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每周阅读一本书的

2018年我有一个目标:每周阅读一本书✅

23岁的那年夏天,我第一次独自出国旅行,背着从闺蜜那里借来的书包前往泰国一个月,旅途中途我回到曼谷,预备搭乘连夜巴士前往素叻他尼去海边。双层巴士从考山路出发,坐满了被晒得黝黑的欧美年轻人,没几分钟一车人就叽叽喳喳畅聊起来,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单独出行的,所以搭话交友的氛围也格外轻松。我与前后左右的几个同座嘻嘻哈哈大概聊了一两个小时,因为是夜间巴士,摇摇晃晃中大多数乘客都渐渐小憩熟睡了,吵闹的气氛也逐渐归于平静。

安静下来以后,我拿出当时特别宝贝的IPod touch开始漫无目的地选曲,戴上耳机听最喜欢的摇滚乐,这本来就是长途旅行的一种习惯,但就是在一抬头之间,才发现几乎80%以上的同行旅客手里都捧着一本书,我觉得奇妙极了,那是我第一次瞥见欧洲年轻人对书籍的热爱。

虽然上大学时我也非常钟情于阅读,但是读得随意任性,杂乱无章,几乎是纯粹以娱乐或者“装逼”的心境在参与的,所以那些零零散散经过脑海的知识与对话都像看过很久的老电影一样,只剩片段记忆,回忆起来模糊得像起雾的玻璃,根本就是似有若无的存在。

这也是我第一次明白过来以娱乐为目的的阅读几乎就等于看看电视的消遣,并没有什么好得意的(说自己呢)。

后来,2014年我开始正式接触英语原版书籍,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统计下来,2016年我读了50多本英文原版书,2017年在45本左右( 真正促使我上瘾的是英语世界里的non-fiction(非小说) )。

直到朋友惊讶地指出:你知不知道比尔盖茨每年也是读50本书, 你这等于是在用一周一本的速度在看书呀?

这才意识过来读书渐渐变成了习惯,虽然说我的阅读技巧与效率仍亟待解决与提高(2018学习中),但是像我这样又懒又没野心的人,也能够持续两年热情高涨地阅读下去,我十分愿意分享一下其中的一些小妙招,希望也能作为你阅读的动力。

Leaders are readers

大多数世界上最成功的CEO都是铁打的书虫,每个月会读4-5本书,读书是我认为最接近星际穿越的一种体验,它突破语言的障碍,时空的限制,给我们提供最疯狂的想象力,也给予生活最谦逊的智慧与养分,当然,它也是我们接近全世界最优秀的TA们最简便却也是最无价的方法。

我有一个视为精神导师的作者/podcast主持人,Tim Ferriss,他在访谈各行各业最出类拔萃的精英时,总会有一个固定的问题:“What is the book that you have most-gifted?“(你送给别人最多次的书是什么?) 因为对于那些想要充分体验理解生活的人,不读书是不可能的,有趣的是在他的来宾里(商界精英,硅谷投资人/创始人,运动冠军等等)《道德经》与《孙子兵法》也常常出现在清单里。

当然,你也可以不用像我那么”功利“一开始就定下每周一本书的目标,也可以每两周或者每一个月读一本书(扎克伯格2015年的阅读挑战)。但是,如果你有心从书籍里最有效地获取大量知识,那每周读一本书的挑战也不是不可行的。

正文开始

Jim Kwik记忆大师与他的团队根据亚马逊收录的书目统计出来(数据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基础得出作为参照的):所有书籍的中位数是在6万4左右,而普通人的平均阅读速度(无障碍地阅读英文)在每分钟200字左右(中文似乎会更快一些),如果有过速读训练那这个速度还将会翻倍,也就是说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一般需要320分钟读完一本书,而这320分钟放在一个星期,那就是每天45分钟,只需要保证每天阅读45分钟就可以完成每周读完一本书的目标了

听起来好似简单又可行,但是真正做起来你会发现从一天中去寻找这45分钟并不简单,所以如果有要保证阅读量的野心的话,那最宝贵的建议其实是给自己定下一个读书的时间表,无论是清晨,午间,或是夜间,那45分钟是你与自己的约会,不可推托。

01. 固定阅读的时间

当然,任何理论都需要自己亲自去尝试了才知道最适合自己的实践方式,我也有一个很长时间的习惯那就是睡前阅读,但是那种昏昏欲睡的疲倦感对我来说效率极低,所以现在我的阅读也被放置在了晨间习惯里。(晨间习惯养成记)

02. 懂得放手

以前在读书的时候就算觉得作者在扯淡,故事剧情很狗血,我还是会忍不住坚持把它看完,直到3月的最后一本书之前,我从来都不忍心把一本书真正地抛至脑后。所以如果你来看一看我的阅读列表至今还存放着两三年前读了三四章的书籍。

03. 不需要从扉页毫无间断地读到附录索引

这也是我曾难以排解的一个小毛病,那就是非要一页一页地读完整本书才算真的完成,生怕错失了作者的任何一个字。可是,后来发现这样效率极其低下,于是我现在首先做的便是仔细研读目录,推出作者的逻辑,然后按图索骥一般的把拼图补缺完整。

结语

其实总结下来真正最重要的就是明白读一本书并没有那么困难,以及读书这件事真的有趣极了,再加上每天45分钟这么简单又奇妙的约会,就可以保证一切顺利啦。

直到五年后的今天我都还可以看见斜对面那个35岁来自保加利亚的女人,她低头专注的神情,热带气候夜晚的潮湿温热,还有踩在乱堆得满地都是的背包行囊上赤身的脚。

(0)

相关推荐