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一年到头,没进过几趟电影院,一则因为真穷,二则自己去看电影总觉得别扭,这次看电影,感谢海宁老师的赠票。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从马烽的故事开始,到贾平凹,到余华,到梁鸿,可以说是五代知识人或读书人在这片土地百年历程的交互行为吧。是的,我用的是交互行为,这是一个现代化的词汇,比如人机交互。
这里面,知识人与农民的交互,知识人与政权的交互,知识人与自身产生文本的交互。
这里不讨论何谓知识人。马烽用自己的智慧,用体力和脑力劳动,改变了土地上的生存状况。到贾平凹的时候,土地上劳作的人通过口口相传的原材料进而消消乐以及记忆系统的同化动员,贾在时代潮水洪流中冲击,打磨,腾挪,进而自我的突围……
等到余华时代,余华的作品改变了自身的命运,《活着》的文本作品承接了一部分影像的留白。
等到梁鸿的进城返乡的观察记录,已然是城市化进程的潮流趋势,靠着土地为生的人们跟着钱走或者说跟着那口饭在走,融入现代化的都市潮流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像个失地人或者漂泊的异乡人,无论身心。
从参与到摩擦到腾挪以及纯粹的围观记录,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潮流中。知识人也仅仅是嵌入高端成熟的产业链的某个环节,每个人或多或少像是一颗螺丝钉,或者螺丝钉都谈不上,只不过是消费社会以及景观社会的颗粒。
举个例子,你写上十万字研究你妈做饭。你在家自己不会做饭,你依然仅仅是个吃货,而不是一个能做饭炒菜的人。所以,你妈做饭的时候,你得跟着学会做饭炒菜,要么你自己就没有说话的份儿,仅此而已,是又不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