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邮票的致命缺陷在哪?还会有什么前途?
论珍贵性,不说《红印花》等早期珍品,即使建国后也出现了很多像《蓝军邮》、《一片红》等大珍邮,还有《奔马》、《荷花》、《爱科学》、《金猴》等精品。 严格来说,人们认为邮票差劲的根源是对编年邮票的不满。 我们都知道邮票大致分为4个阶段,即老纪特、文编、JT和编年邮票。编年邮票从1992年开始发行,至今整整30年,是4个阶段中发行时间最长的。 本人通过从以前发表文章的评论区回复看,集邮者主要反映的就是对编年邮票的不满,说出一些不招人待见的因素,其实都不是主要原因。
一,比如有人说编年邮票发行的题材差劲。现在发行的邮票题材明显比JT票时期丰富多彩,除了延续原来的生肖、名著名画、航天、体育等热门题材外,又开发出拜年、24节气、节日和民间传说等新的题材。在这方面编年邮票不输前面三个邮票时期。
二,也有人说邮票不够精美、设计差。虽说现在的设计水平整体不如上世纪80年代老一辈设计家,但是也只是部分邮票质量差,像唐诗、宋词、梅兰竹菊等邮票设计还是非常精美的。更多是因为量大的关系影响到了人们的审美观。JT票中其实也有很多设计上的败笔,如写实性《金猴》与其他11枚装饰性生肖的不协调。《西厢记》邮票与小型张设计风格的不统一。由于设计不严谨,《西游记》邮票前几枚出现“虎皮裙”的问题。但“量少遮百丑”,这些没有影响到JT票全局。 所以说,编年邮票的设计不错,但受到了量大的影响很严重。
三,更多的人认为是邮票发行量大。这是导致编年邮票一蹶不振的根源,但是你看小型张四连体、大本册、佳邮评选张等量少品种,虽说只有10万左右的发行量,但是仍然无人关注,而盘点JT票中10万的加字张、爱科学等品种,价格均在几千。编年邮票的价格与之相比,可说是天地之别,证明编年邮票量少也不行。
以上这些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邮票升值的问题,再深究就是赚不赚钱的问题,所以说: 编年邮票的致命缺陷就是让人赚不到钱。 集邮者收藏三十年的邮票,不但因为大量的打折票使邮票升值无望,甚至会因为保存不当而赔钱。
邮票投资者,现在恐怕也没有邮票投资者了,即使有,也是投资套牢者。
邮票投机者有几个赚钱?以近期上市的热门品种41届《抗疫佳邮评选张》为例,从上市的240元一张,马不停蹄的跌到了今天的108元,中间连一天像样的反弹都没有,投机者怎么赚钱?谁伸手谁挨套。
我在一个近300人的集邮群里观察,玩这个品种赚钱的只有一个玩邮票靓号的投机者不亏。一个有关系的黄牛党不亏,其余全亏,少的几百,多的有2万元。这就是一个品种一个月的交易结果。 如果是不明真相的集邮新人,看到这些涨幅较好的编年邮票品种,一定会以为持有人都赚钱了,哪知道这些品种的价格是伴随着血和泪从高处跌下来的。
要说在编年邮票上赚钱的只有发行方一家,他们已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不改变这种谁玩谁亏钱而一家独赚的局面,会有什么前途?最后只有关门大吉。你说呢?
来源:毕氏邮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