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写作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称之为写作?平时突发奇想写下一些文字能算写作吗?写几句对生活的感悟算是写作吗?我觉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我最近一直想要写一些东西,一是因为作为教研员的身份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写作功底,二是因为我们郭学谦主任的不断鼓励,三是因为自己心有不甘。其实,我一直以来都有写作的想法,但却一直被种种借口和理由冲淡,偶然提起了笔,可往往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常常想写,常常写不下去,内心对写作的恐惧感就开始升腾,到最害怕的时候,竟然觉得文字不再美好,不再熟悉。我虽然听了很多次郭学谦老师作的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报告,也看过很多人写的优美又动情的文字,但一到提笔,就没有了感想,思索其中的原因,觉得还是读书太少又缺乏思考。这种恐惧感,大概是头脑中的荒芜所致。9月13日,我们的教研大讲堂开讲了。讲堂的第一课由郭学谦老师为我们讲《写作,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个题目其实在最开始定题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当我一开始知道题目是《在讲写作的时候,我们在讲什么?》,心里满是欢喜,因为从题目中听到的恰恰是我想要学习的,我正想搞清楚写作是怎么回事,这节课就如雪中送碳一样的来了,所以我对这节课充满了起来。郭老师的课用了40多页的课件,这让我看到的是他的敬业和用心。我不可错失良机,想把所有的精华都收入囊中。而当正式开讲的时候,题目却变成了《写作,遇见更好的自己》,从题目的变化我猜到了郭老师的意图,他想把看起来冰冷冷的专业写作指导变成对每个聆听者最美好的祝愿:通过写作,来遇见更好的自己;用每个人无论成熟还是青涩、无论专业还是随性的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去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写作,去完成自己生命的绽放。郭老师在课上谈到了在雷村中心小学送教时的一段经历,那些年轻的老师因为写作,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党龙龙校长的带领下,迅速成长出了诸多名师。而党龙龙校长营造书香校园做法,他的“但问耕耘,莫问收获”的坚守,终于创造了师生共同成长的奇迹!郭老师鼓励我们教研员,不要怕困难,从当下开始,试着去表达,无论写的好与坏,长与短,坚持去写,去记录,慢慢的就会发现并创造美好的自己。郭老师说,坚持写作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改变我们的心境,提升我们的境界;写作会锻炼我们的思考力和表达力,无事可写,词不达意、思想浅薄、心态狭隘,这些问题都会在坚持的练笔中得到很好地解决;通过写作,我们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给自己平淡的生活添上一丝精彩,让自己在文字中攫取一些幸福,让自己也可以活成他人眼中的一道风景。文字是生动优美的,而如何能把这些生动优美的文字变成有思想、有感染力的文章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写作绝不是文字的堆砌,一篇文章应该是想要传达一种智慧、一种思考、一种感悟,所以写作的人通常都有一颗勤于思考又善于思考的大脑。郭学谦老师就是个勤思善思又勤写的人。在我眼中,郭老师算是个眼中闪烁着智慧,头脑中迸发着火花的人。在听过他的诸多的讲座中,他的每一场讲座都会有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素材,即使匆忙之中准备的是主题相同的课,他也会讲出不同的味道,他的每堂课上都会有精彩绽放,我相信他的这种旁征博引,驾熟就轻绝不是一日练就的。坚持读书,坚持写作,才能时刻保持思考的头脑、笔耕不辍的可能。他的著作《过往》《你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里面所记录的也并非深奥难以触及的东西,都是他与妻孩生活中、与同事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所以我领悟到。我的写作一定要先从记录开始,无论感悟深浅,先记录下来。而对于专业的的写作,郭学谦老师给我们的指导是要有一定的理论体系,不能随心而论。从自身角色出发,作为教研员,我们的专业写作是以理论为中心的,是要汇集教育教学经验的,对要对教育的有独特而深刻的思考的。我们要做出成绩,在写作中寻找自我,形成自己的品牌,那就必须对自己的专业有深入的研究,要多读书,读专业的书,努力做好本专业的实施者和引领者;要多在一线行走,多进入课堂,努力让自己成为教师成长的助跑者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要多思考,常思考,在思考中擦出思想的火花,要反复的论证,来证实自己的思考是否理性、科学;同时更要有写作的欲望,不要去在乎太多,有想法时先写下来就好,迈开第一步很重要,用心去表达,总会有欣喜,要坚信,那个更好的自己一定会在不远处等着你,坚持做好一件事,那就够了。这是郭学谦老师告诉我们的,也是我自己用心体会的,他的坚持恰恰给我们做了一次实践。而我,也当以他为榜样和同行者,不畏前路艰难,只顾奋力向前,努力在写作中发现自己,并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李宁,白水县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喜欢阅读和写作,梦想在文学的海洋里邂逅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