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菜鸟老师的碎碎念】我是菜鸟,但我会努力飞翔!
序
2017年7月,完成了从一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向特殊教育教师的转变,这四年我一直在为这一天做着准备。我觉得很多事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比如我与特教的结缘,我与卢湾辅读的结缘,甚至我与即将带班的每一个学生和家长的结缘。
在台湾交换期间,听了很多一线特教教师的经验分享,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话“用一颗父母的心,陪孩子走一生的路。”也许刚走入社会的我尚显稚嫩,实习之初,对学生如厕问题也茫然不知所措。但是,我始终坚信如果洁癖的我可以克服心理障碍帮学生擤鼻涕、带脑瘫学生上厕所,那么我也可以用一颗父母的心,去尽我所能做好老师的角色。
当我得知我工作的第一年就要接手一年级的时候,内心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我可以从头开始,一年级的孩子犹如一张张白纸,他们可以在我的塑造下尽可能变成最好的他们;忐忑的是我知道一年级意味着除了教学,我还要负担起更多的责任——学生的身心安全、家长的心理调适……这些对于一个新手老师来说,无疑都是一个个艰巨的挑战。
但是,因为喜欢,所以无畏,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便只顾风雨兼程。
文字向来是我情绪的宣泄口,用同样的方式,我想去记录下我和从教生涯中第一届学生的故事,记录下我的特教菜鸟经历,记录下我的成长和孩子们的改变,如果能触发同僚菜鸟们的一些共鸣,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一、新生家访①
从小到大我没被老师家访过,所以当我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去家访时,我非常紧张。因此,在“家访”之前,我百度了很多攻略,结果却发现网上的攻略大多是家长如何应对老师的第一次家访,不禁苦笑,原来家访的双方都在“胆战心惊”呢。
呵呵一笑过后,在带教老师的陪同下,在魔都七月的艳阳天里,我开启了家访的第一站。现场的氛围比我预期得要好很多,仿若一次做客,唠唠家常,很自在地聊天。因为并不知道要和家长引出哪些话题,第一次家访大多是在静静地听着带教老师与家长的聊天,聆听也是一种思考和学习,从他们的对话中,获知孩子背后的那个环境;在孩子最自然的生活环境中,观察孩子最自在的表现……这也许就是家访的必要性的重要性。
当然,这些都是所谓的“假大空”式的套话,不想赘述,在这里我只想谈一些首场家访的一些感触。
即便说“万事开头难”,但是,我的首场家访却是个非常不错的开始。两个不同障碍的学生,两个不一样的家庭,却给我同样的感触——家长对障碍的接受度很高。
“我觉得是宝宝(化名)给了我信心,她很快乐,健康快乐就是我们做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期望啊,她现在很快乐。”——一位唐宝宝孩子的母亲如是说。
“我们知道他不可能考清华北大,我们只希望他以后能好好地、甚至独立地生存。”——一位自闭症孩子的外公如是说。
大学四年,我接触过很多特殊儿童及其家长,其中不乏这类心态很积极的家长,但是,当我真的作为一个班主任听到家长们对我说这些话时,内心的感受全然不同。唐宝宝的母亲起初还担心社会对孩子的不接纳,但是当街坊领居都热情地对待她的孩子的时候,她感受到了这个社会的宽容;自闭儿的外婆说起孩子罚站后向老师撒娇求饶,老师抵挡不住孩子的可爱攻势饶过了他,说起这事时,孩子的外婆脸上洋溢着欣慰感。这个社会的一些小小的举动,会成为这一群家长内心无比强大的支撑。那么同样,是不是我们作为老师所尽的每一份责任,致使孩子的每一个好的改变和成长,都会为家长提供面对未来的强有力的信心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我觉得很多时候特殊学校和医院一样,都会是一种安全感的来源。而我们作为这份安全感的施与者,压力很大,责任也很大,但与此同时幸福感也就因为这样的给予而获得。
此次家访的自闭儿认知和记忆力都尚可,在上海这个融合观念较为普及的大背景下,这个孩子是很有可能进入普通学校的,但是当面对孩子究竟要去特校还是普校时,家长选择了特校,甚至费劲心力卖房买房落户学区,因为赞成我们的办学理念,因为耳闻我们学校的教学教风,因为出于孩子最好的发展考虑……听着家长讲述这一路“坎坷”的“择校”过程,我和带教老师都非常讶异并且很感动,因为被信任。这份信任是一份沉沉的责任,一个孩子的背后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身上寄托着一个家庭的期望。今天,他们将孩子送到我们学校、送到我的手中;明天,我要把一个怎样的孩子交还给他们呢?
家访结束前,孩子用甜甜的吻向我们作别,甜甜的笑颜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会记住他们此刻的笑容,此后的日子里,我要尽我所能守住他们最简单、最无邪的快乐,同时,也要让他们的进步努力赶上生理年龄的增长,让他们在自己的最佳状态中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
寥寥数字却是道阻且长,但依旧无惧无畏,用一颗父母的心,陪孩子走人生的那一段路。
作为一个特教菜鸟老师,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但我深信我会努力去做到,求实创造,为人师表,不负韶华,不畏远方!
我是菜鸟
但我会努力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