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母亲 沉重的生活 心灵该在何处安放?
(本文图片系亲妈学堂团队拍摄整理)
山顶上的教堂——心灵的下午茶时光
在云南彝良的日子里,我们拍摄记录了很多小朋友和母亲,也深入体验了当地独特淳朴的风土民俗。
距离昆明447公里的大山深处,有一个人口并不多的村落。我们发现,村中90%的家庭都信奉基督教。穿过村子爬上山顶,还有一个基督教堂。
为了生计,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男性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大多是女人、孩子和老人。
每到周末,乡里的女人都会穿得很隆重,走过长长的山路,爬上山顶,到教堂里做礼拜。
山里的教堂虽然小,但是该有的东西一点都不少。
来教堂的大多是妇女和儿童。对妇女而言,这里是一个可以名正言顺地休息的地方。在这半天时间里,她们不用考虑家庭琐事,不用下地干活。来教堂里听神父讲耶稣受难的故事,大家一起唱诗,稍作休息。
从午饭过后到太阳归山这几个小时有“仪式感”的休息,像恋爱约会一样让人期待和欢喜,短短半天,揉进了她们太多的期许。每当日子到来时,她们总会穿戴整齐,盛装出席。或许,对于她们来说,这是漫长岁月里唯一的一丝小确幸了。
孩子们在教堂里唱歌跳舞,度过愉悦的下午时光。他们在教堂里唱着圣经,希望通过祈祷,来让生活更幸福一些。
在这里,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母亲的轻松和愉悦。
不大的教堂里坐满了人,当神父祷告结束,大家一起唱诗时,有些人总会泣不成声。
看到这些母亲一张张淳朴善良的脸,看到她们如此认真虔诚地活着,我们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
从“女孩”到“母亲”——乡村女性“自我价值”的缺位
当镜头真正地对准这些乡村母亲时,我们才发现她们的生活充满了太多的无奈和苦痛。挑水、做饭、下地、带孩子就是她们生活的全部。在这里,十几岁的女孩匆匆进入了婚姻是常态,因为受教育少,她们过早进入了生育角色,最大价值也仅仅是“生育+劳动”。她们,还没来得及知道什么叫“长大”,便早早失去了花季少女的样子。
在云南彝良有一个17岁的母亲,她12岁时通过相亲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不多久两人就步入了婚姻。15岁时她生了孩子,为了养家,老公出去打工了,她一个人在家带着孩子,生活很艰难也很寂寞。她想尽快去上节育环,20岁之前不打算再生了,也希望能跟老公去城里打工团聚。但无论是在家务农还是进城打工,孩子对她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
在我们采访结束,准备离开时,她和一群年纪相仿的女孩蹲在屋顶上玩抓石子。她们的身上都背着一个更小的生命,但她们开心地玩着,跟背着一筐农具没什么区别。
2017年夏天,她的婶婶辗转告诉我们,就在救助款发放的那个星期,她因为和丈夫吵架喝农药自杀,留下了年仅三岁的孩子。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年轻的母亲究竟承受了多少,才忍心舍下年幼的孩子。但从她身上,我们却足以看到乡村女人生活的无奈和不堪。
将生命价值看得极低,是底层母亲的共性。丈夫常年在外,她们在这里更多的是劳动与传宗接代。
十几岁结婚,三年两个孩子,她们每天要背着孩子下地干活,回家之后还要张罗一家人的饭菜,照顾一家人的起居。从早到晚,没有一刻的停歇。
城里开自来水只需一秒,但她们却要每天花一小时挑回家里的生活和饮用水;城里打开煤气电磁炉十几分钟就可以烧熟一顿饭,但她们却要花两个小时把柴砍下来背回来,再用将近一个小时烧熟一锅饭。
在拍摄时,我们经常会听到有的母亲抱怨说“想死”、“活不下去”,大多数人都把这当做她们劳累焦虑时开的玩笑和发泄。但这个母亲的死,让我们明白:她们不是在开玩笑,她们是真的绝望。
如果说过重的生活使得她们身心疲惫,那么,家人的不理解或许就是压倒这些年轻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谁也没有留意过,在压倒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之前,她们也曾努力活出幸福的样子,也试图为自己的心灵寻找喘息的场所。而这座小小的教堂,就是这样的存在。
身心俱疲——城乡母亲的真实共性
母亲是一个坚强的角色,她们肩上扛得一点也不少,如果说农村母亲除了生育和劳动一无所有、疲于生计的话,那么城市母亲更多的是充满了对于孩子和自身的焦虑。
城市母亲不需要挑水砍柴,也不需要下地干活,但内心总被琐事缠绕,承受着各种压力。她们焦虑孩子的教育,焦虑家庭关系,焦虑自己的工作和未来。
而造成这种焦虑的原因是害怕失去。怕失去好不容易奋斗来的体面生活,怕孩子在同龄人当中掉队,怕自己失去在家庭关系中得到的尊重,怕自我价值消失在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中。
所以她们奔波在工作岗位上,她们奔波在教育的路途中。她们同样是从早到晚一刻也不曾停歇,只为了维护自我价值与那份体面。
惠特曼说:“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的确,无论是城市母亲还是农村母亲,即使自己很忙,也会努力给予孩子温暖;即使很累,也会想办法带孩子放松一下;无论有多么焦虑,还是会尽最大努力好好地和孩子谈一谈理想。
母亲,承担着繁衍和哺乳后代的责任,温和、柔弱好像永远是她们的代名词。这个社会似乎也理所应当地把繁衍、顾家、工作看作是一名合格母亲的必要条件。但当我们要求一位母亲既要顾好家,教育好孩子,还能分担生活负担时,又有多少人真正想过分担她的忧愁?
一声“母亲”,需要她们背负起太多太多,而每一位母亲,都值得理解和尊重。
更多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