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刘海龙:梨树下+写作方法+隐喻、悬念、对比、情节、语言
此简介摘自刘海龙作品《钟馗捉狐》
梨树下
文/刘海龙
老梨树开花了,不早也不迟,尽管已经400多岁了,但是每年三月初三,它都会如期开花。每年八月初八,梨子就会一夜落尽。村里有多少孩子,梨树就结多少梨子,从来不多,也绝不会少。
此刻,孩子们都站在树下数梨花,他们要数一数,看看这棵上了年纪的老梨树会不会记错,因为今年村子里多了一个小孩子。那个小孩子是乘坐小轿车来的,据说他爸爸打算要在村子里建一家酿酒厂,正在考察水质。他们眉飞色舞地告诉乔治,幸好乔治一家在梨树开花之前搬进了梨花村,倘若过了三月初三,就只有眼馋的份了。
乔治一声不吭地站在树下,就是那个穿着白毛衣的男孩,他长得帅气,浑身上下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他吃过各种梨,他从来不觉得梨子是好吃的水果。不过,他觉得很好笑,看着梨树上星星点点的梨花,听着周围那些脏兮兮的孩子唾沫横飞地吹牛,他觉得自己大概待不到秋天,他受够了这些孩子浑身脏兮兮的,还有一股酸臭味,他们大概是一个冬天都没有洗过澡吧。
梨子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大家看着梨子都很着急,都盼着梨子成熟的那一天。乔治还是没办法喜欢上梨花村,他不能像大牛那样,一个破皮球,就能玩一天;他也无法像瘦猴那样不厌其烦地滚铁环;他更没法做到像羊羔子那样看着别人玩,自己傻乐。
唯一能让他感到新奇的是,关于老梨树有很多传说。听梨花村里人讲述老梨树的故事,是他每天唯一感到高兴的事。
老梨树每年结多少个梨子,村子里老人最清楚。村子太穷了,年轻人都进城打工了,孩子也越来越少。每年春天梨花开放的时候,村子里的长辈看着梨树就会叹气,他们甚至担心有一天,梨树就不再开花。不过,现在他们不太关心梨子,他们更关心酿酒厂的事,如果乔治的爸爸真的在村里建厂,那么说不定那些离开村子的年轻人和孩子就会回到村子。
秋雨有点凉,乔治撑着伞站在树下,看着梨子,他并不馋。但是他感到心里痒痒的,他很好奇为什么那些孩子那么在意这棵梨树,他实在看不出树上的梨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四周没有人,梨花村里的孩子没有伞,也没有雨衣,这样的天气他们只能待在家里。乔治狠了狠心,把伞扔掉了,爬到树上。
梨子还没熟,味道又苦又涩,乔治的手还被梨树上的刺划破了。从那以后,乔治彻底对梨树失去了兴趣。
八月初八这天黄昏的时候,孩子们都聚在了梨树下,一个个叽叽喳喳,兴奋得不得了。乔治虽然也在其中,却趣味索然。
“梨子梨子,快到我的手里来!”大牛说。说完,一个梨子就从树上掉下来,正好掉在大牛的手里。
瘦猴也伸着手说:“梨子梨子,快到我的手里来!”瘦猴也得到一个大梨子。
乔治看呆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自己的梨子,乔治看得心里直痒痒。
轮到乔治了,他兴奋地说:“梨子梨子,快到我的手里来!”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梨子就掉下来了,正好掉在自己的手里。短短十几天,梨子居然变得黄澄澄的,透着醉人的梨香。
最后只剩下羊羔子了,他站在树下等了好半天,可是树上一点动静也没有。大家都睁大眼睛往树上看,可是树上已经空荡荡,一个梨子也没有了。
“怎么可能呢?每个人都应该有啊!春天的时候数过多少遍了,一朵花,一个果,怎么可能少一个呢?”
“是不是掉在地上了,快找找!”可是地上干干净净。
“一定是有人偷吃了!”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说话。羊羔子沮丧极了,他哭了,哭着跑回家。羊羔子的爸爸妈妈都进城了,只留下他和瘸子爷爷。
乔治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不知道怎样才好。睡觉之前,他咬了一口手里的梨子——又苦又涩,好像是眼泪的味道。
三天后,乔治回城了,他到了上学的年龄。回城的时候,村里的孩子都来送他,他居然还有点难过,这是他此前没有想到的。乔治默默地把那把彩虹伞放到了羊羔子手里,想说点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第二年春天,酿酒厂剪彩的那天,梨花开得正盛,比以往哪一年都绚烂。
解读《梨树下》
文/陆生作
刘海龙老师的《梨树下》,让我想起故乡来。老梨树就是故乡。400多岁,是一个村庄的年龄。
曾和朋友聊天,若干年后,游名人故居,导游说:“大家往这边走,乘2号电梯,上18楼,左拐……”听着是不是一阵喜感?!
你还有故乡吗?
如果有,你是一个幸福的人。
来谈谈写作技法。
老梨树是故乡的隐喻,是一位疼爱孙儿的爷爷,就是技法。故乡不会亏待孩子。“村里有多少孩子,梨树就结多少梨子,从来不多,也绝不会少。”——这让我很好奇,有这么神奇的事吗?它造了个悬念,引我看下去。确实,老梨树结果不多也不少,但是,这是为什么呢?作者并没有讲。需要讲明白吗?不需要。留那么点没答案的悬念,回味回味。其实,答案也是有的,即故乡不会亏待它的孩子。
除去悬念,令我印象深刻的另外一个技法是对比。
乔治与羊羔子他们的对比,干净的与脏兮兮的对比,城与乡的对比。
乔治前后对比。
文章写出彩,对比很起效果。犹如货比三家,好坏分明。
乔治的变化,是这篇文章的关键。变化的过程,即故事的发展线:乔治觉得很好笑——乔治还是没办法喜欢上梨花村——乔治彻底对梨树失去了兴趣——乔治虽然也在其中,却趣味索然——乔治看得心里直痒痒——乔治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是乔治的心理变化,像一辆下坡的车,越来越低,最后触底反弹。写作,主人公的情绪会推进故事的发展与走向,值得作者好好设计。
另外,这篇文章的语言,也很有特色。
比如:“那个小孩子是乘坐小轿车来的”。“小轿车”三个字就介绍了乔治。
再比如:“乔治狠了狠心,把伞扔掉了,爬到树上。梨子还没熟,味道又苦又涩,乔治的手还被梨树上的刺划破了。”——作者没有直说乔治吃了梨子,但他分明吃了,如果没吃,怎么知道“味道又苦又涩”呢?
常说读书得间。作者想表达的东西一定在字里行间。有时候,语言含蓄一点更好,这样阅读才有更多乐趣,且耐看。就像烟花与蜡烛,看多了,蜡烛更有味道、更有空间。
此为我个人解读,个人观点,很可能与作者本意有差别。但阅读,就是要读出自己的味道。其实很多东西我们心头都闪念过,或不在意,或不相信,直到读到别人的作品,才想起来,才注视它。从别人的作品中读到自己的思想,这是阅读最大的意义,让我们看见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