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艺人井波宁和他的《皮影》

邮箱:3125136050@qq.com


井波宁和他的《皮影》

作者:张文 宋朝峰

近年来,以华州为背景的音乐作品屡见不鲜,唯缺少以华州皮影为素材的歌曲。华州皮影,民间俗称“灯影”,起源于秦汉时期,当时主要为皇帝贵族演出。到了唐宋逐渐传入民间,发展到明清民国进入兴盛阶段。华州皮影这一古老艺术,至今已历经2000多年兴衰。2005年12月,华州皮影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经过3年时间打磨,华州籍民间艺人、中国秦歌第一人十三狼的徒弟——井波宁首支单曲《皮影》,登录各大音乐网站。

在华州本地,提起井波宁的名字,很多人都要竖起大拇指。从民间草根艺人到拜师十三狼,井波宁对音乐的领悟有了质的飞跃。当他的第一首原创单曲《皮影》推出后,好评颇多,熟悉他的人为他感到自豪。在别人眼里,或许这只是一首歌而已。但是,对井波宁来说,这首歌从创作到发行,源于他对故乡皮影的痴迷,更是他多年来执着于音乐的结晶。

歌曲《皮影》MV

井波宁痴迷皮影源于他的外公,他的外公是华州著名皮影艺人孙前恩。孙前恩老先生曾创作了《再造唐室》《婆媳贤》《五子争亲》等多部皮影折子戏,并对皮影演出的整套流程及制作颇有心得。井波宁小时候常去外公家,听外公讲述皮影戏里的故事。有时,听着外公那方言浓厚的碗碗腔,井波宁也跟着哼唱几句。在孙前恩老先生的感染下,井波宁也学着雕刻皮影人物和道具。就连皮影后期的着色、挑线他都一一尝试。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井波宁深深地迷恋上了皮影。

孙前恩老先生近照

后来,随着父亲的离世,辍学后的井波宁生活压力日益增大,使得他远离了深爱的皮影艺术,一头扎进民间艺人的行列。

在华州民间演出期间,井波宁一直有个心愿:写一首属于自己的原创歌曲。思前想后,他选择了以故乡“华州皮影”为素材进行创作。以圆自己未竟的“皮影梦”。

三年前,井波宁开始着手下笔。写了改,改了撕掉,撕掉再重写。如此反复,终未能如愿,只得搁置。

2016年开始,在跟随师父十三郎赴各地演出的两年时间里,井波宁逐渐掌握了秦歌的特点和创作要领,包括歌曲演唱中歌词的方言表达。

井波宁与师父十三狼

掌握了一些基本要领后,井波宁又一次拿起笔,投入到自己的歌曲创作中。在歌词的编写方面,井波宁得益于他在运营公众号《古郑风情》的经验。公众号的编辑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他经常向华州籍作家吉建军老师、王风老师、宋朝峰老师等人请教,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每一个字他反复推敲,遇到成语典故,上网求助百度。在演唱技巧上,井波宁和师父十三狼彻夜探讨,深入练习每一个字的发音,既要保留歌曲的韵律朗朗上口,听觉顺畅。又尽量让外地人能听懂,还要保留华州人粗矿豪迈的特点。

在西安期间,井波宁接触到很多音乐人和制作人,学到了歌曲创作、编曲、发行的关键要素。在和同门师兄弟们交流切磋下,他对歌曲的创作愈发信心倍增。

歌曲后期制作中,井波宁多次回到华州,向薛宏权、刘高潮、姜建合、吕芳玲等等与皮影有关的人士请教。由于经费比较紧张,他自己拍摄了很多皮影视频素材,用于做MV。

井波宁

三年磨一剑,井波宁的第一首原创单曲《皮影》终于问世了,这是第一首描写“华州皮影”的歌曲,也是当代华州人对故乡古老艺术的情感宣泄,更是华州人把“华州皮影”推向世界的雄昂号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