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医:熟悉一下程钟龄的医家八法,“汗吐”二法有哪些特点?
我们现在说到中医,就常常会提及中医的“治法”,说到“治法”,又最常说起“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这“中医八法”。
中医八法,是有清代医家程钟龄首先提出的,当然,他也是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归纳而得出。时至今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这八种治法,可以说基本代表了中医临证的治疗的“手段”。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此有一定的熟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熟悉一下“汗法”和“吐法”这两个部分:
首先说说汗法:
顾名思义,我们所说的“汗法”,就是通过开泄肌表腠理,以达到通透外邪、调和营卫、宣发肺气的目的。简而言之,大多时候都是借发汗之机,使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从肌表而出。
一般来说,汗法基本都适用于有外邪的表证,但也有部分杂症,似乎也能使用汗法,但其目的都无非是为了“调和营卫”。
因此,汗法的最终目的,我们不能简单理解为散表邪,而应该理解为调营卫似乎更为合适。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虽然使用“汗法”,但这个过程中,很多都不会有明显的汗出,所以,我们也不能把出汗当成一个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因为有时候,施加汗法之后没有感觉到出汗也已经“邪去身安”。
这样也就从侧面证实了汗法的目的不仅限于发汗,比如调和营卫、宣透肺气,未必就会需要真正的汗出。
所以,汗法不仅能驱邪,同样也能“扶正”,而不应该将汗法简单看成一种攻伐之法——当然,对于表证的汗法,这么理解却又是很正确的。
汗法适应的证候,主要就是外感六淫之邪,并因此引发的表证,比如感冒,无论是风寒还是风热,都适合“汗法”。
古人在这个方面有比较明显的理解范畴,诸如:
外感风寒、风热表证;
麻疹初期的疹发不畅,可以适用汗法;
水肿初起,上半身为甚之“风水证”,也可以适用汗法;
尤其是风水证,外有表邪束缚,肺气不宣,内有水道不畅,从而导致水液泛滥,而以上半身水肿为主。这时候,利水消肿则容易引邪深入,汗法则既能透散表邪,又能通调水道,使肺气宣肃得利,风水之证也就豁然而散了,
最后,很多人以为汗法就是“麻黄桂枝”之类的辛温发汗,其实不然。汗法可以有辛温解表,也可以有辛凉解表,更可以有扶正解表,而不仅仅是麻桂一途。
需要注意的是,能否实施汗法,首先还是要辨别外邪的类型,分清其阴阳寒热虚实,才能选择辛温还是辛凉、抑或扶正去解表。
同时,汗法虽说其目的是调和营卫,但毕竟还是有“发汗”这个手段存在,因此应该“衰其大半而止”,不能一味蛮干久用。
而汗法使用的方药,也不宜久煎,一般是“三沸即止”。
再说说“吐法”:
对于近现代中医而言,“吐法”基本已经很少有适用的场景了,但作为中医八法之一,我们还是有必要熟悉一下它。
所谓吐法,或者说“涌吐”,就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得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饮、宿食或毒物能从口吐出的一种方法。
这里面说到了吐法所涉及的对象和病位:
病位:咽喉、胸膈、胃脘,这三者都是中焦以上,更以上焦为主。
对象:痰饮、宿食、毒物;
由此可见,吐法针对的不仅仅是民间常说的“中毒”,更还包括痰饮和宿食之类。
尤其是痰饮一症,古代中医对于“痰蒙心窍”之证,那是有很多成熟的涌吐之法,比如“服药不吐,手指鸡毛探咽喉”之类,就是吐法的应急之类。
其实,虽然现在中医吐法很少用到,但如果吐法掌握得好,那对于“止吐”就会有更深的心得了。
比如吐得多了,胃气也会随之上逆,胃气上逆又会加重呕吐,这时候,可以服食一些冷开水、冷粥之类,有助于和胃止呕,而生姜更是民间常用的止吐之物。
由此可见,吐法适用的场景,诸如风痰壅盛、无论是在胸膈还是咽喉,抑或是心窍,都是可以使用的。
当然,人们印象中最直接的还是吃了什么不洁之物,尽快让它从口吐出来,以减轻对身体的伤害。
总而言之,无论是汗法还是吐法,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们的一个共同点:两者都是一种“向上、向外”的方法,不管目标是外邪还是痰饮或者毒物,都是让它尽快向上向外离开身体,避免向内向下深入,因此才将它们放在一起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