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写红梅,王安石的红梅诗要比晏殊好上许多,千年流传真不赖
古人写诗经常撞车。比如写“蝉”,虞世南写了,骆宾王写了,李商隐也写了。
但是同样的题材在不同诗人的笔下显示出不同的色彩和光芒,展示着不同诗人的精气神。
比如,宋代一群文人在金陵(南京)聚会。一大堆人都写《金陵怀古》,结果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一出来,风头无限大,直接盖过了其他人,真是“艳压群芳”。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诗词的读书人。记得关注我哦!
今天我和大家聊聊王安石的红梅诗。同样是写红梅,王安石的红梅诗要比晏殊好上许多,流传千年真不赖!
我们知道梅花的特点是“清”,前人有诗句曰:“一见梅花眼便清。”而红梅在“清”字之外又多一个“艳”字,令人赏玩不尽。
在北宋早期,红梅主要在江苏等江南地区种植,北方人很少种植红梅。
后来,宰相晏殊把红梅移植到汴梁(开封)西冈的宅第园林里,喜爱非常,赞誉非常。
由于晏殊的高官名流身份,开封城悄然兴起了一股“红梅热”。甚至还有达官贵族花重金贿赂晏殊家负责看管园林的园丁,悄悄折了院子里红梅的枝干,嫁接移植到他们家的园林里。
于是开封城里不只是晏殊家里有红梅,那位达官贵族家里也有一处红梅,可谓争奇斗艳。
这件事虽然沾染了“偷”字,却在当时传为风雅美谈,当时有人写了一首诗送给晏殊:“馆娃宫北旧精神,纷瘦琼寒露蕊新,园吏无端偷折去,凤城从此有双身。”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晏殊对于红梅的喜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梅在北宋的传播。
有一天,晏殊和客人一起在梅花树下喝酒。晏殊忽然来了诗兴,吟诗道:“若更迟开三二月,北人应作杏花看。”
这是说北方人不认识红梅,完全不懂欣赏红梅的美。假如红梅再晚两三个月开花,那么北方人都会以为红梅是杏花了。
客人笑着说:“晏公的诗写得很漂亮,可是为什么吐槽北方人呢?”
晏殊笑着说:“谁让北方人都是大老粗,根本不懂欣赏红梅的优雅清艳?”
晏殊这两句诗流传开来,于是红梅在开封城也遍地开花,各处园林都争抢着种植红梅。
毕竟,大家都是文化人,不想被当作不懂风雅的“大老粗”。
无独有偶,诗人王安石也有类似晏殊的“红梅诗”。
有一天,有个达官显贵邀请一群文人在家里欣赏红梅,也邀请了王安石。
我们知道,王安石的年纪比晏殊小三十来岁,差不多与晏殊是同辈人。换句话说,那时候开封的红梅虽然逐渐普及开来,但也还是属于比较稀有的花朵。
既然是欣赏珍奇花朵,一群文人自然都要写诗。于是乎,众人写了一大堆“红梅诗”。
其中写得最好的,就是王安石的《红梅》:“春半花才发,多应不耐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这首诗前两句是说红梅花开得比较晚,应该是是怕冷的原因吧。北方人一开始都不认识红梅花,都当成杏花来看待了。
王安石的“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与晏殊的“若更迟开三二月,北人应作杏花看”,显然有一种承继的关系,有一种脱胎的痕迹,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王安石的诗句显然更有水平。
晏殊的诗句,着重于想象,是晏殊去猜想“北人”的反应,有一种空灵而又连绵的效果。
而王安石的诗句,则是从眼前出发,“北人”不只是想象中的“不识红梅”,事实上也是“不识红梅”。
王安石短短10个字,把人们看红梅的那种状态描写得绘声绘色。
通过这10个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大群人围在一起,对着红梅花指指点点,相互讨论,甚至持有不同看法而争吵不休的情况。
这种“浑作杏花看”的状态,体现了北方人的“不识货”形象,反而体现了红梅的珍奇与吸引力。
换句话说,大家都是背景板,都是绿叶,全是为了衬托红梅的魅力。如此一来,红梅的形象就脱颖而出了。
王安石这首诗一出来,瞬间流传很广。据说,苏东坡听到了这首诗,也说了一句类似晏殊的客人说的话:“何待北人太薄?”
所以说,王安石这首诗“句意俱工”,比之晏殊的红梅诗更觉精彩,因而也流传千百年,令人啧啧称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