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味道的“最爱”

陪伴着先生在茶马古道上挂职十年,我随他一起跑遍了大大小小的云南境内盛产普洱茶的古茶园、生态茶园、万亩现代化台地茶园……

走到哪里都会品尝到不同茶山、茶园散发着各种茶香的普洱茶。茶喝多了我才发现舌尖的味蕾对味道有着强烈记忆。

我若坐在茶台上用心品尝不同茶山的每一款茶,它产自哪一个茶山都能品出个八九不离十,更有一些有些我熟悉的茶客甚至可以喝出每一款茶出自哪一个茶厂,由谁制作。这就是舌尖上味蕾的记忆!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品尝着老北京的美食长大,即便是十几岁当兵都从没有离开过京城,许多美食都是我的最爱。

只是近十年我经常来往于云南——京城之间与京城聚少离多,去年先生退休,再次回居了北京

一天在餐桌上先生突然感叹的说:“媳妇,你的厨艺水平跟云南相比急剧下降,肉没肉味,菜失菜味,越吃越不是味了。”我诧异的说怎么会?同样的做法怎么不是味了?最后我们断定是食材的问题,在云南餐桌上的肉、蛋、蔬菜都生态的,猪肉是老百姓用自家的苞谷、青草喂养的家猪,鸡蛋是吃虫、草粮食的散养的柴鸡,青菜是当地农民自家地里收获的,厨艺的下降首当其冲的是现有食材出了状况。而偌大北京的市场食材三六九等,要想保证厨艺水平需要精心挑选生态食材。

这让我联想到前不久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北京的三宝乐面包坊,在我的记忆里是做工考究到位的日式面包坊,而今的三宝乐已今非昔比许多大的超市和购物中心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儿女们小的时候每周早餐能吃上一次,对他们说都是非常开心的事情。

前段时间孙子幼儿园放假,在家小住每天要照顾他的早餐,突然想起三宝乐面包是最好的早餐主食于是乎领着孙子到附近三宝乐面包坊去买面包,边挑选边对孙子说这是你爸爸小时侯的“最爱”,孙子告诉我就选爸爸小时候最喜欢吃的那种,挑选了两款老样式面包回家。

第二天早上兴致勃勃的拿出来给孙子吃,他咬了一口说太难吃了,我顺手拿起来尝尝了尝,真的不敢恭维,这还是三宝乐吗?在舌尖的味蕾记忆里找不到过去三宝乐面包的味道了。没有了面包原有的奶油香味,白色的奶油完全没有了奶香像是用什么奶油的替代品合成的,除了甜就吃不出别的味道。刹时,觉得曾经的“最爱”丢失了

北京生产的豆制品素鸡、烤麸等那也是我的最爱,纯正豆香伴着肉香的味道在那个商品匮乏的时代是我记忆中最美味的食品。

就在十年前我还曾带着它到云南,受到云南好友们的赞赏。

也在不久前我在购物中心又上见到了久违的豆制品,外表上还是原来的样子,兴冲冲的买了两大包,本想像过去那样开袋即食,不曾想此豆制品已非记忆中的味道,嚼在嘴里起码的豆香都荡然无存,没办法只好买来生态猪肉再一次加工处理后方才找到些许味蕾记忆中的豆制品味儿。

事后我想:十年莫非是我们这一代老食品人都陆续退出了工作岗位,新一代的食品加工的制作者们,为追求着市场利润的最大化,未能守住产品的质量?没有能从选择食材入手

致使这些我熟悉的食品变了味道?我想说:一件大众喜欢的食品,没有了制作者对原材料的把控、坚守、创新,前人用自己一生创造的再好品牌,都会被后人在追逐利益最大化中砸碎。真想再在市场上找回“最爱”那是我的记忆、念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