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东京博物馆23-唐三彩
国立东京博物馆第23期。
我们上期一起看了几件唐代的白瓷。唐代瓷业在前代基础上有了大发展,南方出青瓷,北方出白瓷,南青北白,瓷器已经是普遍使用的日常器具。
到了唐代中晚期,另一种新型的陶瓷器诞生了,那就是如今闻名中外的唐三彩。唐三彩造型生动准确、色彩奔放热烈。也许更能反映当时唐人的审美倾向。
今天我们就为你介绍收藏在日本东京博物馆的多件唐三彩精品。该馆瓷器收藏我自己认为以这部分最为精彩,希望你喜欢~
三彩骆驼
中国
唐代
7~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这件三彩骆驼体型硕大,你可以后边那位女生作参照物。
唐代雕塑受印度的佛教造像艺术影响颇深,而印度的佛教造像艺术又受到希腊、罗马风格影响,一脉相承,故而唐代雕塑往往比例准确,形态生动,细节的表现具体而精确。从这件骆驼你应该就能有所体会。
有关印度佛教造像艺术与古希腊、罗马的关系。你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回顾“喜欢博物馆”往期的介绍。
三彩牛车-驱驾者
中国
唐代
7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这件三彩牛车造型也非常写实,为我们留下了珍贵史料。和我们现在对牛车的印象不同,在初唐,牛车是王室出行仪仗的中心,C位!
你可以细看这辆牛车的装潢奢华,还有两位胡人侍卫,规格很高。
三彩牛车-驱驾者
中国
唐代
7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到了中、晚唐,马车逐渐替代了牛车,成为皇室出行仪仗的中心,这就和我们目前对马车的印象接近了—马车比较高级。
三彩骆驼(另一角度)
中国
唐代
7~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这是上边那件骆驼的另一角度,骆驼仰天长嘶,是丝绸之路上商旅的真实写照,唐时通过丝路的贸易活动繁忙,于此可见一斑。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三彩骆驼(细节)
中国
唐代
7~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三彩骆驼(细节)
中国
唐代
7~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三彩文官俑
中国
唐代
7~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这件是三彩的文官俑,真实反映了唐代的文官形象,宽额大眼,眉头紧蹙,表情严肃,可能正在力谏。如此大体量的文官俑应该产于早期。
三彩文官俑(衣纹与色彩)
中国
唐代
7~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留意看他流畅的衣纹,非常明显地继承了健陀罗佛造像的技法。而衣服前襟恣意流淌的黄绿彩,则是唐代三彩艺术最明显的特点。由于是唐代早期,篮彩还未被广泛使用,所以这里只有两彩。
三彩文官俑(面部特写)
中国
唐代
7~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表情的塑造非常准确传神,忧国忧民啊。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三彩文官俑(手部特写)
中国
唐代
7~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三彩镇墓兽
中国
唐代
7~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三彩镇墓兽,这与下边那只是一对,这件是兽面兽身,下边那件是人面兽身。
你可以观察这两件镇墓兽,它们身上都汇聚了飞禽、走兽和人的元素,象征着它们有通天下地的神力。
三彩镇墓兽
中国
唐代
7~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镇墓兽是唐三彩中用于镇守墓室最经典和生动的物件。
因为功能是放置在墓室内,守护亡者免受各种不明邪魅的伤害,所以它们都面目狰狞。
可以想象,这样的形象出现在墓葬内那种独特的环境时,对邪魅的效果不知道,但对人是一定能有恐吓作用的。
镇墓兽、武官俑(后期改成了天王俑),以及文官俑,是唐代高级墓葬内的镇墓六人组,因为它们都是成对使用的。
三彩狮子
中国
唐代
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三彩狮子,因为和国外交流频繁,狮子在唐代中国是能见到活物的,所以你能看到这件狮子的造型相对写实而准确。反观明代及以后的狮子造型,就越来越充满想象力了。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三彩贴花六叶盘
中国
唐代
7~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这是一件体量巨大的六叶形大盘,正中一个宝相花的贴花,整体效果立刻就显得雍容华贵。
这件东西的原型是波斯的金银器,这和上期介绍的那件执壶类似。因为丝路通畅,当时和波斯贸易往来密切,波斯颇多金银器进入中国,当时很受贵族欢迎。
用三彩仿制金银器,显然是个价廉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更多人用上相对低配版。
这里补充一句,唐三彩在诞生初期是为了迎合时人的厚葬之风,多数作为冥器。但到了后来,海内外日用的市场需求出现,作坊就开始生产日用器迎合市场。当时的三彩日用器除了供内需,更有大量出口海外。从截止最近的考古资料看,中东、日本、东南亚,甚至非洲都有唐三彩日用器发现。
类似这件大盘这样做工精致,通体施釉,烧成温度高因而瓷胎紧致的器物,多数都是日常用具。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三彩贴花六叶盘(侧面)
中国
唐代
7~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三彩贴花六叶盘(盘心的宝相花)
中国
唐代
7~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三彩贴花六叶盘(积釉和支钉痕)
中国
唐代
7~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厚厚的积釉处可以观察釉彩的颜色。另外釉下有细密的自然开裂,这是唐三彩鉴别的一个要点。
三彩贴花六叶盘
中国
唐代
7~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你应该能看到盘面上有三组支钉痕迹,这是当时的烧造工艺,用小支钉支起盘子烧造,这样才能做到通体施釉。
支钉烧的工艺明显提高了成本,有别于底部不施釉的低成本量产工艺,说明这盘子是一件高端货。
此处请横 / 侧屏欣赏
三彩花纹盘
中国
唐代
8世纪
国立东京博物馆藏
这两件盘子也是日用器,胜在率性自然的釉彩颜色,另外蓝彩的出现意味这是唐代中晚期的产品。
和你想的可能又不一样,唐三彩从流行到衰退历经时间并不长,大概不超过100年,之后突然就进入了衰退期。而篮彩正是在衰退期前才开始运用的,因此有篮彩的唐三彩相对就少些。反映到后来古董市场对唐三彩的定价,有蓝彩者价高,物以稀为贵。但如果从艺术成就的维度考虑,全盛期的三彩作品显然更有艺术感染力。
今天先欣赏到这,祝周末愉快!
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