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作家散文】顾建德/一路师恩一路情

西南作家散文

一路师恩一路情

顾建德

寒来暑往,不经意间在乡村教育的岗位上就已走过35个春秋。虽然我已从教学一线踏上领导岗位多年,但每逢教师节,总会收到不少学生的祝福。今天亦不例外,在外忙了一天回到家里,我静静地坐着、想着,想起教书的日子,想起我的学生,特别想起人生路上对我影响极大的几位老师。

最早影响我一生的老师姓余。49年前的我一颠一颠跑到她跟前,大声说:“老师,给我报个名,我叫顾x德。”漂亮的老师抬头一笑:“哈哈,干脆叫‘不见得’——顾建德算了。”我觉得蛮有意思,从此,我就成了“顾建德”。这位老师教我的时间不长,留在我脑海中只是一个模糊的记忆,但正是她“钦定”了我的大名,而且让我懂事后一直有一种强烈的建功立德的愿望和动力,让我一直把她当作了启蒙老师。多年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余老师给我取名的寓意了,所以每当需要用笔名发表文章时,我都理直气壮的用上她给我取的名字。

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学工、学农、学军”和“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一系列活动、运动中度过的,那时很多老师不能全心教书,许多学生无心向学。但有两位老师却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1975年“五一”节,我们在初中班主任、语文教师黄祚云老师的斗胆组织下,准备乘车到资中县城参观。这对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我是多么具有诱惑力的活动啊!可惜我家里拿不出一块五毛钱的外出费用,急得我直抹泪。最后还是黄老师借给了我一块五毛钱,现在已记不清那个钱后来还给老师没有,但黄老师的情我却是永远也还不完的。现在算来黄老师已经九十多高龄了,不知道她是否还健在安康。1976年上学期的一天,数学教师李元金老师也组织我们开展了一次外出 “学工”活动。记得那天上午,我们几十号人背着行李“拉练”到内江熊桥铁厂的高炉车间,由李老师和他请来的师傅一起,认真的给我们讲解生铁和钢材是怎样炼成的……下午,我们又到了黄荆沟的威远煤矿,戴着安全帽和矿灯,进到了采煤第一线,了解煤炭是怎样开采出来的。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下井,现在,只要我一看到电视上有关煤矿安全的报道,我就会想到13岁时的井下采煤印象。我想,李元金老师后来能成为优秀的公民中学校长,这和他当年就萌发的注重实践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

让我人生命运发生极大改变的是老家山坳中的两位民办教师。1978年下期末到1979年上学期,因推荐上高中失败而回家当了两年半石匠后的我,带着“发愤”的念头走进了长山岭村小补习。当时的初中班主任,是负责村小的民办教师陈定华老师,他教语文、政治、历史、音乐、美术。另一位老师是高中毕业回村任教不久的胡安富老师,他只比我大三四岁,教我们的数学、化学、物理、地理、体育。当然,为了升学应考,他俩实际只上了语文、政治、数学、化学、物理五科课程。两位老师知道我两年前初中毕业基础还可以,就经常单独给我开小灶“恶补”。陈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人很善良随和,他好像是个“老三届”,由于身体原因没有读完书,但知识面广,数学也很不错,他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能力比胡老师还略高一筹,所以胡老师在教授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些章节时,多数时候请陈老师来讲,没有一点文人相轻的毛病。那时我的作文,多数时候都被陈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哪怕是我觉得写得不好的文章,他都要亲自修改后在全班表扬。这也是我现在百忙之中还不忘思考写作的原因之一。两位老师不仅鼓励我的学习,还在生活上对我帮助极大。胡老师常常想法解决我因为姊妹太多难以解决的温饱问题,1979年我考上师范时,他还把他哥当兵退伍带回的军用蚊帐送给了我。说来惭愧,我从师范毕业后在上马门乡中心小学教了两届初中班,此时作为民办教师的胡老师为了转正,还到我班来听了一个月的课,我自感对他的帮助不够,心里时时有愧意。16年前我做双河镇办公室主任时,由于工作忙,对他们的身体关心也不够,单独看望的时间也不多。现在,我在他乡工作,回老家的时候极少,一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少专程拜望两位老师。今晚,也只有默默地祝福鹤西去的陈老师在天堂少病少灾,祝福已转正、现已退休的胡老师晚年幸福。

在我求学的各个学段里,让我的个性特长开始奠基并得到全面培育的是资中师范的老师们。我的班主任谢丽华,数学教师陈学建、张晓峰、魏雪松,化学老师詹先德,体育教师朱道亮,团委书记周建华等,他们既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师兄师姐、良师益友。我们做教师的各种知识各种能力,师范学校的老师都要认真的教给我们,培养我们。班主任谢丽华老师,年轻漂亮,性格火爆,在教我们唱歌弹琴时尤其严格,使得有些同学不敢选修音乐,但她的音乐课却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朱道亮老师教我们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出操等也极严格,现在他们夫妻二人调到了市上工作,我也人到中年,完全能够体会到当年他们严格要求我们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他们的严厉带给我们的许多益处。资中师范学校转为资中三中后,张晓峰、詹先德、魏雪松三位老师先后做了校级领导。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和三位老师接触。他们也经常关心着我的学校、我的工作、我的学习、我的生活,经常在我一些困惑方面给予指点。我也经常回母校去,为自己学校的学生、为家乡的子弟读书的事情找几位老师,每次前去,都能得到老师们全心的帮助,让我产生一种回家时受到父母呵护的感觉 。

在学术研究上,我要感谢读专科函授时认识的几位老师,是他们引导我走上了学术研究之路。原内江教育学院老教授刘光老师是我的文学概论老师,他经常告诫我们应该怎样为人为文,特别指出做教师就必须知识有高度、能力有广度、人格有力度、情感有温度,要我多学习多钻研。由于我经常向他讨教、质疑,于是他对我极其偏爱和提携。他不仅介绍我加入市上的各种学会 ,1996年派我代表市陶研会到南京参加全国陶研骨干培训,而且两次冒着酷暑专程前来我家指导我。这个解放前就参加地下党,后被打成右派20多年但对党始终忠贞不渝的“矮小而干瘦”的长者,其坚定信念、执着精神和渊博学识,至今让我钦佩不已,他是我终身的楷模!教我现代文学的廖安厚教授,左臂因故截肢,但身残志坚,学术了得,让人佩服。他除了在学习上鞭策我外,还邀请我参加他主编的《文美与鉴赏》等书稿的撰写,不断鼓励我向教院学报投稿,过去几年在教院学报上发表的十来篇论文,廖老师都是我的第一读者或指导教师。教我心理学的张广辉老师,在任内江市教科所副所长期间,亲自和杜安南所长一起前来资中县双河镇指导我的教研工作,希望我在撰写教育理论文章的同时,结合本地的教育实际,多搞一些课题研究。在他的启发帮助下,我爱上了课题研究,撰写并承担了《双河镇“全面提高村校学生素质的实践与研究”》的市级课题。该课题结题后,被内江市人民政府评为第二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张老师调到资阳市教科所任所长的最初几年,我常常因为一些科研课题的事情请教他,现在他退居二线,我与他失去了联系,深感遗憾。教我语文教材教法的刘钢老师,退休后作为教院学报的专家编审,通过对我投稿文章的编审了解我后,主动邀请我参加《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一书的撰写。通过他的帮助,我完成了该书《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和《素质教育学习模式》两章的撰写工作。2006年,该书被内江市人民政府评为第八届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原内江教育学院院长、正地厅级调研员张栋之教授,为了让我有所作为,一心想调我到教院去工作,几经考虑我主动放弃了,为此,他对我的选择感到很是惋惜。今年春节,我代表乡镇中心学校参加县委县政府举办的元宵焰火文艺晚会时,又遇见了县委邀请前来的张院长。在向他简单汇报近况之后,他告诫我,一定“要做有思想的校长,塑造有智慧的教师,培育有个性的学生,建设有文化的学校”,对我的工作和研究鼓励很大、启发良多!还有一件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是2004年女儿考上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时,张栋之教授和师母还专门陪同我们父女二人前往学校报名,受到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院长等的热情款待。此情此谊,难以言表!

1988年到1990年,我在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函授时,教我们中国文学史的范文湖主任和张昌余教授、教我们散文创作论的范昌灼教授、教我们美学理论的曾永成等老师也让人难忘。尽管毕业后由于路途较远联系不多,但他们学养的深厚,举止的优雅,谈吐的经典,灵魂的高贵,就是到现在都让我感到内心有一种力量在生长,有一种激情在澎湃,也许这就是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吧!是他们的诲人不倦使我的思想深邃,是他们的谆谆教导使我的精神广袤。我就好比一棵小树,日日享受着他们播撒的阳光和雨露,逐渐枝繁叶茂,花繁果簇。

抚今思昔,不胜感慨。在我人生的每一阶段,我都遇到了一个个好老师,是他们,给我了一路的师恩、一路的真情!我想,无论怎样的加减乘除,都算不尽各位老师对我的恩情厚意;任何的诗词歌赋,都颂不尽老师对我的无边大爱!

值此教师节,千言万语都只化为一句话:“老师,您辛苦了!”人生路上,得以与你们相遇,幸矣!

顾建德,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西南作家》杂志编委。

(0)

相关推荐

  • 代课教师(散文)

      代课教师(散文) 美文墨夜 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小学和初中存在代课教师. 我熟悉的鲁桃芳老师就是一名小学代课教师,她是1980年高中毕业,1982年刚结婚,小学缺人请她来校任教的.1983年 ...

  • 自动辞职的民师(散文)

    自动辞职的民师(散文) 美文墨夜 1981年土地分到农户耕种,大队小学的民师人心躁动,男老师始终觉得教书不划算,认为辞职打工挣钱多. 上东北当队长的是小学辞职的一位数学老师,只要老同事找他上东北,那就 ...

  • 民办教师

          前两天回老家,在邻村路上碰到了初中毛老师.      毛老师更干瘦了,在暮色的飞雪里,比我还显单薄.其时毛老师骑着摩托车去什么地方来,我们在街道口巧遇.       "在报上看到 ...

  • 当民办教师的辛酸路(散文)

    当民师的辛酸路(散文) 美文墨夜 当过民办教师的人,才知道干这份工作的滋味. 在农民眼里,好像小学老师高人一等,工作休闲,心里舒服.别看路遥在<人生>这部小说里把高加林失去当老师时写得那么 ...

  • 【老师的样子4】刘海辉:感谢师恩 成就美好

    " 老师的样子 " <绿汀文萃>2020 主题征文 感谢师恩 成就美好 刘海辉 每个人的成长路上都有一个引路人,他注定是你生命中的贵人.我的引路人是我的母亲和我高一的语 ...

  • 郭久兴/随笔:怀念赵相如老师

    怀念赵相如老师 文/郭久兴 8月中旬去省里参加一个会议,晚上约了几位媒体朋友一起饮茶闲聊,无意间问起原人民日报驻江西记者站赵相如老师的近况,一位年纪稍大曾与赵共过事的刘处长带着哀婉的语气告诉我,赵老已 ...

  • 宁廷常:我的民师时光|散文

    姜广富:泰山女儿茶的传说|故事 文/宁廷常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             "高中 ...

  • 肖英诗一组

    肖英诗一组 民办教师(二首) 一 为国分忧无所求,报筹多寡任凭由. 待到杏园花烂漫,身于高处亮歌喉. 二 管它权属公与私,乐于祖国育花枝. 广阔天地黉门进,尔是人民一教师. 七律·民办教师(新韵) 老 ...

  • 散文||当民师的日子

    当民师的日子 民师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和特定历史的符号.在我的一生中,我当过民师,经历了当民师的辛酸苦辣,也尝过当民师的甘甜. 1978年4月我当兵退伍,1980年参加民办教师招考被录取.从此,我 ...

  • 师恩难忘,致敬所有老师!

    ◆ ◆ ◆ 有一种精神叫奉献, 有一种品质很无私, 有一种比喻为蜡烛, 有一种职业是教师. 九月,在这个值得感恩的季节, 迎来了我们一年一度的教师节! 每一位教师都是值得尊敬的, 我们遇见的每一位老师 ...

  • 午读散文|父亲

    文/佑子 (点击下方音乐结合一起读文章哦) "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语言复杂,对父亲的称呼有多种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