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池诗社】《田荣 散文◎苏州夜游》
苏州夜游
文 | 田荣
我是在壬辰龙年烟花三月的一个傍晚时分踏进江南古城苏州的。住进旅馆,放下行李,匆匆的品尝了当地的特色小吃后,便迫不及待的沿着平江路向前夜游。平江路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条街,有最古老的城市石刻“平江图”。平江路周边大都是年代久远的老房子,白墙青瓦,两岸人家,依河而建,临水而居。沿街的人家推开窗户,便是静静的平江河。
平江河水,不但翠玉般的碧绿,还静若处子,看不见一点流动。只有当雨落下,或有小船划来,扬起波纹,方让人感受到生机。“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苏州多桥,有“十步一桥”之说。仅平江河上的石桥,平卧的,拱形的,大大小小不下十座。平桥精巧,游人一路走过,尚未发觉脚下一泓细水,便已然越过。拱桥多坐落在路边的水巷上,一拱似虹卧碧波,站在顶端欣赏脚下的碧水,划来的乌篷船,匆匆过往的行人,还有沿河栽植的花草树木…..徜徉时忽然天空中洒下如丝的细雨,借用昆曲《牡丹亭》里的一句唱词,便是“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与平江路垂直相接的是诸多清幽静谧的小巷。皆是黛瓦粉墙,砖雕门楼,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幽深,氤氲着一股温润、雅致的气息。围墙很高,隔着雕花漏窗望进去,深宅大院里便是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悠悠岁月。夜晚间的小巷,有一种梦幻般的寂静。从一个巷口钻进去,简洁质朴的石库门,里面总是蜿蜒的,曲曲折折。走到路口有些意外,让人有一番柳暗花明的喜悦。有的小巷很浅,青石板尽头的墙角边,布满滑腻的青苔,那碧绿的颜色,像平江河里的水……
平江路沿街每条巷子的名称都很美。什么“丁香巷”、“蒹葭巷”、“大儒巷”……仿佛古典的词牌,挂在巷口,凝练含蓄,委婉细腻,带给人无限遐思。此时,夜空中开始飘着蒙蒙细雨,临河人家挂起的红灯笼也一一亮起来,营造着一种温馨的氛围……
夜游中,我走进坐落在平江路临街处的“伏羲琴馆”里,坐在靠窗的茶桌边,捧一杯红茶,听一曲《游园》。扮演杜丽娘的演员身着精致绣花长袍,水锈轻舒,莲步轻移,映着鸳鸯湖的一池春水唱起“皂罗袍”。桃花一样的眼波,长的没有尽头的流水腔,清灵洁净的丝竹之音,柔婉雍容的典雅气度,犹如茉莉花香弥漫在空气中的余韵,仿佛时光倒转,咿呀吟唱了四百余年的杜柳之恋,又重回了人世间。
我是一个不懂昆曲的人,也听不出唱的好还是不好,我只是单纯的喜欢《牡丹亭》里的妩媚和缠绵。至于更深一层的内涵,因全然不知,而终不得近。好在昆曲的美更多在于能传达一种意境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写意画,无论是深是浅,内行或外行,只要你用心用眼去领略,对于其美感和魅力多少,也能领略出一二之所在来。这对于我多少也算是喜听黄梅戏之外的另一种欣赏吧。
离开“伏羲琴馆”的时候,已过了十点钟,夜间的平江路,一切都是湿漉漉的,连呼吸都含着江南水汽。伫立苑桥上,桥下流水静静的流过,没有一丝声息。烟雨迷蒙中,恍然间觉得,江南的巷子,昆曲的调子,它们之间注定有着宿命般的因缘。昆曲,也只有在这种缓缓长长的水巷里,才能流淌出来,咿咿呀呀的,远远淡淡。此刻的我,已与平江路且行且远。但身后仍传来昆曲《牡丹亭》中时高时低的吟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如莺歌婉转,一唱三叹,让人心生一阵怅茫。
作者简介
诗社介绍
《雷池诗社》是一款面向社会的媒体平台。力推原创,散文、诗歌、杂感等体裁不限;力呈精品,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刊发亮点稿文;力飨读者,精心打造平台魅力,竭力为读者服务。《雷池诗社》是成就诗人的摇篮,是大众娱乐的天地,是文学爱好者的乐园。来稿要求原创首发,健康有新意,配有图文,作者简介。若文抄袭,文责自负。
图文若涉及版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