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好文来如对月,有奇画品胜观花
09月21日 06:00
每年的中秋时节,对于国人来说,
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个重要性等同于春节的节日,
承载与寄托了我们这个民族太多的情愫。
当人们抬头仰望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时,
内心的悸动总是难以平静。
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眷念,
对爱人的依恋……
无数种思绪在这清浅的夜晚,
伴着柔柔的秋风,静静的流淌着……
中秋节对于古人也同样有着特殊的意义。
把酒赏月,抚琴赋诗,
成为这一天文人墨客的标准运动。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
今天的人们,
只能从文字与图像的时空里,
去寻找先民生活的丝丝痕迹。
南宋 马远的《月下把杯图》册
本文介绍的是收藏于天津博物馆,
南宋画家马远的《月下把杯图》。
就让我们在这圆月中秋,
一同感受古人的那份诗意与悠然吧。
《月下把杯图》描绘的是十五中秋美景之夜,
一轮圆月高挂空中,照的天地是那么的明亮。
在美月美景下,恰逢远方多年不见的好友来访,
这让刚刚还在睹物思友的主人家中,
立即增添了极大的精神欢乐。
正所谓“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观花”。
画面中的主人,
体态轻盈,举止文雅,面如春风,
手中把杯迎友,显得是那么的亲密愉快。
旁有四童仆,一侍立待呼,一侍果备用,
另一侍酒小童,
正回望另一侍琴上台阶的半隐文童。
整幅画面虽只写主仆六人,
然内含笔墨神态各异,颇具生动真趣。
月下空旷的山林幽雅静谧,
然而月色中,依旧挡不住良辰和美酒。
马远的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以简为胜。
他只靠描绘山景一角,便可气象万千。
这种构图形式在中国绘画史上别具一格。
后人称之为“马一角”。
此件《月下把杯图》虽只一开册页,
然画面“小中见大”,笔墨颇见生动精逸之境。
构图看似平夷,实则“平中生险”,
尽显山涧深峻幽险之气。
马远把重点描绘的山石、
树木等景物安排在约占小半个画面的斜右下部,
以浓墨钩勒树木、翠竹、篱笆、山石等,
而与占大半个画面的远山、
天空形成浓与淡、实与虚的对比,
这即使圆形构图中的景物显得平稳安定,
又富于变化。这正是他艺术手法高明独到之处。
在用笔上,马远将山石扩大了斧劈凌厉的皴法,
又以勾线之笔将山石润染的色墨交融,
轻快直扫的用笔,以及棱角分明的点苔勾线,
让人深感笔墨墨色淋漓般的畅快。
人物的用线上虽然只是简单的几笔,
但线条但疏密用的特别好,
将人物勾描得自然生动;
此画的楷书诗句题跋:
“相逢幸遇佳节时,月下花前且把杯”,
是宋宁宗皇后杨氏(杨妹子)亲书,
故而就显得十分珍贵。
而左侧所题诗句:
“人能无著便无愁,万境相侵一笑休。
岂但中秋堪宴赏,凉天佳月即中秋。”
更是为画面增添了无穷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