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读论语 16 | 患不知病

患不知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人”,也是“仁”,他强调自身的问题,遇事多问自己,这个思维方式构成了儒家为人处世的方式。真正的儒家不会做“表扬与自我表扬”,更多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或者是“反思与自我反思”。真正的中医人,也应该是用这个思维去面对疾病与患者。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耻辱应该是连病都不知道,因为不知道病就不可能懂得开方下药,尽管人体的奥秘与大自然的神奇,人类还存在很多未知,所以任何中医人永远在探索疾病的路上。

历史有不少名医,就是因为自己居然不知道家人得了什么病,才发誓要走上医学道路的。我们之前介绍过李东垣,他家族是当地的巨富,但也拦不住他的母亲得病。李东垣的母亲姓王,至于王氏患了什么病,历史并没有记载,书中说王氏患病极重,李东垣为了照顾母亲,“色不满容,夜不解衣”。书中说李家的佣人每天进进出出,房子不断飘出中药味。李家不惜花费重金四处打听高明的医生,但王氏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医生的诊断不一样,有医生说王氏患的是寒证,要用热药;有医生说王氏患的是热证,要用寒药,莫衷一是。最后,王氏在病痛中去世。李东垣痛恨自己,母亲得了什么病都不知道,当然他也痛恨这些庸医。李东垣的痛恨之余,他也在反思自己,难道自己痛苦流涕就能减轻对母亲的内疚吗?母亲病痛的时候,自己只能束手旁观,丝毫不能解除母亲的痛苦。母亲去世了,最后连得什么病都不知道,读书人还有资格谈孝道?为此,李东垣把对母亲的痛化为学习中医的动力,派人四处打听天下哪里有真正的中医高手。最后有人告诉他,易水的张元素是中医界的高人。李东垣带着一大包金银,奔赴数百里拜张元素为师,最后成为一代名医。

徐灵胎是清代一位自学成才的大医,他之所以走上中医之路也是因为家人得病。原本徐灵胎一家人非常幸福,他的父亲是一名水利官员,他还有四个弟弟,他是老大。二弟叫如桐,三弟叫如彬,四弟叫景松,五弟叫景柏。徐家先是老三病了,家里一片忙乱。尽管父亲请了医生,徐灵胎还帮忙煎药,但三弟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而且四弟、五弟也都相继病了。根据徐灵胎回忆,当时的医生并没有搞清楚几个弟弟得了什么病。很快四弟、五弟病故,然后父亲悲伤过度,也病倒,最后三弟也病故。几年后,二弟也病故。何为悲剧?悲剧就是一个人眼睁睁地看着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在消失,而自己无能为力。徐家只剩下徐灵胎和他的母亲俩人,徐灵胎在一首诗形容当时的情形:“单亲独子行影相依。朝持两桨辞娘出,暮倚柴门望子归”。徐灵胎走上中医之路完全是因为家人,但徐家的藏书之丰厚和徐灵胎强大的自学能力,是重要因素。徐灵胎是从《难经》入手开始学习中医的,但很快他就发现这本书有问题,他说:“此书之垂已二千余年,注者不下数十家,皆不敢有异议,其间有大可疑者”。于是他找来《黄帝内经》,并且参考各注家,开始对《难经》进行注释。徐灵胎是在35岁的时候,出版了《难经注释》;在40岁的时候,他给当时的江南名医尤在泾写的《金匮要略心典》做序;在45岁时,徐灵胎出版了《神农本草经白种录》。究竟徐灵胎是哪年在中医上崭露头角的,历史没有明确答案,因为徐灵胎的主业是搞政府水利工作,但清代的大才子袁枚还专门找徐灵胎看病,最后和徐灵胎几代结下不解之缘。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对于一个家庭也是如此,但我认为最实用的孝就是能够让父母和家人健康地变老,这也是中医人的重要任务。所以当我们再回到孔子这句话,内心应该很有感叹:“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病也”。

(0)

相关推荐

  • 学医救母成大医

    ▢ 何恃坚 <黄帝内经>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纵观古今,若要成为一名大医,医术须精,医德当诚." 义乌一地,历来名医辈出,尤以"三溪" ...

  • 中医解酒祛湿名方,源自八百年前名医李东垣!

    中医解酒祛湿名方,源自八百年前名医李东垣!

  • 丙.国学堂--梁冬对话罗大伦1-乱世中富贵名医.丙.[李东垣-中医基础]

    03 - 李东垣-中医基础 继续请中医博士罗大伦老师一起来分享古代中医的故事,以医载道.每一个古人的故事,其命运本身就很能说明整个中国文化的浓缩历史.在金元时期的这位李东垣同学,他家是当时首富,可以想 ...

  • 【李东垣:益气聪明汤-气虚中气不足的耳聋耳鸣】

    益气聪明汤 处方黄耆 甘草 人参各15克 升麻 葛根各9克 蔓荆子4.5克 芍药3克 黄柏3克(酒制,锉,炒黄) 功能主治益气升阳,聪耳明目.治脾胃气虚,致患内障,目糊,视物昏花,神水变淡绿色,次成歧 ...

  • 年近半百才转行学中医,难有成就?这人却学成了一代名医

    人生过了一大半才开始学中医,只能学个皮毛? 其实不然,历史上许多医家都是半途学医,最终学有所成.流芳百世的更是不在少数,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就是其中一位. 朱丹溪,医界中人都知道他也叫朱震亨,那么这&q ...

  • 中医人读论语 18 | 无心无病

    无心无病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在<论语>文本编排上,本章重点讲政治,但为什么这里突然讲起<诗> ...

  • 中医人读论语-引子 | 专栏开篇词

    引 子 --<中医人读论语>专栏开篇词 我们先讲<五灯会元>书中的一则故事. 黄山谷居士往依晦堂,乞指径捷处. 堂曰:"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 ...

  • 中医人读论语 1 | 不修不明

    不修不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古圣贤说,"道"与文字没有关系,但我们在传承"道&quo ...

  • 中医人读论语 2 | 孝是好药

    孝是好药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我们先讲一个故事,香港歌手王杰在一个电视采访的 ...

  • 中医人读论语 3 | 重剑无锋

    重剑无锋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大凡研究<论语>的人,多数认为儒家是入世的学问,或者把儒家理解为实用理性,把道家看做是出世的.任自然的学问.对于儒家和道家,如果 ...

  • 中医人读论语 4 | 健康密码

    健康密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小孔子四十六岁,是孔子晚年最得意弟子之一."三省吾身" ...

  • 中医人读论语 5 | 使民以时

    使民以时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段话曾经被人误解,尤其是"使民以时"这句,一些研究者认为,孔子的学问是站在官方的立场说话,或 ...

  • 中医人读论语 6 | 余力学医

    余力学医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弟子规>一文的第一部分就是来源于此,所以有人把<弟子规>看成是&l ...

  • 中医人读论语 7 | 何为学问

    何为学问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是孔子得意的弟子之一,他的风格和曾子不一样,也区别颜渊.子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