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论证中国从1300年就落后于欧洲,李稻葵是想证明什么?
用中国古代的GDP与同时代的欧洲进行横向比较,一直是比较热的话题。
这种比较方法本身就是比较成问题的。原因很简单,现在所谓的GDP是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交易为统计对象的,而在古代中国,相当一部分是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有些还是物物交易,而不通过货币,所以很难用现代意义上的GDP统计。
经济统计之难,实际上不仅古代很难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即使在技术水平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因为统计口径和方法不同,仍然会造成统计数据的差异。数据造假更是一直存在,难以杜绝,今天中国人对经济数据造假体会尤深。
即便如此,仍然有人乐此不疲的用GDP统计的方法来衡量中国古代的经济规模。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麦迪森的那个估算出来的数据,按照那个数据,中国直到1820年,经济规模都还是世界第一,并没有被欧洲国家超过。
且不说麦迪森这个算法本身不一定合理,即使合理,他能够获得的资料和数据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中国古代在这方面的数据并不完整。也就是说,这种数据来源本身已经很不可靠了,要做出一个可靠的结论,就比较困难。
从这个角度说,李稻葵自称他的团队占有的资料比麦迪森更为充分,统计方法上比麦迪森更为科学,这一点当然没有问题。但前面提到的统计口径的问题依然存在。
1750年中国已经事实上落后,这个结论没问题。感谢大清,感谢伟大的康熙大帝、乾隆大帝,欧洲都从手工业向近代工业发展了,在为工业革命准备条件了,天朝还在想法设法限制人口流动。
但之前的就是胡说了。1300年的时候,意大利在哪儿呢?还是一堆商业城市国家,意大利也就是个地理名词而已,生活水平怎么就比中国高了?
不知道这个研究是怎么算的,如果以1300年的时候算,那么当时是元朝,这个人均得有多大范围,整个元朝(不是蒙古)版图上的都计算在内,来算平均生活水平?
如果就和英国、意大利这种欧洲的经济发达地区比,合适的比较对象也不应当是整个元朝版图,而是长三角,哪怕就是北宋时期的汉族聚居地区,也比用元朝版图比较来得合适。
就算是要按经济结构来算,不要说北宋,就是南宋也甩欧洲N条街。到元朝的时候,虽然有倒退,但是整体上超过欧洲仍然不成问题。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也远超过欧洲。
到1400年的时候,正是明朝洪武到永乐时期,虽然财政收入整体上不高,但经济恢复和发展已经非常充分了。即使没有达到万历时期的水平,但是整体上仍然远比西欧高得多了。
中国和欧洲的发展水平真正拉开差距,也就是明末清初那段时间。之前宋明时期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城市经济和文化也都已经发展起来了,尤其是明朝中后期的长三角,怎么可能比欧洲落后?
在这个意义上,尔湾学派的彭慕兰、王国斌等人以长三角的范围来和西欧作比较,要比现在李稻葵这个团队的研究靠谱多了。
要这么比的话,那么同样的,已今天京沪两地的房价算,城市家庭平均资产规模都已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应该没有问题,是否可以得出今天的中国已经远远超过欧美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结论?这个结论有意义吗?
经济史研究都服从于一定的经济理论和意识形态斗争需要,历来如此。
早期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讨论,是建立在欧洲中心主义的基础上的,即把欧洲尤其是西欧的道路当作普遍性的道路,而且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才被当成是一种失败。
《白银资本》之类的著作过分夸大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实目标是为了解构欧洲中心主义。这是为了间接的论证,西欧的道路并不是唯一正确的,并不是普遍的,中国为中心的贸易体系意味着另一种道路。
尔湾学派以长三角和西欧发达地区做对比,目的是为了把中国为什么没有爆发工业革命的问题转变为西欧为什么爆发了工业革命,从而解构西欧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普遍性,将其还原为一个意外的、独特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再否定资本主义道路的普遍性。
那么,李稻葵和他的团队的研究重新论证,中国从1300年开始,就已落后于中国,目的是什么,重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唯一正确的道路,还是欧洲的道路是人类历史的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