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相术先看鞋|衣冠王国之鞋履:华夏文明千年之积淀,始于足下

前言:

鞋履作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人们除了在意其护脚与御寒的基础作用,还对鞋的审美价值与社会内涵也非常关注。人们常说'识人相术先看鞋',鞋有时也是一个人社会地位和审美层次的反应。在古希腊,由于奴隶是不被允许穿鞋的,所以'赤脚'也被看做是'下贱奴隶'的标志。

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情况,根据《周礼》的规定:上至君王嫔妃、公卿百官,在不同场合需要穿着不同的鞋表达不同含义;下至平头百姓、农夫商贾,不同职业在不同的场所也需要不同的鞋方便工作鞋,对于中国人来说鞋履究竟具有什么样悠久的历史审美内涵呢?各个时代都流行一些什么样的鞋子呢?

图 | 古代鞋履

一、 鞋的起源:无从考证的古老历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而中国的鞋履文化也同样悠远,从考古学发现来看,最早的鞋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余年的仰韶文化时期。那时的黄河流域,原始人类就开始抛弃赤足的生活,用兽皮缝制的鞋来护脚,并且穿着兽皮鞋放牧和打猎。鞋履最早的出现时间可能会随着新的考古发现而不断被推前,但鞋履的真正起源却是无从考证的。

《礼记·礼运篇》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菅窟;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这便是更早的人对于鞋履起源的推测,他们认为可能是出于人类对于身体的本能保护,于是用草木茎叶或鸟兽皮毛裹脚,这便是鞋的起源。但这也只是后人们的一种合理的推测,鞋究竟是因为偶然的事件而诞生,还是经过了长期的演化形成?没有人能给出正确答案。

图 | 新疆出土的靴

中国常常被称为'衣冠王国',鞋作为衣冠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在不断的进化和丰富中。草鞋、皮履、布鞋、木屐,不同的材质也在不断应用在鞋类上。从《周易》的'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到《古诗源》中的'行必履正,无怀侥幸',鞋所代表的的文化内涵也一直被不断扩充。

二、鞋的发展:“复古”、“创新”花样多

  • 先秦时期:

礼制一向被看做是德治的具体措施,通过不同的礼制规格用来规范每个人的行为是礼制的核心思想。鞋履的礼制早在殷商时期早有雏形了,但在周代的开始走向了成熟。西周有一个特别的官职——屦人,此职位是专门为了掌管王同王后的鞋履而设置的,隶属于天官,这足以看出周代对鞋履的重视。

在周代,鞋履的形制也有了各种各样比较明确的分类

《毛诗正义》中'夏葛屦,冬皮屦'

就可以看出鞋履在此时已经有了季节之分。到了周代末期,鞋履的类型也开始增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事。《释名》就解释了赵武灵王对于鞋履的贡献:'古有舄履而无靴,靴字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自此中原人也开始穿靴。并且对靴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这也是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鞋文化的初次融合。

图 | 秦始皇兵马俑

  • 秦汉时期:

秦继承了游牧民族的胡服传统,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秦始皇兵马俑中各士兵武士俑。不同官位的人俑都穿着不一样的鞋履。高级别的武官穿的是短筒革靴,也就是胡靴,这种鞋的制作过程比较繁琐,所以不仅能保护脚还能裹住髁,能有效减少受伤的可能。而普通的轻装步兵俑则是穿着方口浅履,防护能力会差一点。

汉代开始,鞋被人们统称为'履'。此时的女性会穿着圆头履,而男子则穿着方头履。秦代时期所流行的的翘头鞋已经被贵族专用了,也出现了类似现代的爆款鞋'文履',也被称为'花文履',是一种有彩色装饰的鞋。汉代人认为穿着这种鞋会显得彬彬有礼、使自己器宇轩昂,大文豪曹植在《洛神赋》也有'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的吹捧语句。

图 | 西汉俑方头鞋

  •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儒思想不断发展,其文化内涵也被注入鞋文化中。比如被众多名士所钟爱的——木屐。

有记载称谢灵运'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所以谢灵运也堪称木屐实用性的教学者与代言人。木屐的流行主要是因为木为万物之灵,当时的人认为木屐是随心所欲、放荡不羁的代表,此外木屐取于自然,也和玄学以自然为本的理念切合。当然木屐的实用性也很强,不仅可用于趟水还可用于登山。

图 | 木屐

  • 唐宋辽夏金时期:

唐宋时期,'鞋'成为了各式足衣的统称。鞋在此时不仅承袭了传统,还兼容并蓄,进行了一次多元融合。隋代时,靴被定为宫廷官鞋,因为这种鞋是用六块皮子缝合,取东、西、南、北、天、地六合之意,所以也被称为'六合鞋'。这种寓意实在过于庞大,所以唐代时期就改成了更加实用的加毡短靿靴。唐代的女性也喜欢穿着靴子,此时的流行也变成了华丽并且色彩丰富的锦靴。唐代第一审美家李白也不时提到此种流行'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招摇和华丽是唐代鞋履的特点,也是盛世在鞋文化上的表现。

图 | 金代女鞋

宋代的鞋相较于唐代就就含蓄多了。'偃武修文'是宋代的国策,理学家们也提倡朴素与保守。所以此时也刮起了一股'复古'之风,南方人恢复了穿魏晋时期穿木屐的'传统',叶绍翁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就生动的描述了木屐在草地上的样子。宋代流行的带头人苏轼,也喜欢穿着木屐,'山静闻响屐'就是描写的自己穿着木屐享受在山中慢走的样子。值得一提的是'削足适履'的缠足也在宋代逐步流行

辽金元都是少数民族,所以鞋履文化同汉民族有一定的区别。这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鞋履类型都以靴子为主,但样式非常丰富,既有云头靴、花靴、鹅头靴这些传统样式,也有旱靴、革翁靴、高丽式靴这些汉人很少见到的样式。但在频繁与汉民族交往或者碰撞之后,鞋履文化也有了融合的发展,比如一些贵族妇女开始仿照汉人缠足,以打造时尚的'三寸金莲'。鞋上的装饰物也开始增加,出现了有珠玉装饰的鞋履。

图 | 南宋女鞋

  • 明清时期:

明代的鞋履文化比较保守,流行的则是汉唐时期的鞋履样式。此外明代对官员的着装的规定是很严格的,所有官员无论官职尊卑,都必须遵守一定的服制。即便是天子在不同场合也必须有穿不一样的鞋。穿衮冕服着金舄,穿皮弁服着黑舄,穿武弁服着赤焉,戴通天冠着赤舄,穿燕居服着六色履,戴忠静冠着素履等等。

清代的鞋文化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所表现,入关后的满族妇女改良了汉族平底单齿木屐成为花盆底鞋,所以花盆底鞋也可以看做是木屐的一种发展。清朝的鞋制也基本沿袭明代,皇帝上朝时穿方头朝靴,官吏则穿黑缎靴也称作官靴,武弁公差则穿轻便短靿薄底快靴,此鞋也被称为'爬山虎',而高级官员多穿牙缝靴。

被现代人所唾弃的缠足,其实是被清代政府所明令禁止的,但在民间一直偷偷存在。汉代妇女不仅自己缠足,还带动满清女子一起缠足,以及一些文人对于小脚偏爱的畸形审美推动,以至于到了乾隆年间,缠足人数甚至比禁止前更多。

图 | 清代女鞋

三、 鞋的文化:饱含的深情和深邃的思想

鞋在各时代的样式在也是很多传统文化的体现,比如上文提到的隋朝流行'六合鞋',就充分展现了对自然和谐的审美追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文化是非常典型的农耕文化,所以对大自然有着无比的崇敬和热爱,'天地人和''阴阳相合'等思想都体现了古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理念。

再说秦汉流行的翘头鞋,也被称作'翘头履'。这种履的的头部是向上翘起的,像昂首的凤凰。这样的形状也让鞋头和鞋身形成一定的弧度,使穿着者的足部具有流线型的美感。这样看来秦汉时期的疯狂流行也不无道理。

魏晋时期有一种鞋,它的前沿部分上翘到鞋面,在鞋背处弯出一个弧形,人们把这个弧形叫鞋幔。鞋幔向上指天,鞋底着地,人穿着鞋,刚好是天、地、人的三重风景,也展现了天、地、人的中国哲学观。

鞋履被古代女性看作是爱情的象征,所以鞋在婚礼中很有仪式感。在古代婚礼中娘家和婆家都需要准备新鞋,娘家置办的是双喜鞋,取的是谐同到老的意思;婆家准备的是洞房鞋,寓意则是新人多子多福。此外在一些方言里,鞋子和孩子的发音十分相似,定程度上鞋子也是婚姻中求子的情感的载体。

图 | 古代婚礼鞋袜

结语:

从仰韶的原始人类裹着兽皮打猎到今天各式各样的鞋子踩在柏油马路上,虽然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但鞋履仍像映照社会的一面镜子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审美的发展以及人类文化的丰富,还承载了千百年来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里,不同种族、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美好愿景。

鞋,是一个特别的角度,一个很难被人注意的部分,但却实实在在参与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从鞋的历史也看到了各个年代不同的鲜活身影在属于他们自己的时空熠熠生辉,见证着少女从豆蔻到白发苍苍;也看着少年从轻狂不羁到成熟内敛。希望等待八十岁时,你看着二十岁穿着的帆布鞋,仍能嘴角泛笑想起那段开心的岁月。鞋,一个时光的见证者。

参考文献:

《中国历代服饰史》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中国消失的服饰》

(0)

相关推荐

  • 一双漆屐———静听远古的脚步声

    一双漆屐---静听远古的脚步声 一看到市博物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双六朝时期深绛色的漆木屐,便想起了介子推的故事. 早在春秋时期,晋文公被迫流亡列国,生命垂危之际,随他流亡的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 ...

  • 东方裹足、西方高跟鞋,为何小脚不见了而高跟鞋却流传了下来?

    作者 | 人生北斗 在今天,不管是东西方,穿高跟鞋都是展现女性美的一种方式. 但在中国古代,判断女性美丽与否的关键因素就是是否为小脚,其中以三寸金莲为绝佳. 同为提升女性美,为什么东方的小脚不见了,西 ...

  • 你以为鞋从古至今都一个样?开局一张皮,进化到今天,造型千百怪

    鞋作为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抗寒防水等实用功能以外,还承担着区分等级的政治功能.在工业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全球服饰审美趋向同一,很多传统鞋类更改了样式甚至消失不见了,但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鞋子 ...

  • 麻衣神相识人相术口诀

    面相人术: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耳: 耳如提起,名播人耳.两耳垂肩,贵不可言. 耳白如面,名满天下.棋子之耳,成家立 ...

  • 道家秘传---麻衣神相识人相术口诀

    面相人术: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耳: 耳如提起,名播人耳.两耳垂肩,贵不可言. 耳白如面,名满天下.棋子之耳,成家立 ...

  • 面相学:麻衣神相,识人相术口诀!

    公众号 面相识人术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一.耳 耳如提起,名播人耳. 两耳垂肩,贵不可言. 耳白如面,名满天下. 棋 ...

  • 老祖宗识人之术:人看三相,富贵难忘,你有“富贵相”吗?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口头文化伴随人类的诞生而形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多数都是老百姓根据生活经验的总结,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还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抑扬顿挫之间,更 ...

  • 鬼谷子识人之术:教你观人看事的方法,非常高明!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文化长河中,有大量精华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可以说是到达了一个新高度.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我们如今家喻户晓的人物,比如思想家孔子,作为 ...

  • 识人之术:如何快速看清楚一个人的本性?掂量出他有几斤几两?

    孙子兵法讲:"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竞争场合,也同样适用于与人合作的过程之中.无论是领导者,或者创业者,如果你不够了解跟自己打交道的人,那么总有一天会绊倒在这上面. ...

  • 曾国藩的识人之术,一个人是不是君子,看这两点就会得到答案

    惜雪社会 2021-02-25 15:45 君子和小人一直以来都被拿来比较,诸葛亮曾经就告诫过蜀汉后主刘禅要远离小人,这样国家才可以兴旺起来.那么关于君子和小人的定义究竟是如何呢?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 ...

  •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曾国藩七句真经!教你识人相面

    中国历史上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中国历史两千年,只有两个半完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那半个就是曾国藩."由此可知曾国藩的厉害,多数人只知道曾国藩大名鼎鼎的湘军,却不知道曾国藩 ...

  • 相术 :看相识人,财运好的几个常见面相特征

    你想知道面相与财运的联系吗?到底什么样的五官组合起来会是一张发财脸?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样的面相拥有大财运.不过需要强调的是,面相是一种普遍规律的总结,对于那些特殊的富翁面相,就不在讨论范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