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蜂》诗与武都崖蜜 娄炳成
明代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说:“蜜出氐羌中最胜,甘美耐久,全胜江南。”这里的“氐羌”系用民族名替代地名,即今甘肃陇南;“蜜”则指武都崖蜜;而“武都崖蜜”又是陇南一区八县所产蜂蜜的统称,是中华蜂酿造的地道的土蜂蜜。一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认为武都崖蜜的品质“最胜”,“全胜江南”出产的蜂蜜。
崖蜜又称石蜜、岩蜜。南朝梁陶弘景曰:“石蜜即崖蜜也。在高山巖石间作之,色青,味小酸。”唐代诗人杜甫《发秦州》中就有“充肠多薯蕷,崖蜜亦易求”的诗句;宋代诗人苏轼《地黄》中也有“崖蜜助甘冷,山薑发其辛”的诗句,并在《橄榄》中写有“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的诗句;宋代诗人惠洪《资国寺春晚》中亦有“美忻崖蜜尝新果,香识山樊称意花”的诗句。
但是,整首诗歌尽写中华蜂和崖蜜的,非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蜂》诗莫属。诗歌这样写道:“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尤其是这首七言律诗中的第三第四两句,取拟人的艺术描写手法,用“宓妃腰细”和“赵后身轻”来比喻中华蜂,不仅十分恰切形象,而且还充满了迷人的美感。“宓妃”是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屈原、司马相如、曹植的诗赋中都有其美好形象的描写;“赵后”为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任皇后赵飞燕,以身轻如燕、可以在掌上舞蹈而闻名。诗人以“宓妃”“赵后”比拟中华蜂,足见其对此蜂情有独钟。
陇南市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属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山地,系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域,西部向青藏高原北侧边缘的甘南高原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东部与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陇南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一千米,西秦岭和岷山两大山系分别从东西两方伸入全境,境内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
陇南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中华蜂的蜜源、筑巢、酿蜜、繁衍生息,提供了得天独厚纯天然无污染的有利条件,使得武都崖蜜成了标志性地理物产和品牌商品。电视剧《甄嬛传》中说,武都崖蜜是清代宫廷使用的贡品,可以养颜、防病、治病,受到有身份、有地位的宫女们的青睐,的确是有可靠的事实依据的。
从古至今,武都崖蜜除了食用、药用、红烧菜肴着色之外,无论宫廷还是大户人家,乃至民间百姓的妇女们,主要用于闹脸闹手的化妆品,“闹”是涂抹的意思,即用蜂蜜擦脸擦手,可以防止冻皲、营养润泽保护皮肤,使皮肤长年保持鲜嫩光亮,是现代任何化学物质混合的化妆品无法替代的天然外用养颜保健化妆品之一,这就难怪惧怕“一朝春尽红颜老”的宫女们爱不释手、倍加珍视了。
武都崖蜜还可以酿酒。陇南各县都有蜂糖酒,也叫蜂蜜酒,是蜂蜜加水稀释后发酵而成的。与普通粮食发酵酒相比,蜂蜜酒的原料更为金贵,是所有酒中造价最高的一种,因口感甜润且功效独特而备受人们青睐。蜂蜜酒和蜂蜜一样,有着极为不错的排毒养颜功效,得益于蜂蜜酒中富含的氨基酸、维生素及活性物质,能润肠通便且有助于排除胃肠道中的毒素,同时蜂蜜酒中富含的抗氧化物质能有效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并能增强器官功能的作用。因而,民间常用于招待贵客。
武都崖蜜为中华蜂所产蜂蜜,因其地理环境、收获时间和蜜源植物的不同,呈现出浅琥珀色到深褐色颜色不等的液态或者结晶固态,上下色泽均匀一致,内容物无蜜蜂肢体、幼虫、蜡屑及正常视力可见杂质,透明度极高。挑起蜂蜜时,蜜汁和液面形成一根丝条,断丝后迅速缩成珠状浓度高、粘度大,弹性良好,散发着特有的蜜香,气味持续长久,甜而不腻,绵软细腻,品质极为优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蜂蜜,大都是引进的意大利蜂酿造的,因其速度快、产量高、一年四熟,故而色淡稀清,甜度较低,品质不高。而中华蜂所酿造的蜂蜜,速度慢、产量低、一年只有一熟至多两熟,是故品质优良,堪为蜜中珍品,价格也较其他蜂蜜昂贵,是食用、药用、馈赠之上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和好评。
捧读李商隐的《蜂》诗,无论其立意是什么、所要抒发的是何种情感,起码可以给予我们两点启示:一是中华蜂的人工养殖和崖蜜的生产,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二是间接地证明了武都崖蜜的产生情况,其“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的诗句,正是我们武都琵琶张坝古村崖蜜主产地崖蜜产生的真实写照。
李商隐于开成三年(838)、大中十年(856)两度来过阶州(今甘肃陇南),两次拜谒过武都红女祠,想必亲眼见到或品尝过武都崖蜜,其七言律诗《蜂》也写于这一时期,虽不敢妄断该诗写的就是武都养殖中华蜂和生产崖蜜的事情,但其诗意与武都养殖中华蜂和生产崖蜜的事情不无关联,很有进一步考证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