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客令与谏逐客令,一次重大战略抉择
逐客令与谏逐客令,一次重大战略抉择
扁舟秦汉系列之秦帝国的灭亡(七)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秦王国又发生了一起大案,这案子说起来其实也不怎么稀奇,但是引发的争吵却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这个案子就是郑国案。据说郑国是来自韩国的间谍,韩国害怕被秦国攻打,就派郑国来给秦国修了条郑国渠,说是通过给秦国修渠浪费秦国的人工,秦国就没有精力来攻打韩国了。
郑国修的这条渠叫郑国渠,一千年后的唐朝还在使用。至于为什么派间谍给秦国修一条灌溉千年,功德无量的水渠,就能削弱秦国,阻止秦国攻灭韩国,这其中的逻辑大约千百年来也没见有史学家能说明白的。我想,所谓的郑国案大约就和后世的水门事件一样,抓了点屁大的事无限上纲上线就整成大案要案了,至于郑国到底是不是韩国的间谍,有没有做伤害秦国的事,其实并不重要,真正的肉戏在后面: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
很显然,这是以宗室为核心的秦国旧贵族的一次反扑,他们来势汹汹,意图毕其功于一役。看了上节的朋友可能会有疑惑,这旧贵族不是在嫪毐之变中被一网打尽了吗,怎么才一年时间就卷土重来了,而且一出手就是逐客令,一旦成了他们岂不就就彻底胜利了?
其实这里大家很容易有误解,以为几个首脑人物被定性为反革命砍了脑袋,就代表旧贵族一系彻底失败了,其实政变的失败,只代表冲在前头的一批人倒了霉,却不代表旧贵族一系所有人都倒了霉:
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
这里的宦者指的是“宦皇帝者”,并不是东汉以后专指的太监,“宦者皆在战中”具体来说,就是指的皇帝身边的保卫部队。秦时京城的常备军规模虽然远不能汉帝国的南北军相比,但大几千人还是有的,在所有部队长官都作乱的情况下,只斩首了数百,也就是说大部分部队最终还是没有站在嫪毐和军中旧贵族少壮派一边。
我们已经知道,根据秦国严苛的法律,只有对外作战斩首很多的情况下,军中的官员才可以普升一级,士兵只能靠斩首兑换级别。而这次不过斩首几百的战斗,所有沾的上边的战斗者都升一级,这属于“破格提升”,显然是秦王在分化和拉拢叛乱者。
现在有两份命令摆在将士们面前,一份盖着嫪毐伪造的国王大印、太后大印和他的升官发财的许愿;一份盖着秦王大印,还有所有将士普涨一级的承诺,就看将士们到底选择接受哪一份命令了。最终,大多数将士们还是站队秦王这一边。
如果说,级别普涨只是一次临时应急的分化措施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几项重大决策,则多半会被旧贵族们视为重大胜利了:那就是吕不韦的去职和王太后的回归。
嫪毐之变时,吕不韦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邦,太后则被贬进了冷宫。据说秦王政下令,有敢为太后说好话的统统处死,但是天下人还是前赴后继的为太后说好话,杀了一个又来一个,最后齐国人茅焦成功说服了秦王,让他把母后接回了首都。
王太后是叛变的扛旗者,作为叛乱的主谋,没有被杀已经是万幸了,天下人居然前赴后继,不惜被砍脑袋也要劝秦王把王太后放回首都,这样的故事未免过于主旋律以至于有了玄幻色彩。之所以故事要这样记,是因为这背后有着太多的政治交锋,是官方记载无法直说的,只能模糊其背景。
王太后如何处置,代表着对这次叛乱到底如何定性,是个别反革命分子的犯上作乱,还是地富坏反右的阶级阴谋?这种定性决定着无数人的身家性命,也必然会导致所有相关者前赴后继的参与到这次的定性中来。
而对吕不韦的处置和对王太后的处置,其实是这次定性的一体两面,上节说了,吕氏和嫪毐的路线之争,全天下都知道了,这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有党争就代表着有平衡存在,君王最喜欢。可问题是,现在旧贵族少壮派被逼得掀翻了桌子撕破了脸,那事情就不一样了,平衡一旦被打破,要么就是你这边彻底吞掉敌人,要么你就必须要大出血以恢复平衡。
现在就看年轻的秦王政怎么选择了。面对禁卫军高级将领的全部叛变,秦王不恼怒是不可能的,可是气愤过后冷静思考,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宗室为主的旧贵族后代守卫京城,本土军功贵族掌握作战军权,外国客卿掌握行政,这样的多足鼎立的平衡,是秦国强势君王们留下来的国策,秦王政如果打破这样的分工,似乎找不到一个更好的方案来维系平衡。
卫戍部队造反固然令国君愤怒,可最终大家不还是拼命保卫了他吗?难道真的要把自己安危交给外国人,把身边保卫部队全部换成外国人把持?国君很难做出这样的选择,自己人都靠不住,难道外人还能靠得住?实际上国君几乎只能做出大事化小的决定,而国君一旦这么决定,就必须要拿下吕不韦,不然你一点诚意都没有,怎么能摆平这件事呢?
可能会有朋友对吕不韦去职和平息事态之间的关系有所困惑,我们举一个例子,几百年前的周厉王也遇到了国人暴动,实际就是在反对变法的大贵族支持下京城常备武装的叛乱,第一次也通过分化瓦解摆平了,但是厉王只是做做样子,没有拿出足够的诚意,一年后第二次暴动,国王被彻底赶出京城,沦为废人。秦王政如果不拿出有力的举措,他就会重蹈周厉王的覆辙。
现在我们比较能理解太后的回归和吕不韦的去职所代表的政治含义,可是有句老话说的好,树欲静而风不止,秦王政拼命想平息事端,旧贵族们却反而来劲了,整出个郑国案来,吵吵闹闹居然非要下达逐客令不可!
王公贵族们态度很明显,那就是有热闹不嫌事大,有本事你就把我们全杀了,不然,反正这事也已经闹出来了,那我们也不讲温良恭谦让了,我们现在就这么横,要求所有外国佬,当然指的是那些混到了爵位的高级外国佬,全部给我滚蛋!
汹汹而来的舆论压力,让秦王政也不得不先答应了逐客令,不然首都卫戍部队再来一次,那谁也受不了啊。可秦王政,秦王国,真的能选择逐客吗?当然是不可能的。史记记载了李斯的谏逐客令原文,文章写的很漂亮,但是里面的核心则是李斯隐晦的告诉秦王,你那么喜欢六国的宝物,喜欢六国的美女,喜欢六国的一切,却独独不想要六国的人,那你是绝对办不到的!
六国的土地,六国的宝物、六国的美女,这一切物质的东西,是诱发秦国不断吞并六国的根本动力;而六国的野心家与投机者对六国的土地、宝物和美女的欲望,是这份动力的最有力的实现者。如果没有了六国野心家的推动,土著贵族那胃口能有多大?他们吃饱了就会收手,就会保守;更重要的是,一旦秦国成了土著贵族的天下,他们更多的精力和欲望就会转移到内斗中来,转移到跟国君争夺土地、宝物和美女的游戏中来,秦王你确认你扛得住?
秦王政当然是清醒的,他这才亲政,警卫部队们就用叛变给了他当头一棒,他怎么可能会信任这些宗室贵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们呢?看史书的描述,似乎是秦王下令逐客,李斯写了封非常漂亮的文字,于是说服了秦王政,取消了逐客令;但实际上,更可能的是秦王政等到风头过去,一切谈妥,就决定取消逐客令,于是在众多上书叫屈的外国人文章中,选出写的最好最漂亮的李斯的文章,树了个典型。
秦王政是通过什么条件说服宗室旧贵族的,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过表面上的大争端虽然平息了,私下里的各种小斗争显然还在继续。
直到两年后,秦王政做出两个重要决策,赐死吕不韦,恢复因嫪毐受牵连的所有门客家臣的爵位。这两个决策,政治信号却非常明显,那就是当年路线斗争的两个领头人——吕不韦和嫪毐都死了,首恶既除,其他人都既往不咎了,事件需要得到平息,帝国的权力分配格局需要恢复平静。
这几轮斗争下来,最大的受害者,大约就是吕不韦了,他去职离开首都的时候,大约秦王和大佬们都向他许诺,事情闹得这么大,你已经不适合呆在这个位子上了,需要暂时离京避避风头。随后逐客令的风波,更是让吕不韦和他的追随者们觉得,风波已经过去,秦王到外国客卿这条混爵位的绿色通道,仍然是畅通无阻的,他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的。
于是,各国的使节、各地的想要成为门客的野心家、投机者们,仍然络绎不绝的拜访着吕不韦,吕不韦仍然是一副炙手可热的样子。可是时局的变化远远超出大家的想像,吕不韦轻易就成为了牺牲品,而吕不韦被轻而易举的除掉,又恰恰就是他这类人被君王喜欢的原因,在秦国毫无根基,可以被轻而易举的抬起来,又可以被轻而易举的扔出去,比旧贵族们好打发多了…
至此,过了大约两年,嫪毐之变的余波才算彻底平静,秦王在亲政伊始,就被上了重要一课,知道了权力平衡的重要与艰难,之后,秦王政把丞相一分为二,设置了左右相,逐渐拆分权力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行政权力中保持外来者与本土派的平衡。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扁舟你一直渲染秦国已经是病入膏肓,丢失了凝聚力的老爷车,可你看这不秦王政一切都摆平了嘛,王国很快就恢复了正轨了嘛。
这是因为,我们到目前为止,都还是基于帝国明面上的大规则在分析,看到的都是上层人物间的爱恨情仇,看到的仍然是王国和帝国的表皮,接下来,我们将真正深入帝国的中层与底层,去把握帝国的肌理与骨血,这才能真正看到帝国的病灶,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顺便说下,本公众号的粉丝朋友们近期在上海和广东先后进行了两次线下见面会,朋友们的热情、友善与豪爽令人感动;大家的素质之高、所取得的成就之广令人惊佩;几番畅饮热议,其愉快的经历与满满的收获更是令人难以置信。有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任何文章下留言,我们会邀请您加入微信群,和所有同好们在线上热聊,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