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介绍 户部官票伍拾两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有户部官票伍拾两一枚,竖式。官票纸质为高丽纸,靛蓝色印制。票幅为316x190mm。

票面四周长方形界栏内为靛蓝色五条五爪龙水纹图,上方用汉满两种文字横书“户部官票”四字,中书“准二两平足色银伍拾两”,左书“咸丰叁年玖月二十八日”,右书“樓字第五千四百五十九号”,下部为小楷书写的法律条文“户部奏行官票 凡愿將官票兑换银钱者与银一律并准按部定章程搭交官项 伪造者依律治罪不贷”。面额上加盖汉满文“户部官票永远通行”方形官印,左边与号簿相连,骑缝处盖“户部官票所关防”长方形朱印,号簿编号数留存。右边与票根相连,骑缝处盖户部堂印,发行时截下票根,以便核对。票左下角有木戳小压花,背面为流通记录。

清道光三十年(1850)太平天国军起义,战争失利及黄河连年决堤至清政府税收大减,财政窘迫国库空虚。为筹措补救军饷、修筑河道费用,解救财政危机,朝廷不得不一改长达一百八十余年不印发纸钞的初衷,于咸丰三年(1853)开始发行户部官票。官票上虽印有“凡愿将官票兑换银钱者与银一律”,但实际上往往不能兑现,受到多方抵制,因此发行不久即贬值。同治元年(1862)十一月初七才正式下旨由同治二年开始各省地丁某项一律停收“钞”“票”。户部奏“各省未经收回银票……截至六年底为限,限满仍有收存银票作为废纸。”流通仅十多年的官票遂与宝钞一起寿终正寝。

目前所见户部官票有咸丰三年至咸丰八年共六个年份,其中咸丰三年较为少见。户部官票的发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试行阶段,从咸丰三年五月初至七月上旬。第二阶段为推广阶段,从七月初十开始至停止发行。官票共四种不同版别,主要集中在咸丰四年五月之前,而最主要的三种版别则发行在咸丰三年。

“官票”又叫银票,以银两为单位,票面写“户部官票”。官票实际发行时有一两、三两、五两、十两、五十两多种。户部官票因发行时很慎重,因此与以前元代、明代宝钞相比较,有以下几点发展:

1.纸币上不但有年号,并填写有制钞年月日。

2.纸币上开始有编号和冠字。

3.无论制钞年月日或编号、冠字均逐张填写,并且字体非常工整。

4.初期户部官票在右上角加盖有付库日期,左上角盖有“正郎×”“副郎×”验讫骑缝印,表明其发行有严格的制度。

5.背面空白,可填写流通记录。

6.印钞纸张上已加上细的纤维丝,加强其防伪性。

参考资料:

1.戴建兵 陈晓荣:《中国纸币史话》,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2.王允庭:《户部官票版式初析》,《中国钱币》2008年第4期。

3.赵隆业 徐枫:《咸丰户部官票研究》,《中国钱币 》1994年第4期。

(本文供稿  张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