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氏刻本《西厢记》:图文辉映的明刻珍本
《西厢记》自产生以来,被广为传颂,历代都有刻本,尤其明代刻工较为精良,留下不少善本、珍本。明代弘治年间金台岳氏刻本《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参增奇妙注释西厢记》是现存历史最为悠久也是最完整的《西厢记》插图本,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孤本。原书天头地脚阔大,全书高39.7厘米,宽24厘米,称为魁本名副其实。北京金台岳氏于明弘治戊午年(1498)冬季刊刻,正文部分及部分附件全部上图下文,刻工精美,版式大方。图片画风粗犷,人物造像比较丰满,有唐石刻遗风,画面中花草树木、鸟兽、庭院假山随意点缀,无不恰到好处。图画线条流畅,有粗细变化,生动传神,实在是书中珍品。从其古朴粗犷的风格看,与闽派建安风格相类似,而与徽派版画细腻、繁缛的风格形成鲜明对照。
该本现存插图156题,273面,有单面、双面连式(一图跨双页)、多面连式(一图跨多页),多面连式有的一处题记多达八面连式图,《钱塘梦景》、《郑恒扣红答郑恒》均为八面连式图,场面十分宏大,这种多面连式图在古书中是十分罕见的。因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普救寺西厢房,插图多绘西厢房场景,绘者巧妙地转换视角,使得二百余幅插图并不给人重复之感。
该版本除了正文以外还收入“崔张引首”、“闺怨蟾宫”(上图下文)、“增相钱塘梦”(上图下文)、“新增秋波一转论”、“满庭芳”(上图下文)等诗词曲调。这些诗词都是对《西厢记》故事主要情节的描写、吟咏,生动传神,对读者理解、欣赏《西厢记》可谓锦上添花。后来的很多版本包括现在的流行版本都将前面的很多附件删除,实在是有损完璧。
书中专门增加西蜀璧山来凤道人著的《新增秋波一转论》一文,文章从青年男女的自然性情出发,又针对莺莺和张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入情入理,是一篇很好的心理分析文章,也是一篇高水平的文学评论。
令人不解的是“增相钱塘梦”似与本书无关。该附件位于“新增秋波一转论”之前,“闺怨蟾宫”之后,长达8页。故事讲的是宋朝(应是南宋)有一位秀士,复姓司马,东京汴梁人,年方弱冠,赴科场赶考,一路往杭州走来。秀才同几位诗人宴赏于西湖之上,赏尽西湖美景。傍晚归来,遂往钱塘江上,于是“卜筑而居,垒土为丘,栽花为苑,编篱为户,引水为池”。挖土三尺忽然发现一具骸骨,秀才不忍抛弃,将之用石函盛殓,葬于一处高岗之上。晚上月色很美,秀才执一壶酒,仗剑赋诗歌唱。秀才歌罢,连起三阵狂风。风罢,只听见一阵环佩叮当之声,异香袭人。秀才正纳闷时,只听见窗外有人言,秀才开门观看,只见一位绝色美女,那女子说:“早蒙葬骨之恩,未敢有忘,今夜特来拜谢。愿陪枕席之欢。……”秀才正色而怒说:你是何方妖怪,哪方精灵,为什么半夜来这里,迷惑我读书君子?那女子低头不言,手执白象牙板,高歌一曲《蝶恋花》,说她本在钱塘江上住,花开花落不知多少年。歌声美妙,秀才听罢,正要向前问个明白,那女子却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猛然间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作者加这样一个梦境故事,和莺莺与张生的故事有什么关系,实在令人费解。难道是以此梦喻示张生和莺莺的故事?难道是像《红楼梦》中的“警幻仙境”?可故事情节与张生和莺莺的故事并没有多少相像之处。希望智者多加研究。
书中不少地方用词俏皮,滑稽幽默,读来让人发笑。如莺莺遣红娘去看望张生。红娘唱道:“你那里偷香手准备折桂枝,休教那淫词儿污了龙蛇字,藕丝缚住鲲鹏翅,黄莺儿夺了鸿鹄志。”试想藕丝怎能缚住鲲鹏的翅膀?这种比附显得俏皮、幽默,让人发笑。
该书语言精美,有诗、词、曲穿插其间,版画、版式优美。如形容钱塘江畔美景:“泉香酒美,波深鱼肥。”形容美女:“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形容杭州美景:“端的是山藏美玉,地产灵芝,湖光堂上胜蓬莱,四圣观中欺阆苑。湖光潋滟,兰桡尽桨数千船。山景融合,玉砌金堆千万户。”这些文字节奏感强,似一曲曲流畅的乐章,时急,时缓;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铿锵,时而缠绵。全书可以说是句句精彩、自然、得体,令人神醉。《西厢记》之所以能流传几百年而不衰,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功不可没。
古代刻书者为防止盗版,便于读者识别自己的图书,往往在图书的最后刻一牌记,写明自家的书坊名称、地址等,起到出版广告的作用。本书最后的牌记设计独到,上下为云头,四周双边,共181字。在古书牌记之中字数堪与此牌记相比的实在不多,内容为刊刻此书的缘起、特点,其中不乏自夸之类的广告语,是研究版本和明代刻书的十分珍贵的参考资料。牌记中列举其他刻书者的弊病“今市井刊行错纵无伦,是虽登垄之意,殊不便人之观,反失古制”。自家本子则是“谨依经书重写、绘图,参定编次,大字魁本,唱与图合”,便于在旅途中观览歌唱。这些都是标准的广告用语,抬高自己,贬抑他人。另外,在“崔张引首”中有这样一句:“五陵人告我知,囊中钱休爱惜,尽平生饱玩这部《西厢记》,至死也做个风流浪子鬼。”很有煽惑力,也是很好的广告词。
该本历经500余年的风风雨雨,其间经历过多少天灾人祸,仍存完璧,实在是万幸。历史上曾有多少爱书人为保存此书做出过贡献已不得而知。(杜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