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强:[西游市语]我是个老实人

猴精猴精的孙悟空从一开始就声称:“我是个老实人!” —— 这一说法虽然没有 “ 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 ” 的自许霸气,也没有“你是人间之喜仙”的称道喜兴,但表明,在长本事之前,孙悟空还是很本份的,作妖是后来的事。
那是在第1回拜见头一个导师菩提祖师时,孙悟空自我介绍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因“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被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撤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孙悟空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并说“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祖师才信了他。
第2回叙菩提祖师向他介绍各专业方向时,他再次强调了自己是“老实人”:
……祖师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悟空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怎么谓之'壁里安柱’?”祖师道:“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
所谓“市语”,指的是一种行话,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中说 “ 乃今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不相通用,仓猝聆之,竟不知为何等语也 ”,《水浒传》第61回则提到燕青“ 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 ”。之前,孙悟空虽然在花果山无师自通地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样的圣人语录,但毕竟涉世未深,不晓得打市语也在情理之中。巧言令色鲜矣仁,他由此标榜“我是个老实人”,也说得过。
菩提祖师还是不停地打“市语”,什么“窑头土坯”啦、“水中捞月”啦,孙悟空当然不能说师父“不老实”,而是另换了一个有趣的说法:“师父果有些滴澾”。“滴澾”是言语啰苏的意思,第20回作“滴答”,那是八戒说的:“老儿滴答甚么,谁和你发课,说甚么五爻六爻,有饭只管添将来就是。”其他小说少见此语,也算是《西游记》的一个特色语言吧。
按照李卓吾本评本的批语,打市语不只是言语,也包括一些动作。《西游记》描写祖师指着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而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李本评语便说“又打市语”。
如果读清代以来的一些《西游记》评本,更让人感到全书都是莫名其妙的“市语”。这当然是求之过深了。然而,李评本第2回回末评提醒对于一些应“着眼”处,“读者切勿草草放过”。所以,我的体会是,读《西游记》,既不能太老实,多少要晓得一点“打市语”,但又不能太“滴澾”。
如今单说“老实”。孙悟空老实不老实,后面还有一些描写,如第32回行者对樵子说:“不瞒大哥说,我们是东土差来西天取经的。那马上是我的师父。他有些胆小。适蒙见教,说有甚么毒魔狠怪,故此我来奉问一声:那魔是几年之魔,怪是几年之怪?还是个把势,还是个雏儿行?烦大哥老实说说,我好着山神、土地递解他起身。”樵子闻言,仰天大笑道:“你原来是个风和尚。”行者道:“我不风啊,我是老实话。”樵子道:“你说是老实,便怎敢说把他递解起身?”豪言壮语是孙悟空一贯的语言风格,常人难免觉得他是在说大话、胡话,其实是实力不允许他低调,是另类的老实。有时也相反,如第97回他假假的惊恐,讲了许多陪小心的话,众贼说:“这个和尚倒是个老实头儿。”这反而是他的不老实处。
猪八戒的老实不老实,《西游记》也有不少趣笔。第18回,猪八戒一上场就对孙悟空变化的高翠兰诉说了一通委屈,行者暗喜道:“那怪却也老实,不用动刑,就供得这等明白。”类似的情景在第31回还见过一次,黄袍怪对变化的公主说出自家宝贝,孙悟空也暗笑道:“这泼怪,倒也老实;不动刑法,就自家供了。”说明孙悟空对“老实”的判断标准是一惯的、明确的。
从本质上说,猪八戒是老实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是个直肠的痴汉”,甚至连撒谎都要先演习一遍,那是第32回的一段诙谐描写,《西游证道书》有夹批调侃说:“此一段在呆子以为慌矣,若将庄子《南华》看来,还是极老实话头。”
也许是因为猪的长相,八戒确实给人老实八交的印象。第34回听说猪八戒撺道孙行者变化走了,平顶山银角大王道:“还说猪八戒老实!原来这等不老实!”第35回猪八戒多嘴多舌,让金角大王以为是嘲笑他,也大怒道:“只说猪八戒老实,原来甚不老实!”二魔原都认为猪八戒老实,唯一的理由就是来自他憨厚敦实的外形吧?
实际上,当猪八戒自己声称“老实”时,其实并不一定老实。第25回,偷吃人参果后,面对唐僧的质问,八戒道:“我老实。不晓得,不曾见。”虽然推脱得一干二净,却透着一种不老实。
不过,是否老实,也看跟谁比。第74回,八戒说:“师父,莫怪我说。若论赌变化,使捉掐,捉弄人,我们三五个也不如师兄;若论老实,像师兄就摆一队伍,也不如我。”唐僧道:“正是!正是!你还老实。”接下来,孙悟空向一老公公打听妖怪的情况,一派狂言,惊吓了老者,八戒再去问时,老者道:“可老实么?”八戒道:“我生平不敢有一毫虚的。”老者道:“你莫像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弄水的胡缠。”八戒道:“我不像他。”
这两番对话都是拿孙悟空与猪八戒对比,悟元子在回末,还就孙悟空、猪八戒先后打探情况讲了一大段“学者急须以此为戒,去不老实而归老实,则实情可得”的大道理,有点太老实了。有趣的还是作者杜撰出“像师兄就摆一队伍,也不如我”“你莫像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弄水的胡缠”这些妙不可言而言之的妙语 —— 我确信作者平时也一定是个喜欢“走花弄水”的,肯定不那么“老实”。
取经四众中真正老实的人是唐僧、沙僧,特别是沙僧,从来没有表白过自己是老实人,用不着。
老实不老实,也是取经四众的一个区分点,《续西游记》中即有这方面的描写。这部续书不甚高明,但第3回叙取经四众到西天见如来佛,如来考问四众各怀着什么样的心来取经,却别有风趣。
先是灵虚子想道:“如来信比丘僧荐引,许我保护真经,叫我莫要说破。我看唐僧,虽然庄重,驾信三宝。这几个徒弟,跷跷蹊蹊。虽说那八戒老实,可以取得经去。只恐孙行者,那些降妖灭怪的雄心未化,方才夸逞神通,又未免动了一种怪诞。如来曾说不净根因,便是此等。”便要试探他们的禅心,被孙悟空识破。
然后,如来对四众说:“吾久知汝远来取经,道路辛苦。安可令汝空回,已吩咐阿难查检备下。但此经文,超度四生六道,解释八准三途,未可唐突取去。造次来求,必须汝等各说出为何事求经,本何心而取?”
三藏说的是“惟有一念志诚心来取”,孙悟空说的是一路上“皆亏了弟子这心中机变,便是机变心来取”,八戒说的是“只有一点老实……老实心”,沙僧说的是“只因随师远来求经,但愿师父取得经去。这一点恭敬心,无时放下”。如来认为唐僧“志诚”,猪八戒、沙僧也都“俱从正念”,可以取经,独有悟空却难取去。孙悟空抓耳挠腮、打滚撒泼地为自己辩解:“弟子这机变心,纵不如师父的志诚,却胜似八戒的老实。”声称自己的机变只不过是临机应变,又不是奸心、盗心、邪心、淫心、诈心、伪心、诡心、欺心……一气随口说出许多心,如来闭目端坐,只当不闻。
我觉得这一段描写,围绕“机心生怪”作文章,以“老实”为本,颇有点晴之妙。假如作者行文不那么“老实”,使出点原著“走花弄水”的手段,置之《西游记》中,应不输于阿傩、伽叶节外生枝的索要人事,更比胡适编创的“唐僧割肉度群魔”有意思。

编辑整理  |  西游记学刊

文章来源  |  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中心

征稿邮箱  |  xkzg@xiyoujiwenhua.org.cn

征稿邮箱  |  xiyoujixuekan@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