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王令《送春》赏析
一君木子
送春
宋 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评析
《送春》是小学生必背的一首古诗。
《送春》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人寓情于物。花开花落,燕子飞来,子规夜啼都是自然现象。然而诗人认为,花也好,燕子也好,子规鸟也好,它们这样做都是为了把要消逝的春天唤回来。春光没有尽逝,生机犹存。 子规不停地啼叫,不信唤不回已渐渐消逝的春光。最后两句诗人借此表达顽强进取、执著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突出了坚定的信心。
这首诗以子规啼血唤东风的形象,阐明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虽题为送春,却无伤春之感,而能给人们以启示:只要坚持信念,执着追求,事情总可以办成功的。
注释
落更开:即花既有落的还有开的。
檐:即指屋檐。
子规:即杜鹃鸟。
啼血:形容鸟类啼叫的悲苦,一般指杜鹃鸟的啼叫。
不信:即不认为。
韵译
春三月有的花儿谢了但有的花蕾会开,
农家小院的屋檐下天天都有燕子飞来。
杜鹃在深更半夜里不停地在悲鸣啼血,
努力不相信把百花齐放的春天唤不回。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诗,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诗中的“落更开”描述了三月的花谢了又开,表现了春光未逝;“燕飞来”描述了低矮的屋檐下有燕子飞来飞去,表现了春光生机犹在写出了暮春景象:春光未逝,生机犹存的特点。
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
东风就是指春风,子规,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
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表现了自己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作者
王令(1032年—1059年),字逢原,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因幼年丧父。王令的高祖父、曾祖父都曾在朝廷坐过。其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为生,往来於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又北宋诗人,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为知己,之后文学知名。1059年(嘉祐四年)六月初二,年仅二十八岁的王令便在贫病交加之中离世而去。他仅有短暂的十年创作时间,却写出了70多篇散文和480多首诗。有《广陵先生文集》、《十七史蒙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