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读论语 16 | 患不知病
患不知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人”,也是“仁”,他强调自身的问题,遇事多问自己,这个思维方式构成了儒家为人处世的方式。真正的儒家不会做“表扬与自我表扬”,更多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或者是“反思与自我反思”。真正的中医人,也应该是用这个思维去面对疾病与患者。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耻辱应该是连病都不知道,因为不知道病就不可能懂得开方下药,尽管人体的奥秘与大自然的神奇,人类还存在很多未知,所以任何中医人永远在探索疾病的路上。
历史有不少名医,就是因为自己居然不知道家人得了什么病,才发誓要走上医学道路的。我们之前介绍过李东垣,他家族是当地的巨富,但也拦不住他的母亲得病。李东垣的母亲姓王,至于王氏患了什么病,历史并没有记载,书中说王氏患病极重,李东垣为了照顾母亲,“色不满容,夜不解衣”。书中说李家的佣人每天进进出出,房子不断飘出中药味。李家不惜花费重金四处打听高明的医生,但王氏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医生的诊断不一样,有医生说王氏患的是寒证,要用热药;有医生说王氏患的是热证,要用寒药,莫衷一是。最后,王氏在病痛中去世。李东垣痛恨自己,母亲得了什么病都不知道,当然他也痛恨这些庸医。李东垣的痛恨之余,他也在反思自己,难道自己痛苦流涕就能减轻对母亲的内疚吗?母亲病痛的时候,自己只能束手旁观,丝毫不能解除母亲的痛苦。母亲去世了,最后连得什么病都不知道,读书人还有资格谈孝道?为此,李东垣把对母亲的痛化为学习中医的动力,派人四处打听天下哪里有真正的中医高手。最后有人告诉他,易水的张元素是中医界的高人。李东垣带着一大包金银,奔赴数百里拜张元素为师,最后成为一代名医。
徐灵胎是清代一位自学成才的大医,他之所以走上中医之路也是因为家人得病。原本徐灵胎一家人非常幸福,他的父亲是一名水利官员,他还有四个弟弟,他是老大。二弟叫如桐,三弟叫如彬,四弟叫景松,五弟叫景柏。徐家先是老三病了,家里一片忙乱。尽管父亲请了医生,徐灵胎还帮忙煎药,但三弟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而且四弟、五弟也都相继病了。根据徐灵胎回忆,当时的医生并没有搞清楚几个弟弟得了什么病。很快四弟、五弟病故,然后父亲悲伤过度,也病倒,最后三弟也病故。几年后,二弟也病故。何为悲剧?悲剧就是一个人眼睁睁地看着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在消失,而自己无能为力。徐家只剩下徐灵胎和他的母亲俩人,徐灵胎在一首诗形容当时的情形:“单亲独子行影相依。朝持两桨辞娘出,暮倚柴门望子归”。徐灵胎走上中医之路完全是因为家人,但徐家的藏书之丰厚和徐灵胎强大的自学能力,是重要因素。徐灵胎是从《难经》入手开始学习中医的,但很快他就发现这本书有问题,他说:“此书之垂已二千余年,注者不下数十家,皆不敢有异议,其间有大可疑者”。于是他找来《黄帝内经》,并且参考各注家,开始对《难经》进行注释。徐灵胎是在35岁的时候,出版了《难经注释》;在40岁的时候,他给当时的江南名医尤在泾写的《金匮要略心典》做序;在45岁时,徐灵胎出版了《神农本草经白种录》。究竟徐灵胎是哪年在中医上崭露头角的,历史没有明确答案,因为徐灵胎的主业是搞政府水利工作,但清代的大才子袁枚还专门找徐灵胎看病,最后和徐灵胎几代结下不解之缘。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对于一个家庭也是如此,但我认为最实用的孝就是能够让父母和家人健康地变老,这也是中医人的重要任务。所以当我们再回到孔子这句话,内心应该很有感叹:“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