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时过境迁,煤油灯悄然退身,逐渐演变成老物件

煤油灯照亮我前行(外一篇)

文/乔加林(江苏)

人过四十,开始怀旧,童年、少年时的那点事,经常自觉不自觉地找上门来,勾引你不由自主地去回忆、思索。
在七十年代,最能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问题就是照明,从我能记事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靠煤油灯照明。一根长长的棉线从一根用铁皮做的细长径里面通上来,火柴一点,灯就着了,亮或不亮,可以用挑长或挑短露出的细线加以调节。
煤油灯,也叫“洋油灯”,毫无疑问,那煤油是从外国进口的。人们用“如豆的灯光”来形容油灯的亮度再恰当不过了。在我小的时候,农村还没有电。家家户户都备有一个或几个煤油灯。煤油灯的结构极其简单,我家的煤油灯是用一个白色玻璃瓶做为灯座,上端覆盖一个圆形的鉄片,中间穿过由多股细线捻成的油捻子,一直拖到盛油的瓶肚子里。瓶肚子里的透明液体我们叫做煤油(老人们通常叫做洋油)。
我出生在70年代初期,也正是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尤其是在比较闭塞的苏北乡下。在那里我曾经历了无数个靠煤油灯度过的日落后的时光。煤油灯昏黄的光环时常像一粒萤火虫般飞进我的记忆,点亮一个个深藏在心底的旧梦,让我又看到了父母摸黑劳作的身影,看到了一灯如豆的饭桌上,认真作业的小伙伴……
在我记忆里,大部分人家,都在使用一种自制的简式“煤油灯”。自己动手制作一盏煤油灯,材料很简单,就地取材,选一个大小适宜的、带金属瓶盖的玻璃瓶,在瓶盖正中间穿一个大小适宜的洞,插入一个薄铁片卷成的小圆筒,用棉绳做灯芯,灯芯上端从小圆筒穿出,点燃即可照明。由于自制煤油灯缺少防风玻璃罩,从堂屋到厨房的移动往往要用一只手或身体遮挡才行。煤油管子越粗灯便越亮,但是基于节约用油的目的,父亲做的管子总是比黄豆还细,天黑后点起来,喷出比黄豆稍大些的小火苗,屋里虽然不是漆黑一片了,但亮起来的,也就只有巴掌大那一小片,其他地方亮光打不到,便蒙蒙胧胧的,墙上或顶棚上那些陈旧的报纸和水渍印,在半明半暗中仿佛变成了张牙舞爪的魔鬼欲向人猛扑一样,阴森恐怖。没有大人陪着,一个人时,多少会有点害怕的感觉生出来。
晚饭后收拾利索,一家人会或远或近围在煤油灯前坐一会儿,手里有活计的理所当然凑在最前面。往煤油灯跟前凑的最少的是父亲,大部分时间不在家,即便偶尔回来,也早早躺下睡了,再早睡了的自然是疯玩一天玩累了的我和姐姐们,已经上了学的姐姐,少不得趴在灯下做会儿作业;到冬天,守在灯前最多的,是母亲,她要为我们制作过年穿的新鞋。
做鞋最费功夫的,就是纳鞋底,看着母亲守在一闪一闪的小煤油灯下,扯过来拉过去地细细纳鞋底,也算童年最温馨的旧忆之一。那时候很好奇,不知道母亲纳鞋底之前,为什么要将长长的老针在头发上蹭几下,而且纳的过程中间,也断不了拿针在头发里不停地蹭,直到长大后才明白那是在给大针过油,针在头发里蹭的时候,天然的发油就自然地粘到针上,等针往鞋底里扎时,能发挥润滑剂的作用,纳起来就又快又利索。
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不注意,就背上母亲缝制的花书包送进了学堂,小学时还好说,摸黑赶夜的时候少。每当我趴在小桌上写作业,母亲总要叮嘱我离油灯远点儿,小心烧了头发或眉毛。写完了作业,是不可以浪费洋油的,当我们各自钻进被窝,缝完衣服的母亲直直酸痛的腰,喊了声:睡觉了!然后吹灭了油灯,随之一股刺鼻的煤油味袭来,屋里顿时一片黑暗。
等我上初中时,已是八十年代了,生活条件已经在慢慢转好,农村也开始用上电了。到晚上,村里供电的时候也越来越多,偶尔会停电一两天,家家户户都还保留煤油灯,平时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备用。
如今,在我老家里还收藏了几盏形态各异的油灯,其中有两盏是带有玻璃灯罩的,一个像个小烟囱,另一个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在当时它们对平民百姓来说绝对是奢侈品,不光是价格昂贵,更主要的是,煤油灯扣上灯罩后,洋油燃烧充分,灯虽然是亮了,但同时比较费油。难怪我家的油灯母亲一直不肯扣上灯罩呢。
有关煤油灯的俗语也很多,比如:“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灯盏再小能照亮,油篓再大不搁舀”、“灯窝里没有油熬捻子,腰包里没有钱急汉子”、“灯苗虽小,能照亮间屋;羊蹄虽小,能走出条路”等等,深奥的道理被说得通俗易懂。
时过境迁,煤油灯悄然退身,逐渐演变成老物件,消逝于漫漫时光长河中。如今,只能把煤油灯深藏在心底,化成一盏永不泯灭的心灯照我前行。

农家土灶饭菜香

上世纪70年初,我出生在苏北一个偏僻的乡村。那时候,我们村连烧煤球的条件都没有,家家户户都使用自制的土灶台烧锅做饭。说起土灶台,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听说过,但见过的就很少了。
早期的土灶很简易,都是用当地的泥土混合上麦麸,加水搅拌,就像和面一样,不能稀也不能太干,和好土后,依照着一口铁锅用手小心翼翼地盘出一个约50公分高度圆筒土灶,为了美观,要用手沾水来回被圆筒里外抹平,还要让灶壁厚实均匀,圆筒壁厚度约6公分。在太阳下晾晒干后,在表面再刷一层厚厚的黄土皮子,抹的油光滑亮。摆放在厨房墙角,在上面一左一右安放两口铁锅,一大一小,这种简易土灶基本上没有灶台面。后来人们生活条件逐渐提高,土灶又改用土砖、红砖建造,上下两层,中间有漏灰条板,柴草燃烧后,灰就会漏到下面,利于柴草燃烧。土灶台一般都建在厨房的一角,紧靠窗口下,有长方形和半楕园形两种,一根正方形的烟囱直通屋顶,每到做饭时分,整个村庄弥漫着阵阵菜肴的芳香。
土灶台,别看它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外形丑陋,但是,一家人的顿顿饭食,都成就于它的胸腹中。
记得小时候刚学着帮母亲烧火的时候,看着灶膛里燃烧的熊熊大火,却不知怎样去添柴,只是一味的往里面塞干柴,本来烧得很旺的火,顿时被我这样一顿猛塞,压得死死的,不见一点火焰,只见浓浓黑烟直往外冒,熏得我眼睛都睁不开,在一边咳嗽干着急。母亲在一旁看着我如此狼狈的样子,就对我说“火心要空,人心要公”,要把柴火支起来烧,那时候不懂得母亲说的这句话,在我的理解上就是柴少添点,让火空心。我按照母亲的说法开始添火,在灶膛里掏出多余的柴火,用火棍子把干柴支起来,让火空心,看着火还着不起来,一时情急忘记了旁边的风箱,直接用嘴对着灶膛口吃气。突然,火苗从灶膛口猛得一下子蹿出来,顿时闻到一股头发烧焦的味道,我赶紧跑到堂屋的镜子上一看,眉毛、头发被烧焦。现在有时候回想起来,想想当初狼狈的样子,忍不住得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逐渐明白了母亲说的那句话:柴火中间空起来才能使火能接触到更多的氧气和空间,让火烧得更旺;做人应该把公道放在首位,才能无愧于心。
土灶台,大铁锅;虽说土,一家一户,却拾掇得干干净净。如果谁家有烧猪肉的,肉香味能飘满整个村庄。做出来的大米饭,远不是现在的电饭锅煮出来的能够比拟,尤其是,饭熟的时候,老远,就能闻到香喷喷的焦米香,直钻鼻孔。这柴火饭的撩人肺腑,没有乡居的日子,没有亲身体验,恐怕是很难说出它的可人滋味,自然在心里边,也会少一些留恋,少一些烙在心底的蕴味。
记忆里,母亲每天都在灶台上忙这忙那,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父亲坐在灶膛前,一把一把往灶膛里塞柴禾,红红的火光,映照着父亲的脸,他脸上的皱纹,也在火光的闪烁跳跃中,或明或暗。锅里煮的菜,咕嘟嘟直响;母亲会不时跟父亲交代,灶膛里的柴火,或加或减;如果是蒸饭,等听见饭粒细微的爆响声,有香气开始溢出锅盖的时候,母亲会让父亲把灶膛里的火,慢慢悟了,锅里的饭,慢慢蒸,这样做出来的饭,又松又软。
在老家,如果有谁家遇事时,普通的土灶台,一旦遇上红白喜事时,就会忙得不可开交。因为要大摆酒席,自家里的一个土灶自然不够用,还得在外面用土砖糊上泥巴,搭个简易的土灶,架上几口大铁锅,然后烧水、炒菜、烧饭,那种热闹场面孩子们最喜欢。
1989年3月,我当兵入伍,离开了家乡在部队这所大熔炉里锻炼,这一锻炼就是十来年。自从离开了家,就很少吃到土灶台上做出来的柴火饭。部队转业后回到家乡被分配到县交通运输局工作后,由于父母亲年迈体弱,我把两位老人接到城里生活,就这样告别了老家的土灶台生活。
随着日益加快的农村城市化,土灶台渐渐的都被现代的燃气灶所替代,已经非常的少见了。这些现代化的工具虽然用起来方便,但是,无论怎样,再也做不出故乡土灶里烧出来的饭食味道。

作者简介:乔加林,男,笔名乔侨,江苏泗洪人,军旅生涯12年。江苏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会江苏分会副会长;泗洪县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分金文学》杂志编辑。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青年作家报》《中国文化报》《检察日报》《人民代表报》《国防时报》;《军旅青春文库》《党的生活》《晚霞》《新青年》《金田》《领导科学》《连云港文学》《火花》《风流一代》《莫愁》《雪莲》《龙门阵》《北方作家》《金融文化》等国内外200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900余篇。

本期责编:小山、吴桧

——投稿邮箱:qcsk2019@qq.com

你好,青春

青春诗刊  Youth Poetry

Welcome to join us

关于我们
刊物题字:贺敬之
顾问、名誉主编:思宇
法律顾问:刘克(律师)
策划总编:这个大叔不算老
执行主编:雨石
副主编:田家、王征珂
编辑部主任:小山
编委:胡春良、陈子怡、陇青、阳陀螺、独行逍遥生、吴桧
美编、校对:浩星小焰

《青春诗刊》常设栏目主要有:大学生诗潮、实力诗人、当代诗坛、诗坛五人行、青春回眸、探索发现、巾帼情怀、诗海拾贝、古韵流芳、诗歌评论、散文小说等栏目!请作者将自己未在他处发表过的原创诗歌作品1-9首(3首以上请附100字内个人简介和生活照一张),投递至本刊邮箱。为符合选稿发表要求,我们可能会针对某些初学者的来稿稍作修改,如不同意,来稿时请注明。被录用稿件正常7-21天内会刊登在公众号,期间切勿一稿多投,录用后不再另行通知,请关注公众号查阅,逾期可另投他处。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若发现,一律删除。一经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即视为作者已默认授权本平台独家原创首发权利,不再另行说明。

本平台文章接受赞赏,赞赏金额超过20元的,将50%支付给作者为稿费,剩下的及未超过20元的,将作为本平台运营发展等费用。感谢支持和谅解!
主管单位:青春诗歌文学创作研究会
主办单位:青春诗刊文学社
出版单位:

编辑协办:《青春诗刊》编辑部
期刊刊号:ISSN  2708-5856
地址:中国香港湾仔道165号乐基中心14楼
请关注我们,守候心灵美好的精神家园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青春诗刊》官方公众号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稿邮箱:qcsk2019@qq.com

请关注我们

目前5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0)

相关推荐

  • 【天下爹娘】伴随一生的光和温暖 ,是奶奶和她的“洋盏”

    好几年没回赣南老家了, 近来常常想念奶奶. 每当想念奶奶, 就自然想起奶奶的一盏小煤油灯-- 奶奶的油灯 文 | 黄友华 1 自我幼时记事起,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奶奶受"爷爷奶奶宠长孙&q ...

  • 乡土散文丨儿时的土灶台

    文/江浙一兵 图/来自网络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一年冬至夜,仿佛又闻到了儿时故乡土灶台煮长饺子的香味,我下意识地咽了一下口水,不知不觉离开故乡已有35年了,思乡的情愫倾刻间在冬至夜滋长,我的思绪也早已飘 ...

  • 散文||消逝的土灶

    消逝的土灶 小时候,家里的土灶是土砖垒砌的,一大家人,锅大灶也大.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的家乡位于大别山南麓的丘陵地区,既依不了山,也靠不了水,历来都属于贫困地区.在我的记忆中,除了经常吃不 ...

  • 温暖的灶台

    温暖的灶台 文/周翠珍 我是吃着柴火烧出的饭菜长大的.几十个春秋过去了,我依然留恋灶台上的光阴,留恋灶台上的温情,留恋灶台上氤氲出的饭香,留恋围着灶台吃饭的那一刻时光. 那个时候,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一口 ...

  • 故乡,父母不在了,也就没有了“乡愁”

    故乡,父母不在了,也就没有了“乡愁”

  • 【阅读悦读丨散文】孙树恒《记忆里的那些老物件》

    [阅读悦读丨诗歌]孙树恒<青城无处不飞花> 文/孙树恒 [作者简介]孙树恒,通辽市奈曼旗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在线签约作家.出版个人诗歌集<长夜当歌> ...

  • 春天的诗句最美的情书散文随笔

    春天的诗句最美的情书散文随笔 (一) 沿着时光的小径,看绿意在陌上草长莺飞,隐在时光深处的暗香也在悄悄苏醒,那首风吹雨落的诗句,就像这慢慢走来的春天,潮湿的心又一次为你浪漫,徐徐的涟漪是我为你洇开的 ...

  • ​散文随笔《秦巴植物园》作者/金玉

    荐赏 金素洁佳作 作者简介 金玉,简书名,玉妮.家住湖北十堰.手机号13593718009.喜欢文字,记录生活. 秦巴植物园 文/金玉       这几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我们带上女儿,一起走进秦 ...

  • 散文随笔春 语

    春语 文/魏巍 历经疫情以来,每天蜗居在家,一直在等待,等待春天到来,等一场姹紫嫣红,等风悠然在耳边穿行,去和最亲的人在阳光里筑梦,在花香中深情陶醉-- 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值得等待.就像这个春天的到来 ...

  • 散文随笔:不一样的叫卖声

    无论是住在都市亦或乡村,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卖声.乡野间的货郎的鼓声,卖香油的梆子声,曾是风靡乡村的优美乐章,可惜我们现在已不大听到.'味美牌专业卤鸡蛋,三个鸡蛋一块钱, ...

  • 【自传体】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前言篇)

     [自传体]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前言篇)---    作者///桂西老庞说 [内容简介//前言]: 是啊,在我的这一生中,飘零创痕曲折,真的是"我昔自蜀归,百年已过半.观棋未终局 ...

  • 【01】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0一篇)

    [01]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0一篇)---                                   作者///桂西老庞说                            ...

  • 【02】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0二篇)

    [02]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0二篇)--- 作者///桂西老庞说 - 题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退休的光景里,才知道那些曾经创痕过往,在心思絮语里,形成一行行象形文字所组成的斑痕 ...

  • 【03】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三篇)

    [03]退休殇感★心思絮语(散文随笔系列之三篇)--- 作者///桂西老庞说 - 题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退休的光景里,才知道那些曾经创痕过往,在心思絮语里,形成一行行象形文字所组成的斑痕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