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开的老照片收藏馆
苏州山塘街有一个老照片收藏馆,是我们大学时的老师谭金土老师开的。大学一年级时的写作课主讲的是朱子南老师,他手下有两个哼哈将,一是谭老师,负责甲班,还有位姓卞,负责乙班。我是乙班的,由卞老师给我们批作文。记得我那时写作文写得比较差,作文有四个等第,即优、良、中和一般,我似乎得了几次“一般”,那时真有点痛心疾首呢。
谭老师的“老照片收藏馆”在山塘街戏台右边,也是古色古香的房子,一楼是人家的旧书馆,收藏和卖买旧书,看到很多连环画,主人收连环画的要求是艺术性、文学性。走上逼窄的楼梯上二楼,才是老照片收藏馆。是一间长方形的屋子,大约有一个教室的三分之一那么大,确实不大的房子,中间有陈列的矮柜,四周也有些橱柜,墙上有挂着的老照片。四周堆了很多古旧的书本和照相本,这里主要是收藏馆,不是陈列馆。
莫言的题词。整个馆有暗淡的意境,有味道 。
楼梯上也堆满了书。窄的楼梯通往时光的过去。
我们去馆里时,谭老师还没来,我们就自说自话地上了楼,看起那些老照片来。老照片真是带着岁月的风霜。从前的从前,难得会拍些照片,有时要化重金,有时只是机缘巧合拍照。那时的人们对拍照总是很隆重,不一般的衣装,不一般的表情。有全家福,那是一家人幸福团聚的象征;有出游照,那是风景和岁月心情的纪念。看老照片就是穿过时光,去看另一时空人的生活,会认识那些陌生的场景,联想他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细节。
老照片们。是谁的形象,何时停格?
等了一会儿,谭老师来了。他风尘仆仆的赶来,同来的是一位扛着塑料袋的工人,原来这个做工的是替谭老师扛两袋老资料、老照片来的,谭老师随即付给他工钱。大约谭老师过段时间就要去各地的古旧市场,收集老照片和旧书。谭老师看到我们很高兴,并没有我们随便闯进这个领地随便瞎看而生气,反而兴致勃勃地介绍起他的收藏馆来。
我纳闷的是这个收藏馆又不收门票,又不卖旧照片,那么怎样经营和生存呢。谭老师回答的意思是基本不经营而生存,自己化钱收集老照片,研究老照片写一些文章发表,有人出书、出资料要老照片作配图,有就提供出去,大约也会有些报酬。这个藏馆只要付租金,不需要营利,因为是文化事业,也对山塘街的品位有利,所以租金应该是很有限的。
其实谭老师很早就收藏老照片了,也曾为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写了不少文章。从前,陆文夫先生写过一本《老苏州——水巷寻梦》,那里面有五十多幅老照片,是由谭老师提供的。
全景。
在谭老师窗前的桌上,我看到一本被书虫蛀蚀的黄纸书,封面上写着“日记”两字,翻开来,里面是用小楷写的日记,是甲寅年正月初一写起的,字非常漂亮。我喜欢看那些很私人的记录,这个1914年写日记的人是谁?他又记了些什么?我翻看了两页,大有兴趣。
(就是这本日记本。上面两根从前书场的书筹。)
小胡是最善解人意的,也最会跟人打交道,她对谭老师说:“好不好把这本书借给我们小刘看看?反正在宾馆也没事。”我原以为谭老师会不舍,哪知他立即答应,说好的好的,没关系的。我如获至宝。后来我就深夜在宾馆读这本“甲寅年日记”,虽然这个商人写的日记没有什么生活细节,但对着百年前一个人化几个月时间精心写就的日记,还是有些感触与感动。
就是右边这本被虫蛀的日记。
回家后,翻看谭老师的新浪博客,看到他对古旧文化的热爱,对收藏老照片有一份特别的情结,因着热爱也就活得很快乐充实。有一篇博客写他跟着旅游团去欧洲,然后去欧洲的小街小巷搜看老照片。开始说到导游为控制游客有几个方法,看了让人发笑,忍不住摘录一下:
“导游要控制来自不同地方的近50人的旅行团,采用的手段大致有三种:一是恐吓,把旅游目的地的治安说得一塌糊涂,唯有随时服从导游的指挥常能确保安全;二是拉长旅游线路,用长途大巴“囚禁”游客,这种将四十多座改造成五十多座的大巴腿都很难自由伸缩,因为要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德国、法国(加梵帝冈、列支敦士敦)五国游,整个旅游行程在2700公里以上,平均每天在大巴上呆的时间超过五、六个小时,加上吃饭,投宿,游玩的时间极少,这种坐大巴长途奔袭的旅游真可称“囚禁”旅游法。三是投宿在前不着村后不见店的郊外旅店,住下来就出不去,出去了也找不着北。”
谭老师在这种旅游情势下,竟还能在欧洲寻觅老照片,他说有破解四法:
“一,不怕恐吓,我知道欧洲绝对是个太平世界,愉快旅游,轻松旅游,想做啥做啥,一有空闲便自由溜达。二,睁大眼睛,看着窗外,旅途是风景的组成部分,不放过,不错过。三,投宿后的傍晚和早晨经可能多地在旅店周边游荡,欧洲的乡间郊外别有风情。四,绝不进商店,绝不买外国货,购物时间是我的自由行时间。购一张当地地图,确定集合地点、明确集合时间,开展我的旅游项目。”
最终谭老师看见了这些——
“欧洲十日游,我随时随地都在所到之处寻觅着老照片的身影,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的街头,我看到了大门紧闭着的古董店里陈列着的老照片,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我浏览了藏于深巷的古董店的老照片,在瑞士的因特拉肯,我关注了用老照片装饰的广场纪念柱,在少女峰顶的隧道里,我拍摄了陈列在隧道中的当年修建登山铁路的施工照片,我独自三进法国波恩小镇,在小镇的跳蚤市场上看到了出售的老照片,购买了一只二十世纪初美国产皮腔式柯达旧相机,在法国巴黎著名的塞纳河边和巡视了那里的旧书摊。我之所见,为一车旅客所不见,我之所购,为一车旅客所未购。”
然后,他得出了结论,说得非常精辟。
“世间的一切是为有心的人存在的,所谓闻所未闻、视而不见,并不是因为我们耳朵听不到,眼睛看不见,而是因为我们不想听,不想看。喜爱心生关注,长期的关注便会在大脑中形成兴奋点,一旦你所关注的事物出现,你大脑中的兴奋点便会亢进,你的耳朵便会竖起,你的眼睛就会发亮。”
这段话,着实让人有共鸣!
这样的陈设,我称为:凌乱而有货。
喜欢这个窗和窗前的小绿叶植物。
这张照我特喜欢。濮琴六(人名)四十六岁小像。家常的笑容。
过往的美女们。划起船桨,知谁在风中歌唱?
闺蜜照。坐在谁家门前,谁搬来了花盆,谁给她们留影?岁月或许动荡,内心安静能抵御一切。
最后祝老师的收藏馆越办越好。
欢迎大家光临山塘街的老照片收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