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 | 经典的炼成——从《孔乙己》说起(阎晶明)
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
1925年7月4日摄于北京。为《阿Q正传》英译本所摄。鲁迅在当日日记中记载此事:“午后往中央公园,在同生照相二枚。”《阿Q正传》英译本的译者梁社乾,在翻译中曾得到鲁迅的帮助。译本于192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但鲁迅的照片未被印入。(中国作家网)
1930年9月25日摄于上海。对于自己的五十岁寿辰,鲁迅显得格外重视。在日记中,鲁迅写下:“晴。午后同广平携海婴往阳春堂照相。”该日鲁迅照相三张,分别为单人照(上题“九月二十四日照于上海,时年五十”,日期为鲁迅误记)、与海婴照(上题“鲁迅与海婴,一岁与五十”)、与许广平并海婴照。五十岁诞辰的鲁迅单人照,是最为著名的鲁迅照片之一,这张照片上的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定场合曾被广泛使用。(中国作家网)
1933年5月1日摄于上海。这张照片是著名的鲁迅“毛衣照”,所穿毛衣为许广平亲手所织。《两地书》中曾记载这件手织毛衣,鲁迅在信中写道:“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须棉袍了。”多年后,周海婴在著述《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中曾专门单列出这张照片,并在照片下注释“这张照片,母亲最喜欢!”(中国作家网)
阎晶明 著
【下文原载2019《作家》杂志】
经典的炼成
——从《孔乙己》发表100周年说起
阎晶明
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这场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爱国运动,同时又标志着中国由漫长的封建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回顾五四历程,这场运动的伟大会不断评说下去。
五四与鲁迅可谓互相成就
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十分重要。五四运动是一场爱国运动,同时是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先锋人物很多都是文学家。鲁迅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旗手的地位和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理解五四,就要读懂鲁迅。毫无疑问,鲁迅是一百年来现代中国最重要的经典作家。读懂鲁迅,同样有助于深刻理解一百年来的中国现代史,理解五四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我以为,五四与鲁迅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没有五四,就不会有鲁迅思想和文学上的爆发,没有五四这个划时代的背景,鲁迅与所处时代的关系就可能不会像今天看到的这样密不可分。或者更准确地说,正是五四运动的风起云涌,成就了鲁迅成为历史转折时期最具经典地位的作家。
同时,鲁迅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五四。正是因为有了鲁迅,五四的思想深度,文化追求的高度更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五四运动有突发事件,有导火索,但同时,五四也是一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以改造“国民性”为目标的追求思想解放的运动。从这个意义讲,鲁迅的高度不但代表了五四新文学的高度,甚至也代表了五四新文化的高度。
鲁迅身上具备经典作家最具标识性的特征。
经典作家具有很多值得深究的特质,鲁迅身上也很典型、很内在地体现了这些特质。
一是可以让人从一百个方向去探究,而且窥探越多,空间越大,可研究的话题也越多。经典作家的作品有无穷无尽的阐释空间,他们的人生经历一样让人评说不已。经典作家身上往往有很多谜局,很多未知的、有争议的、不可考的内容诱人深入,但这种不可考、有争议是自然形成的,有如宿命般的结果,不是同时代的哪些人刻意炒作出来的。如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孔子、曹雪芹等等,都是如此,他们的身世本身就有很多值得深究的地方。“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就含有这样的意味。恰恰是这些谜一般的人物,写出了最伟大的作品。鲁迅的一生中,也有很多纠缠不清的谜局让人费解。如鲁迅与周作人的兄弟失和,鲁迅与陈西滢、梁实秋、高长虹等人的恩怨论争,鲁迅与朱安的婚姻,等等。当然,鲁迅的弃医从文,参与过的各种社会活动,他的思想历程,更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现代以来,还没有一个中国作家具有这样的复杂性。当然也正因为是鲁迅,他的心路历程才会让人津津乐道,追踪不已。
其次,经典作家的创作,对自己所属的国家、民族,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所有的经典作家,都是自己时代的书写者,只有把他所处的时代写好了,才有可能流传下来,才有可能具有永恒价值。鲁迅的创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始终遵时代之命,充满了使命感与责任感。鲁迅的文字充满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深刻理解,同时又充满了未来的殷切希望和对现实的无情剖析,包括对自己的无情解剖。鲁迅是最自觉地按照时代的要求进行创作的作家,他自称自己的创作是“遵命文学”,呼应着时代发展和进步的要求。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一方面要完成政治革命,另一方面要把大众的精神从旧的束缚中拯救出来、解脱出来。鲁迅的小说,描写了旧体制对人的压迫,他批判国民性中的奴性与软弱,但也时刻铭记着文学要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如《药》在残酷的悲剧性的描写中,以夏瑜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给人以希望。“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鲁迅)。《故乡》关注的是人心的隔膜,“我”是辗转辛苦而生活,闰土是麻木辛苦而生活,其他很多人是恣睢辛苦而生活,充满了悲凉的色彩。但小说的最后,鲁迅不但寄希望于“我”和闰土的后代不再隔膜,而且发出了“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寄语。一句看似非小说的语言,正是鲁迅坚持遵时代之命的体现。《狂人日记》的主题是批判“四千年历史”的“吃人”本质,小说的最后发出指向未来的振聋发聩的呐喊:“救救孩子……”由此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充满强烈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是文学家,同时也是思想家、革命家。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悲剧感、悲凉感,常常怀疑自己的人生,但他却时时告诫青年,不要受他的影响。他希望这个社会能够变革。他说,如果这个社会的重重问题能够得到改变,他宁愿自己描写和批判这些现象的文章速朽。
其三,经典作家必须在艺术上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高峰。鲁迅的高度,他的作品,以及他的精神高度,就是中国新文学的高峰。鲁迅既是一名思想上的先觉者,也是一名实践上的先行者。1918年,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狂人日记》,小说的主题是批判性的,在写法上使用了白话文,艺术上充满了抒情性、象征性,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小说先河。鲁迅是杂文文体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对现实的批判,类型化的描写,讽刺的笔法,成了后来者的范本。鲁迅还是中国现代散文诗的拓荒者,《野草》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散文诗的最高境界。后人再写散文诗,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野草》的致敬,是对其或直接或间接的摹写。
鲁迅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鲁迅翻译作品的文字量也几近于他创作的文字量。他的翻译观与他的写作观是一致的,都是首先考虑中国社会的需要,所以他愿意介绍“被压迫的民族中的作者的作品”。在谈到文学翻译和交流的目的时,鲁迅曾谈到,“我的作品,因此能够展开在捷克的读者的面前,这在我,实在比被译成通行很广的别国语言更高兴。我想,我们两国,虽然民族不同,地域相隔,交通又很少,但是可以互相了解,接近的,因为我们都曾经走过苦难的道路,现在还在走——一面寻求着光明。”同时,鲁迅还是一位文学编辑,主持出版过很多文学刊物和丛书,也支持和帮助过很多青年写作者。鲁迅对古典文学深有研究,大如写出了《中国小说史略》,小如花十一年时间整理和抄录了《嵇康集》。鲁迅对多种艺术颇具造诣,深有研究。他是公认的中国现代木刻运动的倡导者,在美术上做出了独特贡献。他还是一位艺术设计师,从校徽到图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阅读鲁迅,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如何理解鲁迅是中国新文学革命的旗手,为什么说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最高峰。这还要回到如何理解五四的独特的历史作用。
五四前后,先进知识分子对旧思想旧首先的批判和冲击。五四虽然不是一场武装革命,但它与辛亥革命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五四运动中,“觉悟的革命者”力图带来一次全民族的“全面觉醒”。这个觉醒,包含了太多的内涵。鲁迅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鲁迅小说的最大价值,正是努力寻找人的觉醒的途径。改造“国民性”,改造的就是众多的不觉醒者的麻木与愚昧,批判的是阻碍寻求觉醒的势力。少数觉醒者在觉醒之后的孤独,一样也是鲁迅小说表现的主题。
今年,是鲁迅小说《孔乙己》发表100周年。《孔乙己》在鲁迅小说里的价值如何理解,孔乙己这个形象,他的性格,他的命运同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时代精神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十分值得挖掘和分析。同时,我也想借对这样一篇产生在五四背景下的小说的分析,探讨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独特地位。
1935年摄于上海,鲁迅从大陆新村住所去往内山书店路上。1933年4月,鲁迅一家迁入大陆新村,这是鲁迅在上海的最后一处住所。此地荒僻,“雨后蛙声大作,如在乡间”。鲁迅与外界的信件邮件,甚至房租、水电费等事宜,全由内山书店代转代办。在此处,鲁迅曾多次掩护共产党人。1934年瞿秋白离开时,曾将一张书桌留存在鲁迅大陆新村住所中。次年瞿秋白遇害后,鲁迅将这张书桌保留下来,以纪念亡友。(中国作家网)
阎晶明 著
一
五四之前鲁迅的三部小说
五四前夕,鲁迅一共创作和发表了3个短篇小说。
《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的宣言书,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篇作品。它发表在1918年5月的《新青年》杂志上,比五四运动早了整整一年时间,对于《狂人日记》的时代意义,人们讨论很多,它的宣言书和里程碑意义早有定论。第二篇就是《孔乙己》,小说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第三篇小说是写作于1919年4月的《药》,发表在五四当月的《新青年》。《药》因为其中有革命者的形象,小说与时代的关系也多有评说。或许《孔乙己》是个“例外”,而它又正好处在另两篇小说的中间。如何分析和理解《孔乙己》,于是就成为今天仍然需要讨论的话题。
《孔乙己》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之后创作的第一篇小说,也就是鲁迅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鲁迅在《呐喊·自序》里曾经讲过,《狂人日记》发表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事实上,这个“一发而不可收”,从《狂人日记》到《孔乙己》估量的话,还并非是密集的“不可收”状态,因为两个短篇小说之间,居然间隔了将近一年时间。当然这是按照作品末尾标注的日期(“一九一九年三月”)计算的。据《鲁迅全集》注释介绍,鲁迅小说当年在发表时都是没有标注写作日期的,文末的时间都是作者在编辑成集出版前所加。1919年3月10日的鲁迅日记,记有“录文稿一篇讫,约四千余字”,据注释,此文稿即是《孔乙己》。
事实上,《孔乙己》的写作时间应该在1918年冬天。《孔乙己》发表在1919年4月的《新青年》第六卷第四期上。发表时,篇末有鲁迅的《附记》如下:“这一片很拙的小说,还是去年冬天做成的。那时的意思,单在描写社会上的或一种生活,请读者看看,没有别的深意。但用活字排印了发表,却也在这时候,——便是忽然有人用了小说盛行人身攻击的时候。大抵著者走入暗路,每每能引读者的思想跟他堕落:以为小说是一种泼秽水的器具,里面糟蹋的是谁。这实在是一件可叹可怜的事。所以我在此声明,免得发生猜度,害了读者的人格。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六日记。”孔乙己是那样的特别,一个不得不偷书而换酒喝的读书人的遭遇,鲁迅却担心有人来对号入座,这其实是鲁迅孔乙己这类人物在当时社会上普遍性与典型性的认知。
程十发绘《孔乙己》
二
《孔乙己》在鲁迅小说中的地位
《孔乙己》实际字数不过2600字。但它在鲁迅小说里所占据的位置却是很高的。首先是因为鲁迅本人比较偏爱。据孙伏园发表于1924年的《关于鲁迅先生》一文记述道:“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中那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已经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在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漠,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失显露,有大家的作风。”
作为五四之前的三篇小说,把它们视作一个单元,或放置到一起比较评价是很自然的事,自鲁迅当年就这么做了。孙伏园已经指出过,《孔乙己》的创作目的“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所以他认为,在《孔乙己》里,对那些活动在咸亨酒店并拿孔乙己开心的人,包括酒店的掌柜,其他顾客,邻舍的孩子们,鲁迅的描写并没有将他们置于《药》里面的康大叔、驼背五少爷等地步,将他们的恶意直接显露出来。也就是说,《孔乙己》营造的氛围并不那么剑拔弩张,欢乐中的悲凉,热闹中的酸楚是小说制造出的环境。孙伏园认为,这种区别在于,《孔乙己》和《药》分属两类不同的小说,主题上是有差别的。“《药》的主人公是革命先烈,他的苦难与国家民族命运所系,而《孔乙己》的主人公却是无关大局的平凡的苦人;另一方面则是作者态度的'从容不迫’,即使不想写《药》当时的'气急虺隤’,也还是达到了作者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目的,鲁迅先生特别喜欢《孔乙己》的意义是如此。”
顾农先生在《重读<孔乙己>》一文中认为,鲁迅对《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三篇小说的态度,是值得分析的。既然《孔乙己》是鲁迅本人最喜欢的小说,可是为什么1935年鲁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时,却选了《狂人日记》和《药》而独没有选《孔乙己》?可是早在1933年,鲁迅编选“自选集”时,首先就选了《孔乙己》,却没有把《狂人日记》和《药》选入。“这好像是奇怪的”,顾农先生说。不过他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还是深得我心。他认为,编选小说二集时,“鲁迅采取的是史家的立场,为表明'文学革命’之初新兴的中国短篇很受了外国文学的影响,遂影响及于作品的取舍。正如鲁迅后来所说,五四'新文学是在外国文学潮流的推动下发生的,从中国古代文学方面,几乎一点遗产也没摄取’,《狂人日记》和《药》受外国文学的影响非常明显,体现了那时的潮流;而《孔乙己》比较多地摄取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遗产,虽然在艺术上更优秀,在当时却不具代表性典型性。而到从事《自选集》时,就不必考虑这样的因素了。”
这是从小说形式上说的,从主题上讲也是如此。“《狂人日记》和《药》的主题都与时事非常接近,更直接就是时代精神的号筒,《孔乙己》注意的是国民性深处的问题,不那么热门,因此也就不是最能代表五四的主流精神,这大约又是不必选入《小说二集》的一个原因。”
“《狂人日记》和《药》当然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在艺术上鲁迅对这两篇都有不大满意的地方,他曾说过,《狂人日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艺术上说,这是不应该的。’所谓逼促,就是指急于表达主题而在艺术上显得过于紧张,倾向过于外露,缺乏余裕;《药》也缺乏从容不迫的气象。”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狂人日记》《孔乙己》和《药》这三篇小说,还是有同构性的,这种同构性,就是它们都是在五四爆发之前创作和发表,它们与时代的关系都很密切,但是在表达方式上又有各自的不同,艺术上也各有侧重。所以不能说鲁迅最喜欢《孔乙己》就意味着他持《狂人日记》和《药》反居其次的评价。事实上,艺术评价和与时代相结合的评价,在鲁迅那里有区别,但没有明确的你高我低。这里所说的鲁迅“最喜欢”主要是指在艺术表现这一点上。作为遵时代之命的文学家,鲁迅当然非常看重《狂人日记》的宣言书作用和《药》的革命主题。作为小说作品,鲁迅一定认为《孔乙己》更成熟、更完美。而且,《孔乙己》与时代精神,与五四的时代要求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本质上是一致的,但考虑到其他一些因素,鲁迅在当时没有特别强调《孔乙己》的价值。
《呐喊》收鲁迅先生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初版,原收十五篇,列为该社《文艺丛书》之一。1924年5月第三次印刷时起,改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为鲁迅先生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1930年1月第十三次印刷时,由鲁迅先生抽去其中的《不周山》一篇(后改名为《补天》,收入《故事新编》)。鲁迅先生生前共印行二十二版次。(中国作家网)
三
《孔乙己》的艺术特点
鲁迅一向对自己小说在艺术性上的评价持审慎态度。《呐喊·自序》很直接地讲是“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又说:“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其实,我们知道,以鲁迅对小说艺术的理解,他对自己小说在同时代作品中的位置是有准确认知的。比如对《孔乙己》,可以说是鲁迅自己的得意之作。虽然说孙伏园文章里提到的“有大家的作风”不能完全坐实,但《孔乙己》在寥寥不到三千字里达到的艺术高度,实在是短篇小说里的典范。
首先看结构。《孔乙己》总共有13个段落。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片段。1—8段是上半段,9段是过渡段,10-13段是下半段。上半段是空间叙事,下半段是时间维度。这其实不是我的发现,叶圣陶先生早年就持这样的看法——当然他没有具体说明如何切分——而我认为这一判断是十分准确的。小说的上半段里,几乎没有出现过时间,更没有明确的时序,似乎一直在做从不同角度认识孔乙己的事情,好让读者对这样一个平淡而又奇特的人增加认识。后半段则出现了较为严格的时序。从中秋到年关,再到中秋,再到年头,短短数百字,跨度却达两年以上时间。
整篇《孔乙己》,场景从没有离开过咸亨酒店。不过在上半段,围绕孔乙己的人物,除了“我”之外,其他的人物都是虚拟式的出场,是一种类型化的表现。这些人物甚至都是以复数方式出场的,事实上是作为场面、氛围的一种烘托而存在,这种群体性和复数式也是鲁迅描写“看客”时通用的手法。同时这样的描写也保证了孔乙己在小说里的主角地位。而在下半段里,不但“我”跟孔乙己有了交流,而且还加进了咸亨酒店的掌柜与孔乙己的直接对话。在这部分里,看客式的“群众”已经基本退场,不过还是有一句话,说“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这里突出的是掌柜。
在整体结构的布局中,《孔乙己》最突出的特点是前后呼应,“无微不至”。几乎所有的描写都看似非常平淡,可是如果我们通过上下文找到它们之间相互的呼应,就会感到作者的用心是多么的精细,而且又不著痕迹。从叙事上来讲,《孔乙己》每一个看上去并无多少出彩之处的段落,只要联系上下文,寻找他们之间的呼应和勾连,就会发现其中的微妙之处。
第1段主要是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依次流露出以下信息:第1句提到了酒店柜台下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用于温酒。第2句说,那些做工的人,是在柜台外站着喝酒。第3句则说,只有穿长衫的人,可以到里面要酒要菜,慢慢的坐喝。
我们都知道,《孔乙己》是一篇有特定叙事角度的小说,就是在店里打工的只有12岁的“我”。但这个“我”是在第2段才开始出现,第一段可以说还是全知全能的视角,或是“我”的未到先声。第2段强化了长衫主顾和短衣主顾之间的区别,同时还呼应了小说的第1句,那就是“温酒”这个职业。这一段因为“我”的职业原因,还带出了酒店掌柜,掌柜显然是又有私心但又不极端的那种人。第3段,因为“我”无聊的原因,于是就使小说真正的主角孔乙己呼之欲出。
第4段就是孔乙己的真正出场了,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打头的第一句话就呼应了小说前三段的所有的信息,或者说印证了前三段淡而不浓的叙述,其实就是为了推出这一句话的精彩,那就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而这一描述可以说是全篇最精彩的一句,可以见出鲁迅在小说叙事上非同一般的功力。这一段不但把孔乙己有“文化”的身份特写出来,而且还写到了“偷书”这个影响了小说全篇的情节。这当中我们要看到一个细节。小说第一段描写了咸亨酒店里那些短衣帮,说他们只要肯花四文铜钱就可以买一碗酒,如果再多花一文钱,就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到了第4段,小说写道,孔乙己“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这“九文大钱”的描写,因为第一段看似数据式的交代而有了十足的依靠,从故事角度讲,“排出九文大钱”也让读者看到孔乙己有钱以后的满满自信。
第5段则是集中描写了孔乙己的身份和他的处境之间的“拧巴”所造成的尴尬。一方面是读书人,另外一方面却又是偷书人。然而从“我”的角度看,孔乙己“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第6第七第8段,小说集中描写了孔乙己在酒店里的种种表现,以及他为现场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快活气氛,其中当然最出彩的是关于茴香豆的四种写法和“多乎哉?不多也”的半文不白。
第9段只有一句话,却是切分小说上下半段的非常重要的一句话,“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在人群中的可有可无、被人漠视的窘境一语尽出。
在第1段至第8段,除了介绍咸亨酒店的格局之外,就是讲述孔乙己到店以后的种种表现。所有其他人物,不管是掌柜,短衣帮,还是孩子们,其实都是小说主角孔乙己的陪衬。这些人物,包括说话的人,都是类型化的。所以小说里有“他们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是谁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对话,描述孔乙己的窘迫。而这些碎片化的、类型化的描写,却并没有互相割裂、互不关联的感觉,是因为,小说在叙事的层面上用特殊的意象使它们浑然一体。这其中就有“笑声”带来的衔接效果。第3段说“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第4段的结尾是:“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第6段的结尾又是“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第7段有“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第8段的结尾,又是:“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可以说,孔乙己出现后带来的笑声,在小说的形式感上,起到了将那些由“我”的记忆碎片式推出的情节互相关联的作用。做到了神形都不散。
小说的10~13段,则是由时序构建起来的。从“中秋前的两三天”,到“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接着是到了“年关”,然后是“第二年的端午”,再到“中秋”,“再到年关”,短短的几百个字,时间长达两年,但读者并不感觉是故事梗概,因为中间还有核心情节,这就是孔乙己坐着蒲包的再次出现。这的确是短篇小说叙事上的典范。
再来看小说里的前后呼应。前面已经就酒店格局与孔乙己地位特殊之间的关联做了说明。也说明了酒钱菜钱的价格说明这一看似闲笔,实则非常有用有效的前后呼应。其他的比如,小说前面描写了孔乙己“身材很高大”,这是要说他威猛有力么?不是。这是为后面的两个情节做了铺垫。一是孔乙己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吃的情景,只见他“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想象到孔乙己高大的身材,这样的情景,就更容易让人发笑了。还有就是,孔乙己被人吊打之后,再一次出现在酒店,“我”听见一个声音,“温一碗酒”,“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联想到孔乙己“身材很高大”,如今却变成这样的状况,怎不令人唏嘘?
再比如小说写到中秋过后将近初冬,说“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可是孔乙己出场时,却“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我”整天靠着火却还需穿棉袄,孔乙己却是另一番景象。这种对比看似不经意,其实给读者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重要的不是“我”有棉袄穿,重要的是,孔乙己只能穿一件“破夹袄”。
对于孔乙己的性格,其实小说也有递进的写法,一方面是他“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另一方面是说他“不会营生,好吃懒做”,“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孔乙己被人笑或者说给别人带来快活,主要有三个原因,它们的作用并不平均。一是他总爱说些半文不白的话,这也成了酒店里引来笑声的噱头,但孔乙己并不在意别人听不懂,这是他的“优势”所在;第二就是别人揭他偷窃的短,每遇这种情况,孔乙己总要辩白几句,如“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又如“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等等。然而只有第三种情况,即,他虽然识字,却没有获取任何功名时,孔乙己的窘迫才达到最深重的程度。当别人问他,你当真认识字吗?“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可是,“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小说写道:“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足以见出,读过书,但是没有得到任何功名,这才是孔乙己内心最痛楚的地方,才是他真正的软肋。只有这一条让他无法辩白。
这也很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篇小说真正的主题。
再次,谈一谈《孔乙己》的叙述视角。小说用“我”这样的视角来讲述一个“我”并不能完全理解的人物,会为小说带来什么效果?“我”是如何产生对小说故事推动作用的?因为单从年龄上讲,以“我”来理解孔乙己是很难的。我以为,“我”在小说里至少起到两个效果。一是强化了孔乙己的善良。孔乙己成了别人取笑的材料,在“我”看来,他却是给人带来欢乐的人,让人开心,使无聊变得不那么完全无趣。二是“我”看似加入了“附和着笑”的行列,而且对孔乙己试图教“我”写“茴”字的热情不以为然,但事实上,“我”的内心对孔乙己另有评价,这就是孔乙己事实上是一个讲诚信的人。当所有人认为孔乙己偷窃可恶的时候,“我”却另有评价,认为他其实只是出于生活所迫“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而且,“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这种看似矛盾的评价,出自一个尚未涉世的孩子,他不是按照通常的世俗观点去评价人和事,他有自己的观点,他虽然不懂得文化,但对善恶却有自己最直接的判断。
顾农先生认为,《孔乙己》是一篇跟外国小说没有直接关联的作品,比起《狂人日记》和《药》,更具有中国化风格,小说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白描写法。但它又是现代的,从艺术技巧上讲,“我”这个视角的出现就是现代小说的证明。在中国传统的小说里,第一人称叙事几乎是没有的,都是全知全能。
《孔乙己》这篇小说在艺术上的精细,从开头到结尾,都做得非常到位。比如我们前面讲过,四文钱一碗酒,一文钱一碟菜,那么到了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的时候,他大喊一声,“温一碗酒”,随后从破衣口袋里摸出来四文钱。在小说的叙事过程中还有一条看似非常淡,但却必不可少的线索,那就是掌柜。他是故事里的降温者,似乎不参加人们对孔乙己的取笑,但也不反对人们对他的嘲弄。既不会施舍,但也不会因为欠债而去吊打孔乙己。粉板和十九文钱的欠账,这是掌柜与孔乙己之间唯一的勾连,但这淡漠比嘲弄他的人还显冷漠。
内山书店里,鲁迅先生经常坐的地方
四
关于《孔乙己》的主题
对于《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当然了,也是在共同共识的基础上的分歧,都是根据个人理解各有侧重。这也说明,尽管《孔乙己》篇幅很短,但主题却并不简单。这种主题的多重性事实上也是小说艺术性的一种印证。文字的多少,语言的朴素,描写的不动声色,与小说的复杂性之间有着多重联系。“大家的作风”正见于此。关于小说的主题,着眼于孔乙己这个人物自身的,主要的观点,是认为作品通过孔乙己这个物的遭遇,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无疑,小说具有这样的主题指向。孔乙己不知道自己的迂腐,之乎者也仍然是他自以为是的看家本领,他不屑于人们拿他的穷酸起哄,甚至在嘲笑声中,他还执意要教酒店小伙计学习茴香豆的不同写法,当“我”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时,孔乙己抱以失望(对年轻人)、惋惜(对“文化”无法传播)的表情。我们也说过,孔乙己对“偷书”被揭都有勇气去争辩,唯有当人们拿他“半个秀才”都没得到取笑时,他立刻就僵住了。这种往最痛处撒盐的做法让他难以承受。可见,封建科举对他的戕害到了怎样的地步,一个身材高大的人内心如此脆弱。当然,把《孔乙己》的主题理解为对科举本身的批判肯定不能涵盖小说的主题。在鲁迅写作《孔乙己》的1919年,科举已经是过去式,至少不必用一篇继续猛攻。所以也有把孔乙己形象扩展的论述,认为《孔乙己》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可悲命运,揭露其言行的荒谬性。这就是说,孔乙己虽然毫无功名,但代表却是读书人的失败命运,进而也是古代知识分子结局的可悲。不过,对于孔乙己在多大程度真正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哪怕是旧时代的——的思想、精神,鲁迅是不是如此定位的,这也是需要讨论的话题。孔乙己并没有从“知识”上得到任何好处,没有任何社会地位,连鲁镇上的短衣帮都不把他当回事,那些真正取得功名的人,比方何举人、丁举人,孔乙己完全不属于同一阶层,他偷人家的书,所以被何举人、丁举人吊打,丁举人出手之狠让他致残,“他家的东西,偷的得么”,这是鲁镇上的人共同的评价。“做奴隶而不得”与“做稳了奴隶”,孔乙己属于哪个阶层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孔乙己的确有传统读书人的特点和习性。他们只求圣贤之书而不谙世事,最后,不但不知世情已变,连对自己的认识都陷入无知的地步。应该说,他与知识分子这个身份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的。不能投入实际的劳动和斗争,飘飘然而不知自己已被社会时代淘汰,这与俗众无异甚至更加可悲。
由于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处于被嘲笑的状态,人们拿他取乐,他甚至还故意提供可笑的言谈举止,在这个环境里,没有人愿意或有能力去总结孔乙己的可悲,人们故意却也并非全是恶意地拿他开心开涮,这是一种怎样让人难耐的情景啊。欢笑并非敷衍,苦楚无人知晓,同一个酒店却分成里外两间,看着只是条件不同,实质分出两个阶层。《孔乙己》并没有触及“里间”的世界,那里的人们只顾“要酒要菜,慢慢的坐喝”,懒得关心外面的平民们的话题。酒店掌柜淡然地看着这一切发生,世界在看似庸常中上演着阶级的、人性的活报剧。等级观念如此顽固,等级制度如此森严和残酷。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之一吧。如果把孔乙己前后两种不同的出场的景象联系起来看,孔乙己无疑是现场当中最可怜可悲,又孤独寂寞的一个人。但他似乎并没有反思过自己的生存困境,只求换一碗酒喝。他这样的人竟至于此,让人可叹处太多。孔乙己,让人想起鲁迅曾经的熟人范爱农。鲁迅记述范爱农郁郁不得志,嗜酒醉酒并最终坠水而死的情形,像极了孔乙己的命运。“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就是他在社会生存中最恰切的定位。当他坐着蒲包再次出现在酒店门口时,他的诉求还是只有“温一碗酒”,掌柜的关心的也只是他的欠债,此外就是继续拿他的偷窃取乐。所以,孙伏园对《孔乙己》的主题表达也可能更具概括性,那就是,《孔乙己》“表现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孔乙己是“苦人”,他身处的是一个“凉薄”的世界。当然,这个概括又似乎缺少了《孔乙己》主题中的时代价值。王富仁的《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一文认为:“在《孔乙己》中似乎存在着两个互相平行的主题,一是有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思想毒害,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二是有咸亨酒店的酒客对孔乙己的残酷戏谑,表现封建关系的残酷本质。实际上,这两者都统一于一个更根本的主题意义,即暴露封建等级观念的极端残酷性。”似乎更全面,但又似乎还未说尽。这正是《孔乙己》经典品质的有力证明:可以从一百个方向进入,而且没有止境。
1936年3月23日摄于上海。图为鲁迅大病初愈后留影,为史沫特莱所摄。
五
各家对《孔乙己》的评价
自从《孔乙己》发表后,包括编入在《呐喊》中出版,关于这篇小说的评价,关于它和之前之后鲁迅其他小说的比较,就一直是一个争说不已的话题。关于《孔乙己》的单篇评论也不在少数,讨论鲁迅小说整体创作时举到《孔乙己》的议论更是难以计数。但近百年来的“《孔乙己》论”,梳理起来虽然困难,一定是非常有趣且启示多多的一件事。这些评价并非众口一词,交口称赞,其中也有对小说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满意的,我们并不认为这些都是偏见,对一部作品的见仁见智太正常不过,而且也十分必要。我这里不妨列举一些史上有名的、有代表性的相关评价,让便读者更全面了解一点《孔乙己》的“解读史”。但必须说明,这是万千论述中的一点点滴。还有一点,这里列举的都是鲁迅生活的年代以及他去世后十年左右的文章,再往后的各类文学史著作,学者的研究,包括国外汉学家的评价,我们都很容易读到,这里就不费周张罗列了。
1936年10月8日摄于上海。逝世前11天,鲁迅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参观全国第二回木刻流动展览会上,其时他已病重。由沙飞摄。在专门记述此次展览会的文章中,沙飞曾写,“饭后赶回会场,不料鲁迅先生早已到了。他自今夏病过后,现在还未恢复,瘦得颇可以,可是他却十分兴奋地,很快乐地在批评作品的好坏。……鲁迅先生徘徊了好些时才走,给与人们一个极亲的印象。” 内山嘉吉、白危、黄新波等人均在纪念文章中提及,鲁迅一生中有笑容的照片并不多。沙飞所摄的这组照片中,另有鲁迅与他人谈话时大笑的照片,“笑声淹没了一切”。
——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
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中那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已经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在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漠,不慌不忙的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失显露,有大家的作风。
——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
但成绩最大的却是一名托名“鲁迅”的。他的短篇小说,从四年前的《狂人日记》到最近的《阿Q正传》,虽然不多,差不多没有不好的。
——Y生《读呐喊》:
此十五篇,含有两种作风的倾向——
(一)《孔乙己》《药》《明天》《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社戏》等篇,多为赤裸裸的写实,活现出社会之真实背影。如《头发的故事》《风波》《白光》《孔乙己》《阿Q正传》,描写辛亥革命时,下级社会人的心理,与科举的余毒,为最深刻。
——成仿吾《<呐喊>的评论》:
共计十五篇的作品之中,-----前九篇是“再现的”,后六篇是“表现的”。
-----这前期的几篇可以用自然主义这个名称来表出。《狂人日记》为自然派所极主张的记录,固不待说,《孔乙己》《阿Q正传》为浅薄的记实的传记,亦不待说;即前期中最好的《风波》,亦不外是事实的记录,所以这前期的几篇,可以概括为自然主义的作品。
《孔乙己》《药》《明天》皆未免庸俗。----惟《风波》与《故乡》实不可多得的作品。
作者前期中的《孔乙己》《药》《明天》等作,都是劳而无功的作品,与一般庸俗之徒无异。
——冯文炳:《呐喊》:
《呐喊》里面合我的脾胃的是《孔乙己》了。
只有《孔乙己》,到现在每当黄昏无事,还同着其他相同性质的作品拿起来一路读。
我读完《孔乙己》之后,总有一种阴暗而沉重的感觉,仿佛远远望见一个人,屁股垫着蒲包,两手踏着地,在旷野当中慢慢地走。
——杨邨人《读鲁迅的<呐喊>》:
我们的作者在这篇——《孔乙己》——里面,似乎可以微嫌没有给我们读者多大印象,有呢,不过觉得孔乙己这个人奇特而又可笑罢了。然而它却是我最喜欢读的小说中的一篇。
——A.B《要做一篇鲁迅论的话》:
A.《孔乙己》-----这里蕴藏着无穷的悲哀,他却借一个酒店小伙计的眼来看,轻淡地又深刻地描出,手腕实在巧妙之至,这是可以称扬的。旁边的人的冷淡,无同情,幸灾乐祸之状,全部在纸上跃动,这是对我中国国民的猛烈的讽刺,真是好极的东西。而且结不是构又巧妙。
B.-----我觉得剪裁太过了。----但这一篇却是太紧凑了。好是好的,太清太洁,令人如看到一个小小的玻璃球,除了圆润晶莹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原野昌一郎《中国新兴文艺与鲁迅》:
短篇《孔乙己》《风波》《阿Q正传》,把中国人大部分的姿态一一都素描出来,表现的很尽致,我们有那几篇小说中窥视出传统的,深烈的压迫和压迫人的事让所有人知道,实,天命观的握持,以及中国人的各种潜在意识,一生始终执拗的头痛真相。那些人物——那几篇“小说中的人物”——都不大达世情,又畏惧重大压迫,但是又保持常态,并无反抗力,甚至于也不想反抗。
《孔乙己》——主人公孔乙己是农民出身,整日的在鲁镇酒店中流连,描写酒店的背景不啻不是读书巧妙的情节巧妙地间接烘托出农村的状况来。结末孔乙己竟腿折断了,一面令人哀感,同时也可觉察出人们的残忍,孔乙己的苦闷不是人类全体的苦闷。这篇小说可以说是他的写农村背景的诸小说中一篇最好的,深刻描写人性的小说。
——李素伯《小品文研究》:
张定璜说的好,“读《呐喊》,读那篇那里面最可爱的小东西《孔乙己》,我们看不见调色板上的糊涂和广告牌上的丑陋,我们只感到一个干净。”作者对于环境观察的锐利敏,文字技巧的成功,观此当可明了。
——华西里《评鲁迅的呐喊》:
第二篇《孔乙己》,这篇简直不是小说,因为小说是要有结构,这篇没有结构,这一篇是短小的记事,没有任何寓意的记事,不过描写一个落魄的文人的生活而已。
——乌尤《孔乙己及其环境》:
以别人的难堪为快乐,这可以说是“反同情”罢!孔乙己的“环境”的“鲁镇”人,就是富于这种“反同情”的。先给孔乙己以难堪,再从她的难堪中谋取快乐,鲁镇人是这样生活着的。
孔乙己及其环境,已经过去了呢?还是依然存在着。
——许钦文《孔乙己的幽默》:
其实这一篇根本就是讽刺的作品,旧式没落文人的孔乙己,固然可笑,可怜,又可恨;而且他的周围的一群,一味的从他那里取乐,屡次故意使他难堪,以他的苦恼为得意而愉快,原来都是只有反同情的。
——许钦文《略谈(孔乙己)》:
孔乙己可谓同样的失败,寒酸气重,空要面子,又可气又可笑,是够坏的了,他周围的一群,无论掌柜,酒客,和许多旁人,都以他的难堪为得意,使得他窘迫了,大家欢笑起来。当时的社会缺少同情,有的是“反同情”,以人家的苦痛为快乐,以人家的苦痛谋取快乐,因此杀头枪毙都爱看,以为好玩,残忍,野蛮,麻木,愚蠢,作者对此深恶痛绝,所以表现的很激烈。如今有了多大改进呢?
独如法国自然主义大作家左拉氏,像用铁锤的笔,拼命的把一个个的字牢牢的钉进读者的脑里去。如今为千千万万的读者所爱好,并不是偶然的。
——李长之《鲁迅批判》:
倘若让我只举最完整的创作,我觉得在这一共25篇创作的两个结集里,有8篇东西是我愿意指出来,这是:《孔乙己》,《风波》,《故乡》,《阿q正传》《社戏》,《祝福》,《伤逝》和《离婚》,这8篇东西都是完整的艺术,-----可说有永久的价值,我敢说在任何国外的大作家之群里,可以毫无愧色。
《孔乙己》作于1919,故事是简单的,不过写农村中智识分子的没落。可是那刻画的清晰的印象,和对于在讽刺和哄笑里的受了损伤的人物之同情,使这作品蒙上了不起的色彩。鲁镇和咸亨酒店,是在这篇作品里开始介绍给读者。就在简单和从容的笔底下,已经写出令人觉得十分幽默,然而十分亲切,又十分悲哀悲凉的光景。
——李桢《读<孔乙己>》:
而《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能够把握住现实生活之断片的描写的一个短篇。
五四时代一个封建社会里面堕落而颓唐的读书人
而描写孔乙己的身材服装等等,则全然显得出一种中国的风格来。虽然鲁迅先生的思想及作风,所受外国的影响甚深,------但是他却能够把西洋的作风与中国的作风互相调和而融化,透彻了解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的形象去创作,所以活现于鲁迅先生作品里面的人物,全然是中国人的风格,跟郁达夫先生和巴金先生等的作品,多少带有一点西洋气味的,就有不同的地方。
——圣陶《<孔乙己>中的一句话》:
其中表现出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性,潦倒的读书人的意识和姿态,以及社会对于不幸的人的冷淡——除了随便的当作取笑的资料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关心。
——许大远《鲁迅的小说》:
从上面两篇(《狂人日记》和《药》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希望和热情,是寄托在新一代的孩子身上;但他却又并不是专着眼在孩子及其前途,他也回过头去看到了一些旧人物的归宿——没落。《孔乙己》便是例子。
在这里,鲁迅是不仅将他当作没落的士大夫,也把他当作一个被损害的“人”来处理,对这个人物付给了相当的同情;又因为熟悉的缘故,他是那样真实的传达了这个人物的封建性的性格特征,以至于使得在一位多少还保留着封建余绪的作家废名(冯文炳),因此高兴起来,声称这篇作品最为他所喜爱。然而,倘若我们深一层去看《孔乙己》,那么自然也可以看出作者的重点,是在借孔乙己的没落,暴露了科举制度是怎样的残害了“人”,使他堕入悲惨的生活和死亡。
——欧阳凡海《鲁迅的书》:
鲁迅在五四运动之前,除了《狂人日记》之外,还另写了两篇小说,一篇是3月写成的《孔乙己》,一篇是4月写成的《药》。五四运动极盛时期,他没有写什么文章,这是普通的现象,因为他对这巨大的民族解放应精神为之神往的,他并且直接参加《新青年》社的编辑会议,精神在五四运动的中枢机关的影响之下。
《狂人日记》是用抒情的形式攻击黑暗,《孔乙己》是从黑暗中描写出一个人的形貌。
鲁迅有狂人日记而写孔乙己就是从抒情的进而为描写的之尝试,进一步说,《孔乙己》是狂人日记中的那冷静描写的成分的提炼,与进一步的发展,而《药》则是这种冷静描写手法企图网罗广大世界的进一步的尝试。
狂人,孔乙己,是人类的渣滓,尤其是孔乙己,简直是用来的阿Q的伏线。-----鲁迅的笔下,我们知道鲁迅的同情是全在孔乙己这边的,孔乙己是一个无害而纯真的人物,所以不能在社会立足,只因为他不能进学,不会营生,好喝酒,懒做事,有时不免偷人一点小东西,除此之外,他对旁人,对社会确实没有什么大害处,所以我们看得出来,就是那些在酒店里奚落他的短衣帮,对他也并没有什么恶意,甚至酒店老板对孔乙己欠的19个铜钱也并没有表示什么愤恨。
——郑学稼《鲁迅正传》:
生在19世纪初期的人,说不定在他的生长地中曾看见过孔乙己,鲁迅先生的天才,把这一典型人物,映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青年的眼前,他并不是讽刺他,而是同情他,我们可以相信,读完《孔乙己》的人曾和他的作者一样,与孔乙己表示同情。这是鲁迅先生父亲时代读书“没有进学”的文人的悲哀。
——许杰《鲁迅的<孔乙己>》:
鲁迅写孔乙己同样的虽然也用着一个文字,可是这一个我们却可以看得出来,一定不是鲁迅自己。
孔乙己本人才是这小说的主角,而这个酒僮的“我”,却处的只是目击者的配角的地位。
第一, 这小说是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要写孔乙己的为人的。
第二, 鲁迅写孔乙己,获得叙述,关于刻画的描写,因此,全文的情调,都是追述式的。
第三, 鲁迅先生写《孔乙己》,是用世缩的方法,写出了孔乙己的一生的。
鲁迅的作品是可以当作民主革命前夜的、成熟、溃烂、几至于崩溃却有非常冷酷、恶毒的封建社会史看的;而这篇《孔乙己》,就是给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绘了一幅画像,而通过这一个没落的知识分子的典型,揭穿封建社会罪恶和黑幕,当作封建的武器。——这就是《孔乙己》的主题
——茅盾《论鲁迅的小说》:
在那集中,幽默情调较居主要的作品似乎更胜于沉痛的作品,《孔乙己》给读者的印象更深于《明天》。
——李长之《鲁迅批判》:
倘若让我只举最完整的创作的话,则我觉得在这一共25篇创作的两个结集里,有8篇东西是我愿意出来,《孔乙己》、《风波》、《故乡》、《阿Q正传》、《祝福》、《伤逝》、《离婚》。这八篇东西都是完整的艺术,当然完整的艺术是不能再分高下了,所以这篇东西可说有永久的价值,我敢说放在任何国外的大作家之群里,可以毫无愧色。
结语
回首一百年前,鲁迅的小说成为中国新文学最强烈的信号,然而在《新青年》这样一份刊物上,鲁迅在《狂人日记》之后拿出来却是一篇《孔乙己》,作品题目非但没有更“狂”,反而还有点“老”和“旧”;小说主题非但没有更激进,反而还有点“回望”;形式上非但没有更现代、更欧化,反而还点回到传统的意思;调性非但没有更热烈,反而还有点悲凉的味道。然而这就是鲁迅,这就他别样的姿态。这也是《新青年》的胸怀,主编者应该读出了作品背后的意蕴。在风起云涌的五四浪潮中,在革命的、进步的人群中,肯定不可能有孔乙己的身影,但对那个时代和那场革命而言,孔乙己“们”又闪现着挥之不去的面影和背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一声音正可谓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先贤们共同的感慨和强烈的要求。
阅读鲁迅,致敬经典。这是一个永远常在常新的话题!
2019年5月13日改定,原刊《作家》
阎晶明,1961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1986年陕西师范大学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评论。出版有《十年流变:新时期文学侧面观》《批评的策略》《独白与对话》《我愿小说气势如虹》《鲁迅的文化视野》《鲁迅与陈西滢》《艺林观点》《鲁迅还在》《文字的微光》等著作,编选出版有《鲁迅演讲集》《鲁迅箴言新编》等。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21-5《收获》目录
长篇小说
潮汐图 / 林棹
中篇小说
鬼指根 / 尹学芸
玫瑰在额头上/ 白琳
南方口音 / 肖江虹
短篇小说
地上的天空 / 钟求是
雪山大士 / 陈春成
河岸焰火 / 叶昕昀
小说课
理趣 / 王安忆
行走的年代
ICU除外 / 邹振东
生活在别处
散记佛罗伦萨 / 田浩江
明亮的星
小海:独自在明亮的天光下 / 茱萸
小海诗选 / 小海
《收获》微店零售各期及订阅全年,优惠包邮。
《收获》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