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赵村的来历
华州街道办事处有个村子叫赵村。但是,村里祖祖辈辈连个姓赵人的影子也没有,按常例分明是与村名不相符的。这究竟是何缘故呢?
其实,这个名字是误传而来的,后辈也就将错就错罢了。赵村应该叫什么呢?应该叫陶村,是最合适不过的。赵村和李家什字村西村东西相对,相距不过两华里,西村过去有一座密场,被祖辈称为唐窑,遗迹尚存,只不过被李家什字村作为一所公坟场地。说起唐窑,现在已无法确定它的建造时间,但事实可以证明,它的建造已经很久很久。其一,古华州有四十二里(里是古时的一种长度单位)。其中包括唐村里,该窑属于唐村里的官产,所以有唐窑十八堡之说。由此可见,该窑的建造时间远比唐村里的形成早得多。其二,当初建窑选址一定是选地势较高之处,为的是制坯有充足的土源。从地形现状看,周围约有二百多亩土地相当低洼,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常年积水,长满水草,取土量之大,足以证明该窑场经营时间之久。其三,从周围地下挖出的陶制品的残留物看,有套管、陶筒、布纹瓦………这些东西都不是近代物件。李家什字村古代叫陶东堡。据老一辈人回忆,该村西城门上镶有一块石匾,题写“陶东堡”三字,落款是明朝某河运使,现原物无处可寻。该村毋建国先生为追忆本村往事,新建牌楼一座,竖于村外新秦路边,碑额刻“陶东堡”三字,碑文是该村的旧貌追忆。从该窑建起,就有不少陶工在此制坯,烧窑谋生。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暂居窑场的东西两个落脚点,分别叫作东陶村和西陶村。他们的流动性很大,后来,西陶村姓郭的和东陶村姓李的定居于此。由此可以推断,赵村是一个年代久远的村庄,村里的居民都是出力下苦的劳动人民,陶和赵不分,一代一代传下来,时间久了,也就将错就错了。
注:
注:此文选自由“华州区民间艺术研究会”整理出版、贾平京先生任主编的《乡愁的味道——华州地名面面观》一书,“华州文史荟萃”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