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传之秘,中医是如何以脉来断定人之生死的?

道医传承

正宗道医 neigong365

中医里很多看似神秘莫测的说法,却蕴藏着诸多令人捉摸不透的真知灼见,比如中医里的生死决诊,让很多人感觉难以置信。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凭借脉象诊断与面色观察,可以预测一个人的生死。今天,小编就带您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是如何以脉来断定人之生死的!

一、原理

1得神者昌,失神者亡[1]。(《素问·移精变气论》)

注释:[1]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面色光泽,脉息和平,是谓“得神”;形羸色败,脉逆四时,是谓“失神”。得失之间,生死系焉。
译文:如果病人面色光华,脉息和平,这叫得神,预后良好。否则,面色无华,脉逆四时,这叫失神,预后不良。
按语: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神的盛衰与人体脏腑精气盛衰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中可根据神的有无,关系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得神者,神志清晰,表情自然,反应灵敏,肌肉不削,面色荣润含蓄,两目明亮有神,患病后预后较好;失神者,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形体羸瘦,面色晦暗暴露,两目晦暗无神,患病后预后较差。
同时,还注意假神的存在,即久病重病之人,精气本已极度衰竭,但突然出现看似是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是临终前的征兆。假神者,神志似清,但烦躁不安,欲活动,但不能自转,面似有华,但泛红如妆,目似有光,但虚浮暴露。

2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1]不得胃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注释:[1]真脏脉:是脉无胃气而真脏之气独见的脉象,如但弦无胃等之类。
译文:人的生命以水谷为本,所以断绝了水谷,就要死亡。脉没有胃气,也是要死亡的。什么是无胃气,就是仅见真脏脉。

3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1]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注释:[1]肝不弦,肾不石:张介宾曰:“但弦、但石虽为真脏,若肝无气则不弦,肾无气则不石。亦由五脏不得胃气而然,与真脏无胃气者等。”
译文:而没有冲和胃气的脉,这样,肝就不能叫弦脉,肾就不能叫石脉了。
按语:1.胃气为脉之本,“胃气”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不仅指其本身的受纳腐熟功能,而且还包括了脾胃功能在整个机体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其运化的水谷之气充养全身的生理表现。《黄帝内经》中对于有胃气之脉象有所描述:《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灵枢·终始》云:“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因而,凡脉来柔和有力,来去节律规整分明,蕴含生生之机,便是有胃气之脉。
2.真脏脉的形成机理,真脏脉即无胃气之脉。也是《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论四季五脏的死脉。五脏之真气依靠胃气的充养,也需要胃气的运载才能至手太阴肺,进而布散周身,如“春胃微弦曰平”,其中“胃”是指携带肝脏之真气的胃气,因值春季,故脉呈“微弦”。若肝脏病重,肝脏之真气则不能与之俱来,此即《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谓不得胃气者,肝不弦” 高世栻曰:“至春而肝不微弦,至冬而肾不微石也。”

4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1],以知死生。(《素问·脉要精微论》)

注释:[1]得一之情:即掌握人与天地如一之理。
文:阴阳的升降,是有一定时间性的, 它与脉象的变化相一致。假如脉象和四季不相适应,就可从脉象里知道病是属于何脏,再根据脏气的盛衰,就可以推究出病人的死期。这里的微妙都在脉象上,不可不细心地体察,而体察是有一定要领的,必须从阴阳开始。
阴阳亦有端绪,它是借着五行产生的,而它的产生又是按一定的法则,即以四季的变化为其规律。看病时就要遵循着这个规律而不能偏离,将脉象与天地阴阳的变化联系起来考虑。如果真正掌握了这种联系起来看问题的诀窍,就可以预知死生了。

5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逆四时[1],为不可治。(《素问·玉机真脏论》)

注释:[1]脉从四时:王冰曰:“脉春弦、夏钩、秋浮、冬营,谓顺四时。从,顺也。”
译文:脉象和四季相适应,是可治之证……如果脉象和四季不相适应,那就是不可治之证了。

6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藏形[1],春夏而脉瘦[2],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3],命曰反四时也[4]。(《素问·平人气象论》)

注释:[1]未有脏形:指未有本脏脉所应时出现的正常脉形。马莳曰:“逆四时者,未有正脏之脉相形,而它脏之脉反见。”
[2]脉瘦:王冰曰:“脉瘦,谓沉细也。”《素问·玉机真脏论》“瘦”作“沉涩”。
[3]风热而脉静……皆难治:吴崑曰:“风热之病,脉宜躁而反静。泄而脱血,脉宜虚而反实。病在中,脉宜实而反虚。病在外,脉宜浮滑而反涩坚,皆为难治。”
[4]命曰反四时也:《新校正》云:“详‘命曰反四时也’此六字,应古错简,当去。”可参。
译文:脉有逆四季的,就是当其时不出现正脏脉形,却反见它脏的脉,如春夏的脉反见瘦小,秋冬的脉反见浮大,这就叫作逆四时。风热的脉应该躁,反见沉静;泄泻脱血的病,脉应该虚,反见实脉;病在内的,脉应实而反见虚;病在外的,脉应浮滑,反见涩坚,这样,病全难治, 是因为违反了正常。
按语:诊脉时,尤其要注意诊察其脉的逆从阴阳。首先是脉象与四季阴阳的逆从。随天地阴阳的消长,正常脉象会有四季不同的变化,反之,则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其次是脉象与证候阴阳的逆从。脉象与证候的病性(表里、寒热、虚实等)一致为从,则预后较好;脉象与证候的病性相反为逆,预后不佳,如“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
二、生死

7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1]。(《素问·平人气象论》)

注释:[1]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高世栻曰:“人一呼脉四动以上,则太过之极。脉绝不至,则不及之极。乍疏乍数,则错乱之极。故皆曰死。”
译文:若人一呼,脉的搏动在四次以上的必死。脉搏中断不复至的必死。脉搏忽慢忽快的也是死脉。

8绵绵其去如弦绝,死。(《素问·脉要精微论》)

译文:若脉来似有似无,其去如弓弦断绝,那是必死的。
按语:数脉之极者,一呼四动以上,是阴精衰竭,阳极欲脱。脉搏节律变化亦主病,如脉律极不规整而“乍疏乍数”者,或脉律似有似无而“去如弦绝”者,是阴阳俱衰竭而败乱无主,亦主死。

传承正宗道医(古中医)联系助理微信: neigong36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