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逻辑矩阵进行自我分析,2018年你会完成这个小目标(三维树)
在制定好计划之后,按说是该按计划执行吧!可是我却老是在想“如果做完这个之后,就该做下一个了,如果做完下一个之后就该做下下个了。”就是这样,脑子里老是在想着计划,却无法专注于当下的工作。该怎么办?
这就是,很多人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只有苦劳没有功劳的原因。
怎样确保计划百分之百的完成,获得你想要的成果呢?很多网友给出的答案,主要是三步走:划重点,常改进,重复做。
1.划重点:找出工作中的轻重缓急,再决定行动。
2.常改进: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正,不断改善。
3.重复做: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制订一份计划,行动的时候划重点,常改进,重复做,这三步看起来很有道理,也容易执行。可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容易半途而废呢?
这是因为缺乏一个衡量成果的标准,使自己的信念不坚定。比如,怎样“划重点”才能有成果呢?工作的重点,是以领导的指导为主,还是以自己的想法为主?比如学习的重点,是以老师的教学为主,还是以自己的体会为主?往往这样思维摇摆不定的时候,就可能精疲力竭而没有好成绩。
怎么办呢?
完成计划,不用蛮力,而是巧力。
蛮力:是指按照计划,每天咬牙执行,心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巧力:是指集中精力,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最后收获想要的成果。
怎样才能集中精力做正确的事呢?
你无需用计划表管理自己的行为,只需快乐得领导自己的思维。
比如,你想制定一个学职场演讲的计划。你首先要做的,不是急忙去写一个训练的时间表,因为这样是束缚了自己的思维,会很难受;而是先要评估职场演讲的价值,这样你就掌控了行为的主动性。这一微小的思维差异,会使你的内在动力十足。
具体怎么做呢?
学会用逻辑,进行矩阵的思考,在复杂的问题中,找出内在的价值。因为很多事情,自己想做的,就未必能做好;自己能做好的,就未必是最需要的。你只有在最有必要做和最能做好,两者之间达到平衡,你才能轻松的去实现你的计划。
首先你拿出一张A4纸,在纸上画一个2*2的逻辑矩阵,也就是一个“田”字型的四格。
接来下你在左下角添加纵向和横向的两个箭头。纵向箭头代表了“职场演讲”的必要性,横向箭头代表了,学好“职场演讲”的可能性。
最后,是填写数据。
纵向数据:是指学好职场演讲的必要性。主要是人生需求四个方面:可以从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事业),家庭(情感),生活(爱好),交友(交际)等方面去填写。
横向数据:是指学好职场演讲的可能性,也指你要用多大的精力去学好职场演讲。主要是演讲能力的四个方面:说话流畅,写作能力,思维能力,表演技巧。
填好逻辑矩阵后,你就能清楚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最可能做好的是什么?当你明确了自己做计划的价值,你就有了一个自己行动的标准,不会受环境的干扰了。
比如,我在八年前学习职场演讲的时候,我思考的问题是:我这一辈子有没有必要去努力训练演讲?如果我努力学习演讲,我最有可能达到什么程度?所以,我在决定学习职场演讲之前,用逻辑矩阵进行了分析:
我发现,我的人生四大最主要的事情:工作,生活,家庭和交友,就有三件非常有必要学好演讲沟通,如果没有好的演讲沟通能力,这一辈子就可能一事无成。
当时我是三十多岁了,我怀疑自己能不能学好职场演讲呢?我从演讲能力的四个方面来排序,我发现,唯一的优点就是思维能力强,很乐观开朗。而说话的流畅度和写文章的表达力都很一般,而且表演技巧很差。
经过逻辑矩阵分析之后,我能确定,这辈子一定要学好职场演讲。另外来讲,我现在的演讲天赋很差,不会表演,并且语言表达力也很平常。我能做好的,就是在职场演讲的实用领域,比如做一名培训师和销售类的演讲口才比较适合我。
这样,我就对于演讲口才的学习,有了一个清晰的训练思路。去执行计划的时候,你就能用全部的精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