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例声辉 | 超时间窗血管内治疗后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后续如何优化治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经典病例回顾
抗血小板:阿司匹林,100mg,qn;氯吡格雷,75mg,qn;
稳定斑块:阿托伐他汀,20mg,qn;
控制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qd;
清除自由基/抗炎: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每次15ml(依达拉奉30mg,右莰醇7.5mg),静脉输液,2次/日,维持14天。
龚骊(病例提供者)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认知记忆专科医师,医学博士;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认知学组成员;
上海市卒中学会青年理事;
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l论文12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主持/完成上海市科委项目1项;
主持/完成同济大学培育项目1项;
主持第十人民医院临床研究培育项目1项。
刘学源(上级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兼神经心理学组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标准化协会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康复医学优秀学科带头人;
上海卒中学会副秘书长。
专家点评
总结
对于发病超12h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需评估是否能进行超时间窗血管内治疗,同时采用神经保护等药物治疗,降低残疾风险。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能够更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帮助患者更早恢复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6]Mehta R H, Cox M, Smith E E, et al. Race/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risk of hemorrhagic complications among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receiving thrombolytic therapy[J]. Stroke, 2014, 45(8): 2263-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