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中“但头汗出”的病机及辨证思路

种树人种下的第695棵树

全文2800个字,阅读时间大约8分钟


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大家好我是培根,青年中医师,业余种树。

《伤寒论》中“但头汗出”的病机及辨证思路
作者/陶兰亭 黄桃
“但头汗出”作为临床一种常见症状,虽非大病,却深深地困扰着患者,现代医学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大都倾向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一学说,但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伤寒论》中对“但头汗出”一症论述较多,辨证论治也较详细,但其病因、病机不尽相同,治法亦迥异,笔者经仔细研读,试对《伤寒论》中“但头汗出”的病机认识及辨证思路归纳如下:头为诸阳之会,据经络运行路线,头汗出以三阳经的病变为主。

一、 太阳病风寒表虚证

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主症,表实无汗,表虚有汗,《伤寒论》第13 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条文中虽未提出“但头汗出”,但在临床实际中还是经常遇到“但头汗出”的情况,证为风寒伤人肌表,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所致,治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用桂枝汤。

二、阳明病

阳明病以胃家实为主症,外症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阳明病中“但头汗出”证较多,有热扰胸膈证、热盛伤津证、湿热发黄证。
2.1 热扰胸膈证
《伤寒论》 第228 条:“阳明病,下之,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恼,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此言阳明病,或指热邪弥漫,腑实未成,而下之过早;或言腑实已成,下之燥实虽去,而余热尚存,郁滞于胸膈,故有心中懊恼,饥不能食之症。胸膈之位偏上,而热性炎上,故邪热蒸腾于上,不能全身作汗,而但头汗出。
成无己云:“热自胸中熏蒸于上,故但头汗出而身无汗。”乃无形邪热留扰胸膈所致,治当清宣郁热,用栀子豉汤。
2.2 热盛伤津证
《伤寒论》第111 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本证初为太阳中风,误用火劫发汗。导致邪风被火热迫劫,风火相煽,热毒炽盛,伤动气血,使变证丛生。若火劫发汗,伤津耗气。阴阳俱虚,肌肤筋脉失于濡润,则身体枯槁不荣。阳热亢盛,迫津外泄,当有全身汗出,然因火劫津枯,化源不足,不能全身作汗,而火性炎上,故见但头汗出,剂颈而还,口干咽烂等症。
因此,本条“但头汗出”,与火热上炎,阴液不足,迫津外出有关。此时,治当辛寒清热,益气生津,拟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否则,病情一旦延误就会发展成“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等热极津枯、阴阳欲离的危象。
病已至此,其预后多取决于津液之存亡。若小便通利,说明津液尚未尽亡,尚有救治之机,故曰:“小便利者,其人可治”;若小便全无,则是化源已绝,阴液消亡,预后多凶险。
2.3 湿热发黄证 
《伤寒论》第236 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本条乃阳明湿热发黄证,发黄的要素有两点:一为邪热不能通过发汗而消散,二为湿邪不得从小便排出,而必定发黄。湿性重着黏滞,而热性炎上,两邪相合,胶结不解。湿热上蒸,不得外散,故头汗出,剂颈而止;湿热内郁,水湿不得下行,故小便不利;邪热内盛,津液受伤,故渴饮水浆;湿热熏蒸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而发黄。治当清热泄湿,利胆退黄,方用茵陈蒿汤。
本证与阳明热郁胸膈而头汗出证相比,都有邪热熏蒸于上,迫津外泄的病机存在,所不同的是本证还存在湿热胶结不解而致肝胆疏泄失常之身、目、小便俱黄,黄如橘子色的表现。后者乃无形之热郁于胸膈心下,故还有心中懊恼、饥不能食等症。

三、少阳病

以口苦、咽干、目眩为主症,有阳微结证、少阳停饮证引起的“但头汗出”。
3.1 阳微结证
《伤寒论》第148 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伤寒五六日,表邪逐渐由表入里,微恶寒,说明表邪虽在,但已轻微。邪气化热入里而发生郁滞,则阳气不能通达于四肢,故手足冷;郁热上蒸于头,而头汗出;热郁在胃,胃气失和,故心下满、口不欲食;热结于肠,津液受伤。肠道失濡,则大便硬;阳郁于里,气血不畅,故脉细。然因外证未解,热结尚浅,非如壮热内伏,故称阳微结。
此处,其见证既有表证,又有里证。但病机以阳郁气滞,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气血不畅为重心,故宜和解少阳,舒畅气机,用小柴胡汤,如此则表里气机条畅,郁热内清外疏,诸症自除。
3.2 少阳饮停证 
《伤寒论》第147 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经过汗下等法治疗后,出现胸胁满、往来寒热、心烦等症,是病邪已传入少阳,而表邪已去。胸胁微结、小便不利、口渴则表明兼有水饮为患。
盖少阳分手足两经,含胆和三焦两腑。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每可影响三焦,导致决渎失职,水饮内停。饮邪内停,气不化津,则口渴、小便不利。少阳枢机不利,水道不畅,阳郁不能宣达于全身,而反蒸腾于上部,故但头汗出。治宜和解少阳,温化水饮,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四、病案举例

龙某,女,47 岁,于2016 年7 月26 日就诊,诊疗卡号:60243913。主诉:易汗出1 月余,头颈部汗出多,余处无汗,汗出从晚上至晨起,汗出湿衣,口渴饮水多,少许疲倦感,小便不多,无心悸、心烦、手抖等不适,饮食正常,大便正常。舌淡红,苔微黄,脉洪。既往甲亢病史,服药已控制。否认糖尿病病史。给予白虎加人参汤4 剂,处方:石膏20 g,知母、山药、党参各10 g,炙甘草5 g。
7 月30 日复诊:患者自述服药1 剂即感觉身体轻松,精神好转,汗出减少,小便增多,服完4 剂,汗出明显缓解,偶有头颈部微汗出,同常人,口渴减轻,饮食、大便正常。继服原方调理而愈。
辨证思路:患者无恶寒、恶风、体痛的表现,不考虑太阳病;无口苦、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脉弦,排除少阳病;故考虑阳明病,患者大便正常,不考虑承气汤;无胸中懊恼、反复颠倒,不考虑栀子豉汤;无黄疸、舌苔黄厚腻,不考虑茵陈蒿汤,排除了上述方子,再结合患者口渴饮水多、脉洪,故使用白虎加人参汤。
(0)

相关推荐

  • 经典——伤寒论(三)

    要点十二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条)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 ...

  • 百合病百脉一宗

    百合病百脉一宗 编辑整理   解英 前言 本章开篇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安医生开讲的金匱要略课程.去年,安医生用了大半年时间,在会员微信群内,开始讲伤寒论课程.讲课结束,我们对讲课内容进行了整理,编辑了 ...

  • 《伤寒论》病病机探讨2

    <伤寒论>病病机探讨2 风寒外袭肌表,正气应激而卫阳外发可能导致机体的异常变化是非线性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是一种抽象的要素,落实到临床具体病人,与具体的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等相联系,特定 ...

  • 答摩课堂硬核伤寒论之真武汤解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膶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 316.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 ...

  • 《伤寒论》中“但头汗出”的四个病机

    <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反映着人体阴阳的盛衰和病邪的性质,在<伤寒论>中对辨汗之法有着非常详尽的论述,尤其是对&q ...

  • 灵素听雨:《伤寒论》中“但头汗出”的四个病机

    <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汗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反映着人体阴阳的盛衰和病邪的性质,在<伤寒论>中对辨汗之法有着非常详尽的论述,尤其是对&q ...

  • 《伤寒论》“但头汗出”病机有五

    营养美食集2021-01-04 14:25百度搜索"中医智库",即可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但头汗出"作 ...

  • 《伤寒论》中“但头汗出,身无汗”条文总结

    <伤寒论>中"但头汗出,身无汗"条文总结 [一]火邪伤阴内热证 [原文]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 ...

  • 《伤寒论》“但头汗出”归纳简析

    汗症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有自汗,盗汗,进食饮水出汗,动则汗出,局部出汗等,内经讲"阳加于阴为之汗",有种更多见的汗症"头汗"临床上诊治不少,回顾<伤寒论&g ...

  • 试论《伤寒论》头部汗出之病机

    关键词:<伤寒论>头部汗出 病机 <伤寒论>关于汗证的论述十分丰富,其中论及头部汗出的条文就多达10条,涉及"但头汗出"."但头微汗出" ...

  • [转载]但头汗出,需要怎么考虑下?

    原文地址:但头汗出,需要怎么考虑下? 原文作者:胡希恕经方医学 问:马老师,遇到病人但头汗出,需要怎么考虑下? 答:还是那句话,如果从六经分析,汗出多见于三阳,故而伤寒论148条曰:伤寒五六日,头汗出 ...

  • 但头汗出

    <伤寒论>中述及头汗的条文共有9处,如但头汗出.但头微汗出.头汗出.额上微汗出.额上生汗等,这些症状的病因和病机不尽相同,治法亦异.笔者经过仔细研读,试就<伤寒论>对" ...

  • 但头汗出,需要怎么考虑下?

    问:马老师(马家驹老师),遇到病人但头汗出,需要怎么考虑下? 答: 还是那句话,如果从六经分析,汗出多见于三阳,故而伤寒论148条曰: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