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启示录--中华文明峥嵘岁月5

  研究中國的古代史,研究中國古代的气候变迁和自然灾害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气候变迁上文简要说了一下,那自然灾害又有哪些呢?

  气象灾害:干旱、火灾,洪涝、台风、龙卷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地陷、地裂等;

  海洋灾害:风暴、海啸、海冰、赤潮等;

  生物灾害:瘟疫、病害、虫害、鼠害等;

  把上面所有的自然灾害我们按照破坏力、波及范围、持续时间、发生频率等排个序,就会发现所有灾害里排第一的是洪涝灾害!这说明了什么呢???

  气候变迁人类历史的影响虽然重大,显然不是全部,比如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影响的地理条件,这一点我个人比较赞同奥姆斯特德教授的观点:

  我们无法检验关于阿拉伯沙漠的理论是否成立。我们无法确定是否阿拉伯沙漠曾经比现在更宜于居住,更肥沃,更易于通行。很多的例子证明,阿拉伯沙漠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我认为,关于人和气候关系的最终结论是,在历经无数岁月之后,气候对一国国民的人口数量的影响是明确的,所有历史学家都得承认这一点。但是,这种影响大部分是负 面的,以往的人口变动可以证明负面影响这个看法。.........所以,历史学家是不能采用气候理论的,除非仅仅是作为他的历史大背景的研究之用。 诚然,对于个别具体事件的影响,地理上的其他因素似乎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并未完全否认,只是对确定的伪书讽刺下,竹书都有今本和古本呢,我还是比较相信原始记载的,特别是相对客观的论述和质疑,比如《天问》。孔老二害人不浅是事实,春秋笔法不会是空穴来风。具往矣,发现部分大佬态度很务实,值得肯定,发现讨论这个有点浪费时间,反正我结论已经告诉大家了,大部分都经得起推敲和实践检验,有些比如付博士的论文什么还在进一步补充证明,其中一些结论,可能对部分学者而言,是颠覆三观的,历史只有一个,逻辑也是一个。本来这个号也是临时的,以后应该用的少。

  我是很业余呀,研究历史不是我职业,但我也另外一些方面的真正专家。针对这个历史问题,我系统研究过,我知识面可比那些只懂得考据的学究宽泛的多,而且各种观点我都能综合分析比较,就算有些很民科的观点,也能比较分析人家的合理性,不带偏见的去探索,还原真实的历史脉络。算了不扯了,海昏侯基因提取失败,有点可惜。就如我说的,好多自诩历史学家的,连“王子亥”是什么都没分清楚,就高谈阔论的,多了去了

  还有建议那些质疑我的,仔细读我的每一句话,理解了再继续往下看。可能一句够某些人研究一辈子。虽然中间有些错别字,呵呵,这个是当年得出结论之后,随手写的一个总结,除了这个,还有个人类史总结,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还有些你们要的证据

学术结论和总结从来都不是随手可以写出来的,它需要长时间反复的验证,需要详实的资料支撑,说法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一份材料说一分话,不确定的不会下硬性决定!

  搞历史的都很固执,不认错,就象那个妇好墓的“后母戊”鼎一样,国博都知道改正错误了,一些地方仍然坚持“司母戊”,为这点破事情居然能吵起来,我也一直怀疑,那个鼎就是妇好抢劫的夏方国的战利品,也没人真正就那原材料产地等等去切实分析。。。。不知专业性在哪?

  此贴楼主提出了一个观点:公元前841年没有历史的记述,并做了他个人的阐述。

  跟大家分享一些学者的观点(出自《中国文化研究》):

  《周礼》对“史官”及其下属“史”职人员职责的系统安排,为探讨先秦史学提供了不可忽略的参考资料。《周礼》中的这些“史官”及其“史”职人员,他们日常的书写事务,不是一种以编撰史书为目的的历史书写,他们的职责是以所掌、所书来参与和服务当时的王国行政。大量“史”职人员在《周礼》中的设置,反映了战国时期官僚制兴起后对文书行政书写的现实需求。民间私人著述兴起之后,便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史书编撰。从春秋末年孔子开始利用官方史记作有限的修订,到战国时私人编撰的《左传》,最后发展到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这是一个从“述”到“作”的过程,也是中国史学从先秦开始产生、发展并在西汉终于到达一个高峰的历程。 

西周以前的史官不是一种以编撰史书为目的的历史书写,他们的职责是以所掌、所书来参与和服务当时的王国行政。====这一点学术界的认知慢慢趋同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论述有据放下意气之争!历史不会因为同意或否定就改变,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尊重事实,还原真相!

 三星堆那个前面也说了,文化符号是夏的,继承石家河的非常明显。不要神秘化一些考古遗址,也不要乱吹,最近石峁这种,又有点到处乱吹,明显是征服华夏城池后新建的狄人城池,龙山跟它是敌对关系,被有些人也弄成自己,实在有点不好接受。和良渚开始时候吹的一样,要真这样,那帮写文章的怎么不去菲律宾认祖宗?

  考古发掘最令人惊喜的是发掘的过程,它展现了耐心的态度;历史研究最吸引人的是探索的过程,它体现了思辨的智慧,不是突如其来的结果、结论!

  因为古蜀史重新注册了个号,因为有了新号也就偶尔逛逛,也看了一些探讨古史的帖,其中好多都被评为了年度作品,人气作品什么的,有的还出了书。但无一例外的都是自说自话自称逻辑,论据没有出处,撇开考古遗迹,于是各种质疑各种喷,然后就基于口水都往来和智商的诋毁……也许这就是天涯风

  存在即合理,诋毁有诋毁的原因,支持有支持的理由,现在的时代倨傲并不是明智的做法,大多数人还是有基本的分析判断能力,好不好,合不合理,心里跟明镜儿似得。

  说这么多主要是想表达对楼主的支持,加油!如果一定要按照天涯风给我和像我这样的人一个天涯身份的话,水军,无脑粉……

喷子属于不读书不看报还总以为自己无比正确的那类人,拿胡说当传说,拿传说当史说

意识能疏导,民意可牵绊,随着知识获取渠道越来越多,孰是孰非查证也相对容易,有理没理,可辨一二

  “大一统”。这是中国历史文化中追求统一的传统。《春秋公羊传》最早提出“大一统”思想。韩非将“大一统”思想具体化,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的中央集权思想。降至西汉,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被汉朝政府采纳。由此开始,“大一统”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基本原则,成为各族人民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思想武器。

  崇尚善治。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开展了丰富的政治实践,积累了深刻的治理经验。国家治理是中国人高度重视的经世之学,推行善治、“知人安民”则是一以贯之的政治追求。例如,强调正己修身、为政以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施行仁政、政得其民的思想,对改善百姓生活、恢复和发展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治理理念,至今仍能给人以智慧启迪。

  以民为本。中国历史文化自古就高度重视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尚书》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总体而言,儒家学说十分重视改善百姓的生活状况,强调人民满意与否直接关系到天下安危,主张“务令(百姓)家给人足,庶几教化可兴,此万世治平之基也”。可以说,以民为本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世代相传并历久弥新。

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总之我们的中华文化传统被无穷多重诠释,最后不知所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