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序跋】曾令琪/白云映初晴 幽鸟逐绿荫——序晗溪《活出向日葵的模样》

西南作家·评论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西南作家》微信公众号

主 办:《西南作家》杂志社

主 编: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14307)

邮 箱675833642@qq.com

要 求:

  1、只接受原创、首发稿。作者文责自负,《西南作家》没有侦探之责,敬请作者留意。作者投稿时,请附上自己的文学创作简介、近期生活照。

  2、作者投稿时,请同时发来以下授权书:

  该作品是我的原创首发,我授权《西南作家》杂志旗下微信公众号独家首发并标原创。有诸如一稿多投、抄袭等问题,由作者承担一切后果。

  3、关于稿酬

  按照常规,本微刊所发文章,暂无稿酬。若有读者打赏,则在系统到位后,赏金如数转给作者

  

附——

  《西南作家》杂志纸刊邮箱:

  xinanzuojiazazhi@qq.com

  《新蕾》杂志纸刊邮箱:

  2903469047@qq.com

白云映初晴 幽鸟逐绿荫

——序晗溪《活出向日葵的模样》

文/曾令琪(四川成都)

   

  

  

                 
  
如今,经济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我们似乎也成了那随波逐流的小舟,不知道明天将会被抛向何处的港湾。君不见,街上灯红了,桌上酒绿了,多少人的文心也淡了。所以,在目前纯文学大大滑坡之下,还能坚持阅读,坚持写作,坚持文眼看世界、文心写性灵,这样的人,最值得敬佩。
我与晗溪从未谋面,但得族兄曾令健之介,阅读晗溪这本《活出向日葵的模样》诗集手稿的时候,不由得肃然起敬,并欣然写下这篇小文。
一、素处以默,惠风荏苒
阅读晗溪这本诗集,最大的感受,是她那种从内到外蕴含的“真”。
文学归根到底是“人学”,真或假,作家自己糊弄不了自己,更糊弄不了读者。对于诗歌,尤其如此。诗人,就应该是真情真性之人。
总难忘却
小时候
那盏深夜不灭的台灯
伴着那张硕大的图板
和专注于设计画图的
您的身影
这是《祝福父亲――写在父亲七十大寿之际》的第一节。人说父爱如山,父亲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和母亲一道,给予我们生命,还在于他在以后的人生长河中,为我们遮风挡雨,扛起生活的重担。身为女儿,父亲在日常生活中肯定有很多值得吟唱的故事,很多值得回忆的细节,但诗人却以对父亲的“童年印象”开篇,这个第一印象就是“那盏深夜不灭的台灯”下的图板和身影。
全诗通过对自己人生成长中的几个阶段对父亲的印象的反复咏叹,将一个完整的父亲形象,展示给广大读者。随着诗人情绪的上扬,“从贫穷到富裕/无论何时何处/只要有您在/我们就知道/天不会塌/地不会崩/”。诗的语言虽然质朴,但化繁为简,满含真情与深情,这样的议论,如画龙点睛之笔,让我们和诗人的情绪同步,逐渐掀向高潮,从而产生较强的感染力。
智利当代著名诗人巴勃鲁·聂鲁达说过:“你的笑比面包重要。”借此造句——诗歌的“真”比写诗本身更重要。什么是真正的诗歌?为写诗而写诗的诗歌是伪诗歌,能打动人的诗歌才是真正的诗歌。
二、具备万物,得其环中
这个集子,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亲情,爱情,友情;人物,风景,山川;家世、国事、天下事;现代、古体、散章;读书、写作、外出旅行;……林林总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诗人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因为是女性,她比男性诗人也就更多了一些细腻。比如“5·12”题材的作品。当年的大地震,苍天降怒,人世含悲,中华大地很长一段时间,都笼罩在一片惨淡的愁云之中。有一段时间,各种媒体——纸媒的、音像的、网络的——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诗歌,恐怕仅仅次于当年“大跃进”时期的“全民作诗”了。但大浪淘沙,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曾经勉作“豪语”的“地震诗”,能众口流传的并不太多。晗溪这个集子,收入两首写“5·12”的诗作。但她却不故作“豪语”。在大地震八年之际,她写下《致离我远去的亲》;大地震十年之际,她写下《写给“5·12”十年》。两首诗,都没有直接写大地震本身,而是写大地震中逝去的“亲”。作者从细节入手,通过今昔的对比,情感的铺陈,将吟咏的主题反复咏叹,如同音乐中的“复沓”,构成“主题再现”,将那种缠绵悱恻、睹物思人的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诗,沉淀于大地震多年之后,思考于情绪理性之时,也就明显有别于大地震之后“蜂拥而出”的某些急就章,表现出诗人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一些理性思考。
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的《菩提树下》:
层层叠叠金黄的叶
在纯净的蓝色背景下
沙沙轻响
偶尔轻风吹过
便释放
三两只翩舞的彩蝶
此刻
我扬着脸
迎着
穿透树叶的冬日阳光
站在菩提树下
仿若一尊雕塑
更是一个归人
在异乡
这首诗就简简单单的两节,但仔细品赏,这两节诗却并不简单。
第一节写景,写景之中抒情;第二节写人,写人之后议论抒情。“层层叠叠金黄的叶”、“蓝色背景下”、“三两只翩舞的彩蝶”、“穿透树叶的冬日阳光”,这些都非常具有画面感:“我扬着脸/迎着/穿透树叶的冬日阳光/站在菩提树下/仿若一尊雕塑/”,这不由得引起读者的注意:“我”究竟在干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站着?为什么会像一尊雕塑一般?结句,“更是一个归人/在异乡”,让读者豁然开朗:原来,是客居异国他乡的诗人,从国内来到澳大利亚这客居地,见到久违的菩提树;或者是在澳大利亚这客居地,在这菩提树之下,思念远在国内的亲人和家乡。这样的理解,大致不差。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过:“诗无达诂。”意谓对《诗经》没有通达的或一成不变的解释,将会因时、因人而在理解上有所不同。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人们在看待一件事物之时,都会赋予读者个人的主观情感。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清代的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莎士比亚和谭献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确实如此。要知道,诗歌一般借助于具体的描写,特设的意象,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但诗歌的“情”,在读者阅读之时,往往与诗人的“情”有一定的出入(或者叫差异)。读诗、赏诗之时,我们首先要仔细品味诗人在诗中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读诗的根本。
三、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我本人是专业写手,因此,对晗溪的锦心绣口非常欣赏。我常常想,一个作家、一个诗人,如果没有“情”,那其作品就很容易成为“为文造情”的无病呻吟;如果只有“情”,其作品则很可能沦为“呐喊”的工具,空有“豪语”,欺世而已;如果既有“诗情”,又有“文心”,那岂不双美?
晗溪是个非常敏感、细腻的人。在她的笔下,有粉色的天空,有春的气息;有草原和美酒,有屋顶的三角梅;有父亲母亲,有师兄的故事;……作者大爱充盈,文心清纯,文采斑斓,将很多常人很容易忽视的人、事、景、物,写得来婉转多致,令人赞叹。
随举《致橡树》为例:
远远地
我望着你
蓝天白云之下
你巍然屹立
如同
一把擎天的巨伞
恣意怒放
别样浓郁的绿
静静地
我靠着你
润湿温暖的土地上
你昂首无语
听着你
律动的呼吸
我知道
无论干旱烈日
还是狂风暴雨
你都一如既往
无所畏惧
不舍地
我离开你
从此
在每一个
有梦的夜里
都欣赏着你
苍劲的样子
任人来人往
看川流不息
无悲无喜
读到这首诗,令我回忆起舒婷的名作《致橡树》。名家有名家的风采,诗人有诗人的追求。舒婷那一首,清丽活泼,朗朗上口,表达的是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晗溪这首诗,短小精悍,略显沉郁、顿挫,表达的是爱的持久、悠长。 
这首诗,第一节,描写橡树的高大、浓绿,这是先写其形。这里,“如同/一把擎天的巨伞/恣意怒放/别样浓郁的绿/”,写得越形象、越生动,越能为下面两节张本。第二节,以“静静地/我靠着你/润湿温暖的土地上/你昂首无语/听着你/律动的呼吸/”这几句写“我”对“橡树”的倚靠和爱恋;以“我知道”三字引领,写出“我”对“橡树”的理解,那就是——“无论干旱烈日/还是狂风暴雨/你都一如既往/无所畏惧/”,从而摹传“橡树”之神。第三节,“不舍地/我离开你/”,继续写出“我”不愿离开、但又不得不离开“橡树”的怅然若失;而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每一个/有梦的夜里/都欣赏着你/苍劲的样子/”,这几句写出对“橡树”的情感之深,爱恋之浓,情绪之烈。诗的结句:“任人来人往/看川流不息/无悲无喜/”,则仿佛有经历红尘、复归平静的淡泊与超然。
总之,这首诗以描写入手,以“橡树”为抒情对象,实际上可解读为一种纯真的爱情情感。全诗的情感由平而浓、由浓而淡,如同老酒,越窖越香。读来,确实余音绕梁,回味无穷。这样的作品,很容易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同时给读者以美的熏陶和享受,算得上诗集中的上品之作。
  
晗溪从1996年分配工作之后,曾先后在多家单位任过职,也下海经过商。2015年辞职,移居澳大利亚墨尔本。但无论工作如何转换,地域如何迁徙,她都保持着对故人、故乡、故国的眷念,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保持着对文学的追求。在红尘喧嚣的今天,这是非常难得的。
白云映初晴,幽鸟逐绿荫。这本集子中,优秀的诗作比比皆是。阅读晗溪的诗,总感觉雅而不俗。人曰:“天下百病皆可治,世上俗人无药医。”文心长在,情性永真,这是写诗最应具备的先决条件。有了这样的“道”的基础,诗词创作技法之“术”,必将随着写作阅历的增加,逐渐圆润起来。我坚信这一点。
因此,在晗溪的诗集《活出向日葵的模样》出版之际,写下此文,并乐意向广大读者隆重推荐。
2019年10月18日,星期五,于成都坚进居。
  
                                                                                               
    
  作家简介  
  曾令琪,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理事,四川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副主席,四川文学艺术院院长,大型音乐期刊《音乐世界》编委,学术期刊《阿坝师范学院学报》编委。大型纯文学期刊《西南作家》杂志主编、《新蕾》杂志主编,贾平凹先生关门弟子,国家一级作家。
  代表作:学术著作《周恩来诗歌赏析》《末代状元骆成骧评传》,散文集《热闹的孤独》,诗集《抚摸疼痛》,长篇小说《天路》。
  散文《缓行在西藏》被译为英文,散文《看云》被译为德文,发行海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