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换了3个书法班,练过12本字帖依然写不好汉字?
论书法教育的【路径依赖】之殇
99%的人没写好汉字是因为输在"执笔&书写姿势"的起跑线上……
曾经有一位家长问我:“我家孩子三年内换了三个书法班,练过十二本书法字帖,不仅写字不好看,还说越学书法却写字越累,天天熬夜写作业,现在都抗拒写作业了……. ”
当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提出了孩子越学写字越累,甚至抗拒学书法,作业乱写一通...... 为了真诚且科学地答复这个问题,我写了一篇4500多字的论文。
在切入正题前,我们先看看2000年前的马匹是如何穿越时空影响火箭推进器宽度的。可能你不禁要问:“两匹马屁股的宽度竟然决定了火箭助推器的宽度?” 是的,真相就是如此奇葩而残酷。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神奇的事件始末。早期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那么,电车的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标准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马车又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英国马路辙迹的宽度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所以,如果马车用其他轮距,它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从古罗马人那里来的。因为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它的军队所铺设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
任何其他轮宽的战车在这些路上行驶的话,轮子的寿命都不会很长。可以再问,罗马人为什么以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故事到此还没有结束。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路上又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宽度是由铁轨的宽度所决定的。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路径依赖导致了美国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竟然是两千年前两匹马屁股的宽度所决定的……
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又译为路径依赖性,它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此时此刻,正在手机屏幕前看故事的你一定会发出疑问:一位研究书法的博主怎么会研究两匹马屁股的宽度?以下场景我相信书教圈的同行们都不陌生。
场景一、我爷爷就是教我这样食指翘起来、手掌竖起来写毛笔的……
场景二、我爸爸、妈妈就是教我要用力写字的,说写字要入木三分……
场景三、我们的书法教材就是要求我们要“大哥、二哥头对头的”……
场景四、我学校的书法代课老师就是要我们把笔杆靠近虎口的……
场景五、我之前的书法机构就是要求我们头顶书本来保持头正的,我不能偏头但为了看到笔尖所以勾腕书写……
场景六、我曾经的书法老师说写字越慢越好,握笔越紧越好,写字越用力越好……
很多时候,我们的失败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我们一直在“努力”重复错误!在与真理背道而驰的方向上一路狂奔!
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说过:“肯下功夫固然好,如果下功夫重复自己的错误,没有进步,拼命重复错误,巩固错误。越练越瓷实,直到永远再也改不了为止,那可就非但无益,而且有害了。”
路径依赖最大的弊端在于,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无论是成年人自己还是给孩子报书法班,都应当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古人是如何执笔的?
古人是如何做到日书数万字而不倦怠的?
毛笔书法与硬笔书法有何相通之处?
书法的学习是依靠“勤学苦练”形成肌肉记忆吗?
书刊上的教学理念或者老师的教学方法是科学的吗?
初学硬笔书法,“起、收笔”都顿笔真的好吗?(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点击查看我之前发的文章《书教圈最大的悲哀就是错把唐楷当小楷》)
古人云“意在笔先”。相信学过毛笔书法的人都会有感慨,如果没有正确的笔法意识以及书法美学意识,哪怕笔耕不辍二十年,依然难入晋唐门室。什么是笔法?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科学的执笔及运笔书写出线条各种形态的方法。书法美学包括视觉传达原理、书法造型原理……后续翰林将分享《书法是一门科学》系列微文(笔者在全国第六届中小学书法教学论文中曾以《书法美学探微及书法学习的科学路径》获得论文二等奖)
知否,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下笔神速如风雨”,日书万字而精气不衰?
知否,明代书法家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每日可写十遍?
知否,“王羲之夺笔”是以讹传讹?
相传王羲之夺笔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年幼的王献之在家练字,其父王羲之蹑手蹑脚地从后面走了过来,突然间,他从背后猛地夺去王献之的毛笔,结果却没有夺下来。王羲之就感慨道:“此子必将有大成。”
于是大家就琢磨这样一个问题:执笔执得很牢,写字才能力透纸背,才能成为书法家啊!于是乎,我从小练字的时候,父亲就在背后模仿王羲之夺取我手中的毛笔,说执笔牢固才能练好书法。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结果手指、手腕越来越酸痛,自此对王羲之夺笔的故事开始半信半疑。甚至市面上出现了铜杆、铁头的毛笔,卖家说这样的毛笔长期练习就能练出力气来。对于这样的一些说法、做法,很少有人去怀疑。
到了宋代,有一个大才子实在看不下去了,谁呢?中国文人中的头号才子苏东坡,论才华,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无所不能。甚至可以说,在每一个领域都是一代宗师。他偏偏要为王羲之夺笔的讹传翻案。他说,王献之少时练字时王羲之从背后掣笔的故事,在我苏东坡看来不靠谱。他的理由很简单:“知书不在笔牢。”你懂得书法,并不在于毛笔攥得很紧,手很有力气。苏东坡说:“不然,则是天下有力气者莫不能书也。”也就是说,如果那样的话,岂不是大力士来练字的话,就会变成书法天下第一了?事实恰恰相反,在书法史上留名的大多数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或文人墨客。
颜真卿的《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有一句话:“妙在执笔,令其圆畅,勿使拘挛。”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疑问是一样的。难道执笔的姿势比口传手授的核心秘籍还重要?我们现在学书法,都是从执笔开始的,执笔谁不会啊?这个还需要多讲?这不废话吗?
反过来想一想,颜真卿在向张旭请教笔法的时候,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书法也写了很多年了,他在回答老师的笔法十二意时答得头头是道,难道他没有自己的执笔姿势?
为什么此时张旭还要给他讲解“妙在执笔”?而且还将执笔放到第一位?张旭对执笔的要求是什么呢?说拿起来以后很圆畅,不要太拘束。一语道破天机!
关于执笔姿势,虞世南说:“真一行二草三……指实掌虚。”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两位书法大家都提到了一个共性的词叫做“虚”,说明“掌虚”尤为重要。为什么呢?“而”在古汉语中是一个递进词,类似于现代汉语的“进而”一词;“宽”在古汉语中有“放松”之意。苏东坡的“虚而宽”说明掌虚才能在运笔时“轻松自然”。苏东坡为何要说“把笔无定法”呢?因为他的三指斜执笔方式(魏晋古法)在宋朝的时候属于另类,苏东坡在那个时代受尽冷嘲热讽,被迫说出这样一句话。意指你们那个是对的,可我这个也未必是错的。
这篇文章我用了4000多字来阐述【执笔姿势】的重要性,为什么呢?因为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的纸上三维空间的精细化运动,“科学执笔”是书法入门核心的核心。如果钢琴老师说弹钢琴“指法”不重要,如果篮球教练说打篮球“运球手法”不重要,“投篮姿势”不重要,只要能把球抛进框就行。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惊掉下巴!
无论是钢琴、篮球、乒乓球还是舞蹈,所有技法类的教育理念都是相通的。如果连最基本的姿势都不对,不能做到轻松发挥,任凭你苦练千万遍都是在做无用功!
遗憾的是,有些书法老师(包括在校老师)仍然延续半个世纪以前的执笔姿势来教学(毛笔和硬笔均如此),甚至认为“无论怎么执笔,只要能把字写好看就行。”那些不正姿的孩子,为了所谓的“写好看”,付出了多少代价(过多的能耗,甚至是健康代价),浪费了多少时间(学习过程低效,书写过程低效,作业过程低效)。很多家长也发现孩子写字很用力(主要集中在硬笔,毛笔也有类似情况),而且总爱偏着头或低头驼背书写(硬笔和毛笔都有)。有些书法机构竟然让孩子头顶书本或毛巾来“头痛医头”,治标不治本,甚至导致孩子“被迫”勾腕书写……
基于力学原理,握笔越紧,笔杆对手指的反作用力越大,笔杆就越难控制,孩子们就会越捏越紧;书写时越用力,笔尖与纸面的摩擦力越大,孩子们就会越用力去控制笔的运行,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父母之爱子,则为止计深远。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轻松书写一手好字,请陪孩子一起耐心的看完以下视频号内容,让孩子接受因纠姿导致的“短痛”(刚正姿时书写速度会降低,而且控笔可能会受影响),以避免遭遇影响身体健康发育的长痛。
正确的书写姿势,能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让书写活动变得轻松自如,让书法学习事半功倍。错误的书写姿势,不仅会让人误入歧途,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还让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关于不良书写姿势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可以点击查看我之前发表的文章《那些努力练书法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