一起讲,我心里也有很多微词啊,但是还是会去。一方面我最近在看织机的内容,想再去丝博看一下织机实物,尤其是提到的老官山织机,我很有兴趣,另一方面是,有公众号以来,我学会了发声,否则此消彼长,世界只会越来越令人感到痛苦。
为了一开始30分钟的演讲,我和朋友们商量了很久,说什么好呢?最后定了一个服饰史与丝绸史相结合的主题,尽管最后的10分钟还考虑到受众的接受能力,不晓得能不能顺利开完一个头,但是我很喜欢大家群策群力帮我想出来的这个主题,讲不完的部分我在公众号里补充就行了呀!
只要你是真的喜爱、只要你是真的想去做那件事,我们都会手拉手达到心里的那个彼岸的!多一点信心吧,也许“国丝汉服节”可以帮助我们从服饰史的角度、从丝绸史的角度重新定义“汉服”!
❤❤❤
相关知识点重温:
最近的文章:
-
❤ 春梅狐狸@传统服饰 ❤
脸着地的藏狐,故纸堆里的服饰爱好者
[ 百度百科TA说特邀科普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