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之大唐(109):外交史上的传奇——一名真正的刀锋使者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09)
从和突厥的战争进展看,还是郑元璹(shú)比较老道。他嘴巴上说要搞好关系,其实言外之意:现在打,是要吃亏的。
作为老牌政治家,李渊清楚他的意思。可他是皇上,金口玉言。已经说了打,不可能再去改口:‘老郑啊,是我糊涂,当初真该听你的。’相反,他把郑元璹叫来:“老郑啊,还是你对突厥熟悉。看样子,又要辛苦你跑一趟了。”(‘上遣郑元璹诣颉利。’)
郑元璹暗自叹气:我都说不能打,现在搞砸了,这锅还得我来背。
不过李渊这个做法也没错。谁出的主意谁去办嘛!形势不好,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很多时候,领导的职责就是逼着人做不愿做的事。
郑元璹硬着头皮再次上路了。同僚们与他告别,表情沉痛。分明觉得:此生再也见不到这个人了。这也难怪,上次出使突厥,他差点就没回来。
当时是前任处罗可汗在位,联合刘武周进攻山西,也是派他去。见到可汗,可能礼带得不够吧,左说右说说不通。倒霉的还在后头:处罗可汗好死不死,偏偏这时候得了急病,不久就死了。郑元璹估计平时工作比较认真,成天粘着可汗做思想工作,突厥那帮贵族就疑心是他把可汗毒死的。当然,这里面不排除有点什么栽赃陷害的情节,总之把他扣住不让回来。幸好,没象苏武一样、送到贝加尔湖去放羊。
隔了两年,两国关系松动。李渊派人送礼,又答应通婚,这才把人赎回来。这是今年三月份的事。现在屁股还没坐热,又叫他去谈,还拿着这么一手烂牌。
郑元璹骑在马上,脑子里高速运转:一个曾经的投毒嫌犯,拿什么去说服对方可汗呢?
新任的颉利可汗,总体和郑元璹关系还是不错的。不管他投没投毒,反正自己提前接班了不是吗?
当然,私人关系归私人关系。见了面,还是要先谈公事。
双方先是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了几个回合。搞辩论嘛,打铁的哪是读书人对手。人家郑部长三代贵族,又‘性察慧,爱尚文艺’。你说叫宝钢组个队和北大清华辩,估计难度比较大。
‘(颉利)及见元璹,责中国违背之事。元璹随机应对,竟无所屈。因数突厥背诞之罪,突厥大惭,不能报。’
‘突厥大惭’是夸张,‘不能报’(嘴巴笨吵不过)应该是真的。
不过谈判不是吵架。书生和铁匠吵架,吵赢了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呢?目的还是要说‘服’对方。郑元璹的策略是先让你无话可说,然后再来做思想工作。他接下来的一番话,可以列入此类谈判的经典:
‘唐与突厥,风俗不同。突厥虽得唐地,不能居也。今虏掠所得,皆入国人,于可汗何有?不如旋师,复修和亲,可无跋涉之劳,坐受金币,又皆入可汗府库。孰与弃昆弟积年之欢,而结子孙无穷之怨乎?’
你说你跑半天,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求财吗。现在这样大队人马地过来,抢了东西、人人有份,到您可汗手里,还剩多少?我们皇上说了:只要突厥不来捣乱,每年发和平贡献奖。这些都进可汗个人腰包,还用不着担风险。另外,嫁公主的事,也可以考虑。
听说坐在家里就有钱拿,还有媳妇领,‘颉利悦,引兵还。’屁颠屁颠带着手下撤了。一场重大危机,就此消除。
从可汗大营出来,郑元璹背后一身冷汗。史载:‘元璹自义宁(617年)以来,五使突厥,几死者数焉!’真是一名行走在刀锋上的使者啊!他后来做过外交部长(鸿胪卿)和州刺史,对突厥和高句丽事务提出建议,均属切要。可算是我国外交史上的一名奇才。
回过头看,制定一个决策,照顾当前实际是很重要的。封德彝的发言,逻辑性和说服力都很强。听上去,明显比郑元璹那个‘搞关系’的说法要高明——敌人都打到头上来了,还管什么关系不关系,明显是畏战避战嘛!
事实呢?关系还真的要搞,畏战避战还真有几分道理。
作为最高决策者的李渊,还是比较清醒,或者说比较开明和务实的。郑元璹说不能打,没给他扣上卖国贼的帽子;听封德彝的,定了‘先打后谈’之策,也能随着形势变化很快调整。很好地遵循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谈(送)’的方针。终于,成功化解一场迫在眉睫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