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作文13: 写作文如何避免偏题?(2)
材料作文写作,如何做到不偏题?
一、抓住材料的主旨。
一段文章要表达什么,可能表达的意思比较多,但总会有一个主要意思,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中心思想。一段材料必然有“中心思想”,抓住材料的中心思想来写,就不会偏题。
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乡村小伙子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工作多年。问他想家吗?他说当然会啦!有人安慰说,距离产生美。他说,距离产生距离,每次好不容易回趟家,都要花好长时间也要费好多周折呢。
这是去年盐城市高三模拟试卷的作文题。
你觉得这段材料的主旨是什么?
是讲小伙子离家工作很努力,值得肯定?
还是讲故乡美好,值得怀念?
还是探讨距离能否产生美?距离是值得肯定,还是否定?
显然,应该是第三点。那么,你围绕距离写,就不会偏题了。
所以 ,材料作文不偏题,首先要抓材料的主旨。
如果材料比较复杂,表达的意思有些含混,指向的角度比较多,如何避免写作偏题呢,还有一个诀窍如下。
二、抓住材料的关键词。
如上面的例子,材料中反复提及的词是“距离”,抓住这个关键词来写,就不会偏题了。
我们来看,201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字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这段材料的关键词有三个,“说话” “个性” ”“创新“。我们抓住这三个关键词来立意,怎么可能会偏题呢。只要从“说话”谈起,来谈彰显个性和创新,文章很好写的。
在实践中,有些同学写作不容易偏题,有些同学却常常偏题。补救的方法就是上面两条。你把2016年的所有高考作文题都研究一下,用上述两个方法试一下,在每个作文题下写个作文立意,再去对照对照媒体发布的满分作文。仔细体会,就能悟到不偏题的方法了。
下面是盐城市高考模拟卷的满分作文。有关“距离”。先讲解立意,再有好作文展示。
针对上面那则材料,可参考的立意有:
1、距离产生美。这是美学上一个著名命题,说的是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过程中,必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如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最终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平常我们所说的“久居之处无美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等情景,就是距离过近影响了审美;而“秦砖汉瓦”、“古景旧迹”等,则说明距离越远,越能给人以深沉古朴之美。这些都是审美的时间距离在起作用。
“距离产生美”在人与人相处中有怎样的体现呢?我们可以想到“君子之交淡如水”;想到人要与“物质”“金钱”“名誉”“地位”等保持适当的距离;想到人要成功,必须与“安逸享受”等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可从“审美”谈到“社会生活”,谈到“人生”,文章就有深度了。
2、距离就是距离,距离并不美。这方面立意写作,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可以谈亲情不需要“距离”,谈“人心”不需要距离,谈社会的不同阶层不需要距离,谈我们与传统的经典文化不需要距离……。这些方面不仅不要距离,还要消除距离。联系实际生活写作,针砭时弊,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3、围绕“距离”写离乡奋斗打拼的可贵。小伙子离开家乡出外闯荡,勇于抛开“安逸享受”而发展成就自己。他离家的“距离”远了,与自己的理想“距离”就近了。写这个立意的文章,可联系实际,如今有不少年轻人甘做“宅男宅女”,甘做“啃老族”,不愿意为自己打拼,结局是很可悲的。这方面,仍要围绕“距离”写。
4、围绕“距离”写如何拥有真正的“家园”,写人与“家园”的距离。何为家乡?与家乡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人离开了家乡,“心”是否也离开了家乡?游子是弃家乡而去,还是感恩回馈家乡?此角度立意,要注意几个关键词:家乡、距离、游子回馈。游子不管身在何地,都应有一番对故乡之“根”的情意。
下面两篇优秀作文,都是近乎满分的作文。
优秀作文1
当归
父亲常年在昆山工作。记得2007年的除夕夜,是与母亲一同裹了被子喝着米酒度过的,那年过年父亲也没有回来。
那时候身体不好,不爱见光,吃不得多少东西,面色总是隐隐发青,没有血色。母亲买了许多红枣与坚果,请人熬成花生糖一样的物事,用小刀切成片放在我的书包里。母亲是爱我的,甚至低下头去找邻居商量能否种一些爬山虎为我挡住阳光。
渐渐地,不再在意父亲的近况。仿佛生活里没有他,日子也不会偏离方向。
是树叶染上了寒霜的那一天吧,从母亲那里得知父亲即将归来的消息。那时,我正在摆弄一株宝石花的芽,曾经设想过的欣喜不过是不慎碰落了一片芽罢了。
梧桐树籽洒落双肩时,父亲带着满面尘土归来了。进门的一霎那,他喊道:“丫头,让老爸来抱一下吧。”我默然,旋即转身躲开了他大张着的双臂,似是本能的排斥。他有些窘迫尴尬,幸得母亲拉了他,让他坐下。
这算什么?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面,除了一层血缘之外,只怕连母亲的同事都比他更亲切些。“他是你爸啊!”母亲责备我的冷淡,我接了一句“谁让他总不回来,饭都一直没在一起吃,何况是抱?”母亲无语,放任我去写作业。
次日清晨早起,闻得一股药香。揉揉昏沉的头,一眼瞧见了桌上放了一碗黑色汤药与一张字条。扯过来看,字条上有一句:才熬的当归和黄芪,补血的。不由一笑,是母亲的笔迹,纵然生我的气,也不忍心与我冷战。我起床后去梳洗,却听见父母房间有轻声话语传来。
我的听力很好,常被母亲戏称为“狗耳朵”。此时,便顾不得什么,立于门后偷听。
“熬的糖块还剩多少?不够了我再叫人去做吧。”这是父亲的声音。母亲说:“自己做也行的,请人做化钱多呢。”“那就我来做。我记得她从前最不爱吃红枣了,嫌红枣皮硬塞牙,如果不弄成糖,那些补血当归她是吃不下去的。”“你寄的那些中药,不都吃下去了嘛,只要放点甜的。”
我愕然了,双腿一时有些酸软。父亲从来是爱我的,只是想要给我更好的生活,总是常年出外打拼。天光落入眼眸,我一时落下泪来。
不由地想起那些留守儿童来,他们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面对归来的父母呢?他们会将怨言化作理解吗?他们真能懂得父母的“不归”是为了什么吗?
爬山虎在墙上柔柔地抖动,在阳光下它红得像花儿一样。
(作者写了一篇极好的记叙文。叙写父亲离乡奋斗,和女儿的距离越来越远,彼此也有了隔膜,父亲一朝回归,女儿才发现父亲一直深爱自己,心与心并没有真正的距离。本文选材极好,写自己的事,情感真挚,打动人心。从写作角度看,作者语言虽朴实,描写却细腻,对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的描写都很生动,对景物的描写是简洁而恰到好处的白描。作者以“当归”为题,一语双关,使文章更添情味。)
优秀作文2
何处是归程
刘亮程曾在《风中的院门》一文中说:“我知道所有归乡的脚步,都已踏上虚无之途。”我试图拂去这字字千钧压在心头的重量,却始终拂不去故乡的院门吱呀摆动的残影。
我们每个人,不管是否身在家乡还是远离家乡,都与“故乡”两字横隔了一段遥远的距离。现代化的推进似乎给故乡做了一场面目全非的手术,钢筋水泥渐渐为泛黄的记忆镀上了锃亮的外壳。我们生活在水泥森林里,沉默着低头叹息。远方,似有故乡的啜泣。
归程何在?故乡何在?
我看见的,不仅是回忆与现实的距离,更是现实与文明的距离。我们抛弃了土地和土地上的庄稼,在土地上建了无数工厂,让化学污染物污染了田原。我们废弃了精致的手工,使传统工艺变为粗陋的机器流水线,精美的瓷器变得粗鄙。我们推倒了古老的城墙,代之以千篇一律的建筑,使得千城一面,毫无个性。我们似乎现代化了,但与真正的故乡距离越来越远……归乡之路在哪里?文明和记忆搭建起来的故乡又在哪里?
从前,倘或你让一个北京人证明自己的身份,他准会用大碗茶、巷子间的吆喝,还有飘着酱香的烤鸭来回答你,用城墙、护城河和四合院来回答你。而现在,倘若你对一个北京前列青年如此说,他定会想方设法地拿出他的户口本、房产证等一切来证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故乡的理解,就变成了在一个地方所拥有的财产与声望了呢?
汉娜·迪德罗斯曾说过:“文明应是一种更为深远的东西。远非电话、电灯等能够代替。”我们与故乡的距离,来自现代化的“通病”,还是来自现代化下人们心中暗自滋生的贪欲与腐臭?
我听见远方,故乡在啜泣。而彼端的游子,用枯萎的心埋葬了回乡的归程。
我们似乎回不去了。我们跨得过这遥远的距离么?
物质诚然丰富优裕,能让人享受。但物质也在消磨着什么,使我们遗忘着什么。滴水穿石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仰。只有一颗赤诚的心,才能划开世间茫茫的雾霭,抵达彼岸的故乡。让我们永存一颗赤子之心,去找到文明的接口,找到回乡的路途。
日暮乡关,烟波江上,故乡的归程,亦即心的归程,文明的归程。
(这篇议论文作者围绕“距离”谈我们的“家园”。我们真正的故乡——物质的和精神的故乡都变异了,作者列举现象阐述了“故乡”的“失去”,呼吁我们应该找到“回乡的路途”。
文章用较多的篇幅来谈社会现象,用较少的文字来议论我们应该怎样做,是不是有所偏颇呢?我们说不是的,谈社会现象实际上已经蕴含了“批判”,已经让人看到危害性,已经蕴含了警醒人的力量了。所以,用较少的篇幅议论怎样做,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